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卷(二)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1977年高考,有一个考生在作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触,直接抨击文化大革命,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给满分还是给零分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教育部和邓小平那里。这说明

A. 过度的拨乱反正引起思想混乱    B. 改革初期人们的认识存在差异

C. 解放思想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D. 教育和考试必须坚持政治原则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1958年3月的《光明日报》上有这样一段文字:“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已经完全破产。它对我们只有一个用处,就是当作毒草来研究。”这反映出

A. “双百”方针受到干扰和损害

B.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强化阶级斗争

C. “右倾”错误影响到科学文化发展

D. 批判“毒草”是当时政治发展的需要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郭沫若鉴于南京附近出土的东晋墓石拓片的书体与兰亭序笔迹迥殊而断定兰亭序不是王羲之所写,而高二适则举出种种可靠的事实,认为兰亭序的确出于王羲之手笔。当时毛泽东主席支持打这场官司,认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主席的意见体现了

A.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B.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 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

D. “为人民服务”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1953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为东北农村编写了《农民速成识字课本》,课文采用类似《三字经》的韵文体:“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这说明新中国初期的扫盲教育

A. 强调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B. 注重对公民的政治思想教育

C. 奠定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础

D. 激发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一个农历甲午年。以下史实发生于这一年的是

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建成第一座原子反应堆

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

周恩来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中国的某一项科技成果问世后,国际媒体评论说:“今天的实验是对赫鲁晓夫的继承人的一次及时提醒,即提醒他们中国已经决心通过她自己的力量在一切领域获得发展。”对此,陈毅元帅说:“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硬了,气顺了。”这一科技成果应该是(  )

A. 中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B. 牛胰岛素的研制成功

C.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    D.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天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XXX,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A. “教育大革命”对该人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 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该人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该人成为教授至关重要

D. 《义务教育法》保障了该人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关于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面向工农“开门”,开办工农学校

③恢复高考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 ②④①③

B. ②③④①

C. ④③②①

D. ④①②③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我国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尖端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籼型杂交水稻培养成功

③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历史推论必须依据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相吻合的是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种思想主张

A. 谴责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B. 强调君权神授、社会契约

C. 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础

D. 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彼特拉克说:“有人对野兽、飞禽和鱼类的事情知道得很多……而对人的本性一无所知,不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以及为什么生活,这到底有什么好处?”这体现了他

A. 提倡人性,关注人生

B. 呼吁人们爱惜大自然

C. 主张信仰即可得救

D. 公开向封建制度挑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其中,古代希腊先哲和中国圣人们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A. 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B. 反对迷信,蔑视神权

C. 民主权利,渊远流长

D. 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苏格拉底——道德(美德)就是知识

③马丁·路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伏尔泰——“社会契约论”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有学者研究发现,18世纪早期,许多启蒙思想家因为作品而遭到囚禁,大多数人的作品都受到过政府审构,而1770年以后,许多人都接受政府津贴,并能控制所建立的思想团体。这表明

A. 王权统治有利于启蒙思想传播

B. 启蒙思想未过分强调反对封建王权

C. 启蒙思想家被专制政府所收买

D. 启蒙思想深刻改变了欧洲人的观念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46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据此可见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A. 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    B. 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

C. 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    D. 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序幕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引起了各国君主的极度恐慌。这是因为

A. 天主教会的势力已经遭到严重削弱

B. 各国君主还没摆脱封建神学世界观的束缚

C. 它反对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

D. 启蒙思想明确提出要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2008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的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

人民主权说    三权分立说    因信称义论   天赋人权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主要表现在

①以“理性”为核心 ②抨击教会的腐朽

③提出人民主权学说 ④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宣传家、重庆人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无论何时,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之政府,而求遂其安全康乐之心。邹容的这一思想主张近似于

A. 马丁·路德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卢梭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历史学教授 Darrin Mc Mahon曾总结过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_________;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最适宜的词汇是

