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遂宁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

A. 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

B. 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

C. 以婚姻关系来划分等级

D.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身份

使用乐器

乐舞的规模

天子

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

64人

诸侯

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

48人

卿大夫

判悬: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

32人

特悬:悬挂的乐器一面排列

16人

 

 

A. 贵族生活腐化

B. 君主权力高度集中

C. 音乐发展迅速

D. 等级制度森严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这说明分封制

A. 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

B. 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

C. 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D. 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

A. 世卿世禄制

B. 九品中正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唐太宗时期,假设某地因为蝗灾导致民众受灾严重,粮食严重短缺,政府为了扶贫救灾,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户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某研究性小组搜集了一组资料:《汉武帝设刺史制》《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宋代通判在财经上的监督》、《朱元璋杀胡惟庸废承相考辨》,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A. 古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C. 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消长

D. 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 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

C. 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 行省是元朝最高的中央行政机构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明成祖时,宫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参议机构,用来弥补废丞相后中枢决策留下的空缺,这个机构就是“内阁”,其性质是内廷秘书班子。这反映出“内阁”

A. 是皇权执行机构

B. 其阁员位卑权重

C. 有助于合理决策

D. 是中枢决议机构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 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某中学考试有这样一道文字题:试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共同纲领》。在阅卷中假如你是历史老师,应该给满分的答案是(   )

A. 制定机构不同,分别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和全国人大制定

B. 性质不同,分别为资本主义性质宪法和社会主义性质宪法

C. 从时间上看,都颁布于新政权建立之后

D. 从影响上看,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中国近代某条约规定:清政府惩办“祸首诸臣将”,在外国人“被虐”“遇害”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为被害外国人的坟茔建立碑碣,以示“昭涤垢雪”。这些条款导致的严重后果是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C.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图为近代某著名战役形势图。它反映的是

A. 日军占领旅顺和大连

B. 抗日战争华北战场的太原会战

C. 鸭绿江口的黄海海战

D. 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的游击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932年,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发表《开发西北为我国当前要政》,认为“西北为中华民族摇篮,又是中国大陆之屏蔽”。这年3月,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通过决议,决定“以长安为陪都,定名为西京”。何应钦的言论和国民党决议的着眼点是

A. 复兴西北政治中心和国防基地的地位

B. 建设西北以便利剿灭共产党和红军

C. 加强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整体发展

D. 为应对日本侵略深入作持久抗战准备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该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A. 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B. 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C. 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 因偏师北伐、孤军深入而失败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 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 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C. 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 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史学家认为:“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A. 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B. 提出《资政新篇》

C. 创立拜上帝教

D. 进行东征、西征、北伐战争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中国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在当时,其本质意义是

A. 使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权利

B. 为资产阶级参与政治创造条件

C. 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

D.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这是因为

A. 解放战争打响了

B.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 大决战开始了

D. 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 放弃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 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C. 坚持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D. 排斥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习近平强调的“民主观”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该民主模式被概括为“有事好商量”。下图是建国前筹建新中国的人民政协的人员组成图,这直接反映出人民政协

A. 通过协商监督民主

B. 确立中共领导地位

C. 体现社会主义民主

D. 具有广泛民意基础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这是两岸领导人66年来首次直接会面。早在1992年10月,海峡两岸的民间团体“海协会”和“海基会”就达成了“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

A. 停止对金门等地方的炮击

B. 用“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台湾

C. 两岸实行通商、通邮、通航

D.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观察下图,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1949年出现建交高峰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B. 1972年建交高峰促进了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 1992年出现建交高峰是因为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D. 三次建交高峰都坚持了不结盟的原则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梭伦改革宣布,废除债奴制,禁止雅典公民再以人身作抵押借债,由国家出钱把因无力还债而被卖到异邦为奴的人赎回。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

A. 缓和奴隶和贵族之间的矛盾

B. 废除奴隶制,让奴隶获得自由

C. 扩大雅典公民的基础

D. 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种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习惯法不属于成文法

②《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

③公民法到万民法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

④罗马法是古罗马帝国时期法律的总称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的推论中,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标志中华民国成立,清王朝统治结束;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废分封置郡县

推动了官僚政治形成

另起炉灶

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自古至今,法律都起着保障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材料一:《唐律疏议·名例》在其开篇中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两者犹昏晓春秋阴阳相须而成者也。”从概念上讲,“德礼”是儒家的,“刑罚”是法家的,“昏晓春秋阴阳”是道家的,诸多思想在国家法典中融为一体,自西汉以降中国法律发展到唐代逐渐“臻于完善”,并成为影响整个儒家文化圈的法律原理结构(如下图示)。中华法系强调效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有趣的是,罗马法系也多次出现“自然界”一词,这似乎提醒我们,两者之间有某些相似之处。

——《中华法系与罗马法系的原理及哲学》

材料二:《十二铜表法》以习惯法为基础,有原始的同态复仇等条款,这是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孟子说:杀人父者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者人亦杀其兄。蒙古人带有原始草原部落的传统入主中原,因此元朝法律还有,子殴死杀父仇人,不但无罪,还能得到仇家五十两丧葬费的赔偿。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三: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西方法律的相同点。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政府的组织(下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王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有效管理的?这种管理方式有何特点?

材料二: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权利。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人统治,一家之言。

——摘自郭小凌《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2)材料二中“伟大的创举”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材料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3)据材料三,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提出时间是何时?与“一边倒”方针相比所体现的变化主要是什么?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探究: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探究一:辉煌历程。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某生搜集了一系列关于中共活动的资料,并以“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艰辛探索、拨乱反正、继往开来”来概括中共的奋斗过程。

(1)请指出其中“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的标准性事件是什么?

探究二:“求是精神”。实事求是,是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坚持的思想路线。以下是某生以“中共的实事求是精神”为主题收集的资料:

(2)材料整理需要去伪存真,请按主题要求进行归类(合理、不合理)。

(3)请从合理的资料中任选三个,分别说明合理的理由。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