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孔子讲“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礼”“义”的主要目的是

A. 规范社会秩序

B. 强化中央集权

C. 构建平等社会

D. 缓和诸侯纷争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汉代以下,就集体而言,士大夫代表了社会力量,与君权之间既有合作又相互制衡的辩证关系。”此间,士大夫借以制衡君权的是

A. 以三纲五常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观念

B. 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行政管理模式

C. 以选贤任能为支撑的官员选拔体制

D. 以屈君伸天为内容的天人感应思想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公元前1046年,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这一年处在

A. 公元前10世纪上半叶

B. 公元前10世纪下半叶

C. 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

D. 公元前l1世纪下半叶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从后来的历史看,秦帝国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由于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这说明秦帝国统一文字

A. 有利于秦中央集权的建立    B.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 对中国后来的民族统一影响深远    D. 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实现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表1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金史》记载:“赞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法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这表明金章宗

A. 照搬金世宗时的律令    B. 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

C. 治国理政不如金世宗    D. 开始推行内阁制度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德国汉学家指出“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根本的社会变化”在政治上体现为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B. 文官政治取代了前朝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

C. 官僚政治取代了过去的贵族政治    D. 二府三司取代了前朝的三公九卿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  )

A.汉代益州郡    B.唐代扬州

C.宋代扬州       D.元代顺宁府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A. “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 “令天下郡国毎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C. “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D. “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清朝时期,某地方官府倡导乡饮酒礼,酒礼由州官担任主持人,行礼致辞为:“敦崇礼教,举行乡饮,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党……”。该致辞所包含的中国古代传统观念有

①宗法观念     ②忠孝观念       ③等级观念       ④神道观念

A.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l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A. 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 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C. 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D. 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是梁启超对中国古代某一机构的比喻。这一机构是

A. 汉朝的“中朝”

B. 宋朝的中书门下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平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

A. 限制权利滥用    B. 防止官员腐败    C. 增强责任意识    D. 培育权利观念

 

二、null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二者都有

A. 皇帝制度

B. 陶片放逐法

C. 完备法典

D. 司法陪审制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而意大利半岛又经常发生大风,因此在阳台上、屋檐下堆置、悬挂物件往往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的毁损。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B. 社会发展促进罗马法的完善

C. 罗马法重视经济安全

D. 罗马公民法已发展为万民法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确立和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不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是

A.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B. 美国三权分立共和制确立

C. 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D.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以下为四国宪法条款内容,按照颁布时间从早到晚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②如遇联邦领土内有威胁社会安全的情况,皇帝可宣布国内任何地方处于戒严状态。

③涉及大使、其他使节和领事以及以州为当事人的一切案件,其初审权属于最高法院。

④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有权缔结条约,实行大赦。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③②④    D. ②①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像潮水一般涌进来的西方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得不到广泛的销路,英国下院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报告承认:近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B. 中国关税税率偏高

C. 英国商品质量不佳    D. 没有开放通商口岸

 

四、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阅渎以下材料:

2018年是周恩来总理120周年诞辰。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兼外交部长,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下面是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

图1:1951年6月。标题:共产主义分子周恩来。下面小字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图21954年3月。标题:红色中国的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

图31971年11月。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图1,“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这句话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含义是什么?

(2)据图2,“战争”和“和平”分别是指什么?你如何看待《时代周刊》所说的“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3)据图3,美国对“中国人来了”持何态度?为什么?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等,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 

                                ——《新华文摘》2015年第18期 

材料二

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下图是农村城镇化的两种成功模式。 

   

天津华明镇                          瑞士小村镇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的动力,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现象对农村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时代背景。

(3)结合材料三图中场景,分别指出农村城镇化两种建设模式的特点及制度因素。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就业结构(1820—1998)

 

 

荷兰(%)

英国(%

美国(%)

1820

农业

43

37

70

工业

26

33

15

服务业

31

30

15

1890

农业

36

16

38

工业

32

43

24

服务业

32

41

38

1998

农业

3

2

3

工业

22

26

23

服务业

78

72

74

 

 

——蒋昭使《产业结构问题研究》

比较表中的历史信息,提取其中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