A. 民主与科学    B. 人权与自由    C. 智慧和德行    D. 法律与信仰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当时罗马公教以教皇为首,利用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逐渐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象征,维持着欧洲的统治秩序。而到14、15世纪,欧洲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民族意识

B. 人文主义者大胆揭露教会的腐败

C. 科学发展破除了对神学的迷信

D. 德国宗教改革冲击了教皇的权威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古希腊建筑师们在设计伊瑞克提翁神庙时,计划把6根单调的石柱雕刻成少女形象,但少女的脖子纤细,无法承受神庙的重量,如果加粗少女颈部,则会影响美观。建筑师们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给每个少女颈后保留一缕秀发,再在头顶加上花篮。这主要体现了古希腊

A. 注重人文与审美契合的建筑理念

B. 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C. 建筑师具有活跃思维和高超技艺

D. 希腊艺术人才辈出成就斐然

 

二、null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在研究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这体现在文艺复兴

A. 彻底摧毁了蒙昧和宗教势力

B. 完成了西方社会的思想改造

C.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D. 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加尔文认为:得不得救在乎神的拣选,人的意志无法改变。这一主张   

A.强调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B.否定了个人努力的必要性

C.批判了因信称义学说             D.否定了对教皇的盲从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

A. 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

B. 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

C. 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 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7—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们描绘出未来社会的“理性王国”是:

①政治民主  ②社会法治  ③权力平等  ④个人自由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1842年,英国女王在电灯下研究远东战况电报

B.1905年,名角谭鑫培表演的京剧被拍摄成影片

C.1936年,人们通过电视转播观看奥运会的比赛

D.1998年,上海人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网上贸易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1825年9月27日早晨发生的情景是难以描述的。许多参加这一历史事件的人整夜都不能合眼,一直站着。人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有些人喜形于色,另外一些人惊讶不已,使得这个场面丰富多彩。列车在预定的时刻开动了。”列车的动力和能源来自

①蒸汽机

②内燃机

③电动机

④煤炭

⑤电力

⑥石油

A. ①④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被恩格斯誉为“从此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是

A. 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B. 牛顿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C.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D.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如下图,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

A. 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条件已成熟

B. 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阶段

C. 工业革命没有增加财富反而加剧矛盾

D. 此时期历史发展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据资料统计: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家,新教徒占70%,他们认为通过认识自然,人们能够认识上帝,发展科技是对人类有益的工作,能够荣耀上帝、有益于人类。这表明

A. 信仰宗教有助于科学的发展

B. 新教一度成为科研活动的精神动力

C. 新教是科学家们的思想源泉

D. 新教思想与现代科学精神完全一致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1610年,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曼纽尔·迪亚士在《天问略》中文版中告诉中国读者,最近一位著名的西方智者已经设计制造了一个极好的工具。通过这个工具,月亮看起来放大了1000倍,土星的光环也清晰可见。下列评价与这位西方智者的科学贡献相符的是

A. 开创了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 开创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

C. 为生命科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D. 为现代物理学提供理论基础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17 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自然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提供了重要条件。文中‚自然 科学革命标志性成果是(  )

A. 伽利略创立自由落体定理    B.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D.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 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学说

B. 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

C. 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 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由于他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想开始盛行。材料中的对自然科学的突出贡献是

A. 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    B. 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C. 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D. 动摇了传统宗教信仰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被发现的理论的意义在于

A. 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B. 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C. 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D.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A. 神创论与进化论

B. 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C. 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D. 相对论与量子论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不合宜者,渐渐消亡,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力。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始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材料中的其说是指

A.达尔文的进化论    

B.卢梭的天赋人权思想

C.法拉第的电磁感应

D.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19世纪,精细描绘人物或景物细节的写实画家在欧美仍然占有很大市场,进入20世纪之后,他们的市场日益缩小。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民众审美观发生了重大变化    B. 近代科学发展改变艺术创作方式

C. 作家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    D. 现代主义艺术更贴近大众生活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1934年4月,著名作家高尔基在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时说:“我们所有民族的各个种族的文学成为统一的整体出现了”。据此推理,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文学的发展特征是

