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这样划分依据的角度是

A. 社会经济形态

B. 专制集权的程度

C. 地方行政组织

D. 生产力的发展阶段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下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A. 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B. 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

C. 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D. 行政机构设罝由繁到简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A. 地方无选官权

B. 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 察举制的弊端

D. 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有人认为,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主要是指

A. 分工合理,效率提高

B. 适度分权,皇权加强

C. 消除矛盾,国家稳定

D. 相互制约,防止独裁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 秦朝御史大夫

B. 汉朝丞相

C. 唐朝六部尚书

D. 明朝内阁大学士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此段描述()

A. 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

B. 反映了雅典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

C. 折射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D. 揭示了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古代某地先民曾进行如下政治活动,将人名刻于陶片之上,并流放得票最多的人。参与这种政治活动的人是

A. 有法定财产的女子

B. 执政官家的男性奴隶

C. 有声望的外邦人

D. 城邦成年的男性公民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奴隶参与了立法

B. 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C. 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D. 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这个文件是

A. 《权利法案》

B. 《1787年宪法》

C. 《王位继承法》

D. 《大宪章》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美国)在邦联时期,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债台高筑,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终于激起了谢司起义;外部的英、法、西等国虎视眈眈,伺机侵犯年轻的共和国”。美国当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A. 镇压人民起义

B. 打击外来侵略

C. 强化中央权力

D. 进行军事动员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在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代议制”特征的是

A. 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B. 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D. 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她”跌跌撞撞,蹒跚而来,但却取得了胜利,并走进了近代欧洲大陆代议制民主的行列,破灭了君主复辟帝制的梦想。文中的“她”最有可能是

A.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B.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 巴黎公社

D. 俄国二月革命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 获得军费赔偿

B. 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 在华开设工厂

D. 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937年7月7日,驻华北日军悍然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A.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C. 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D. 九一八事变之后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内乱毁梦”是指

A. 曾国藩率军镇压

B. 外国洋枪队建立

C. 发生了天京变乱

D. 清政府“借师助剿”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的寓意是(     )

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          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

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          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规定是

A. 责任内阁制

B. 总统制

C. 联邦制

D. 人民代表大会制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 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C. 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 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于

A. 武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南昌起义

D. “八七会议”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铁流两万五千里”“神兵飞夺泸定桥”源于历史上的哪一事件

A. 北伐战争

B. 红军长征

C. 千里跃进大别山

D. 百万雄师渡长江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赵翼《蘑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能是什么?

(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四  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请完成: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你作何评价?

(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这说明了什么?

(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

(5)结合下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温家宝在谈到中美关系时说:“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从1949年到1971年,中美敌对23年,双方都付出了沉重代价。从1972年到现在,中美交往33年,尽管有曲折,但双方都从合作中获得巨大好处。1972年发表《上海公报》时,两国贸易额几乎为零,美国政府为表示对中国的友好,破例允许美国公民回国时可带回100美元中国制造的商品。现在两国贸易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

请回答:

(1)1972年发表的《上海公报》的内容是什么?

(2)1972年美国为什么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3)1972年中国为什么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4)中美关系正常化,对国际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