A. 社会主义垄断倾向明显    B. 呈现出现代主义的风格

C. 民族性和统一性相结合    D. 浪漫主义色彩比较突出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 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B.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 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

D. 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拜伦、普希金、贝多芬都被称为浪漫主义者,主要是因为他们

A. 具有前人所无法比拟的艺术成就

B. 热衷于社会事务和社会改造

C. 歌颂人的欲望和自然人性

D. 强调个性的、想象的和情感的

 

详细信息
44. 难度:中等

“画家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壮;在支离破碎的黑自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家对人类苦难的悲凉。”该家所属的流派是

A现代主义

B.印象派

C.现实主义

D.典主义

 

详细信息
45. 难度:中等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曾谈到他的创作时说:“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为路的东西不过是彷徨而已。”其创作风格属于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理性主义    D. 现代主义

 

详细信息
46. 难度:中等

阿莱霍·卡彭铁尔的长篇小说《消失的足迹》,人们将其比作现代版的《桃花源记》:作者心目中的美好境地往往都与“世”隔绝,模拟远古,物质简朴,人情融融,都受到“外界”临近的威胁,并在这威胁到来之前彻底消失。据此可知,《消失的足迹》应属于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黑色幽默”

D. 魔幻现实主义

 

详细信息
47. 难度:简单

《格列佛游记》描述了外科医生格列弗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巫人国的游历,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罪恶,被认为是文学的伟大宝库之一。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      )

A. 体现了冒险精神                       B. 适应了殖民扩张要求

C. 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D.彰显了启蒙思想

 

四、null
详细信息
48. 难度:简单

“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他用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文中他的作品是

A. 《马拉之死》

B. 《格尔尼卡》

C. 《日出·印象》

D. 《自由引导人民》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49. 难度:中等

“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紧密结合社会变革,一方面歌颂了民主和自由,热情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另一方面则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彻底检视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符合这一特征的文艺作品是

A. 《老人与海》    B. 《巴黎圣母院》

C.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 《向日葵》

 

详细信息
50. 难度:简单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作品中的“命运”是活生生的,它会“敲门”、会蹒跚、会欢呼,表现了作者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和对幸福生活的希望与憧憬,这位主人公是(     )

A. 贝多芬    B. 巴赫    C. 格林卡    D. 福斯特

 

六、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51. 难度:中等

思想的演进和技术的进步,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段独白

材料二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三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的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材料四  当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血腥和暴力的悲剧时,在英国发生了一个变化,这个变化,使得围攻巴士底狱和滑铁卢战役在相形之下似乎无足轻重了。……全部近代历史上没有别的事件曾更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                                                                 

──(美)海斯《世界史》

回答问题:

(1)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对“人”的认识有何新的发展?

(2)材料三“那些伟大人物”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原则,引发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原则有哪些?这场运动对于欧美社会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四中所说的“这个变化”是指什么?写出这次变化中“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的两件事例。

 

详细信息
52. 难度:中等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争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特别是战国时期,天下大乱,不但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所有一切旧的“纳民于轨物”的东西都失去了约束力。……在参加争鸣的诸子百家中,没有谁不提出一套社会改革方案的。经过百家争鸣,宗教、哲学、政治、伦理学说真正达到了结构化、体系化。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同时又是杰出的社会政治理论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无法逃避他们的时代使命。……百家争鸣,代表着成熟形态的中国文化的源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世纪!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材料二对古代希腊人来说,人是城邦的动物。城邦个体公民的福祉取决于城邦的兴衰,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因此,希腊人文主义者全部激情的焦点在于对灵魂的塑造、对心灵的关切以及培养人的理性的高贵,以实现理性基础上的个人与自身、个人与城邦、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状态。古典人文主义的初衷是解决雅典城邦危机,但在这一过程中,在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它确立了人之为人的普遍性原则,创立了一种理性精神的美。这种普遍性原则使希腊人文精神不仅属于希腊民族,而且成为了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持续。

——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及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出现不同特点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