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宁夏青铜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图是2010623日伦敦佳士得拍卖行拍卖的世界名画《睡莲》。作品体现了艺术家以天才的笔触捕捉的瞬间景色:变幻的色彩、光影斑驳的池塘、摇曳多姿的睡莲。据此,该名画是

A. 浪漫主义绘画作品    B. 印象派的绘画作品

C. 现实主义绘画作品    D. 现代主义绘画作品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下列说法与材料的主旨一致的是

A.反映了古代中国敬神的思想               B.体现了古代中国的人文精神

C.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D.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的思想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不属于文人画的特点的是

A. 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代表作有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B. “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下工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C. 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

D. “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图记录了1833~1915 台“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此图说明了

A. 等级有序的华夷观是国人排斥民主共和的主要原因

B. 近代中国对西方的探索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的转变

C. 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让国人不断深入学习西方文化

D. 辛亥革命让中国人认识到民主共和的历史必然性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对夏商早期政治文化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B. 宗族关系也是基本的政治关系

C. 采取民主方式推选国家最高掌权者

D.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1920年,梁启超说:“欧洲为什么有社会主义?是由工业革命孕育出来,……在没有工业的中国,想要把他们悉数搬来运用,……最苦的是搔不着痒处……进步有等级,不能一蹴而就。”梁启超

A. 质疑否定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B. 坚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道路

C. 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 回归儒学传统,挽救人类文明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陈忠云《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的比较》 说:“实际上,让每个人有尊严生活的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培育这种制度的土壤。先秦中国也不例外,之所以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形成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当时两地强者、掌权者追求政治利益的主观欲望与维护既得利益的客现统治手段的差异所致。”下面符合作者意图的是(   )

A. 相同的政治制度需要相同的经济基础

B. 相同的政治制度需要强硬的政治手段来实现

C. 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形成有一定偶然性

D. 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唐代中央官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权三分,各不相干               B.察举选官,门第优先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②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③是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旗帜

④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于是汉武帝实行盐铁专营政策。这表明

A.铁制工具运用广泛                 B.政府鼓励富豪专营

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国家实行重商政策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896年4月,维新人士黄乃棠在福州创办《福报》,宣传维新思想,但销量很小,一年后停办。这反映出(  )

A.新式传媒不受社会欢迎         B.民主共和未能深入人心

C.维新变法群众基础薄弱         D.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商朝的王位继承,有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说法。这一继承制度

A.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 使政权趋向严密

C. 有利于社会稳定

D. 易导致权力纷争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汉书食货志》记载: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材料反映了

A.实行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

C.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             D.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昭君出塞的主要作用是

A. 排除了匈奴的威胁

B. 促进了汉人与匈奴杂居

C. 和睦了汉匈关系

D. 瓦解了北匈奴政权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黄和焰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里,蜀军大败这一记载说明

A. 三国时火药己经发明    B. 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C. 武器优劣决定战争胜败    D. 人们对火药材料有所认知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表为官方统计的官民信息,足以说明

时期
 

西汉
 

唐高宗时
 

元成宗时
 

清康熙时
 

全国人口(丁)
 

5959
 

5238
 

5816
 

2459
 

官员
 

7500
 

13465
 

22500
 

27000
 

官民之比
 

1∶7945
 

1∶3927
 

1∶2613
 

1∶911
 

 

 

A. 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

B. 古代官民数量增长成正比

C. 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D. 国家行政成本越来越高昂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图是近年出土的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史称汉废帝)墓葬中的两枚印章。除此之外,还出土了数量惊人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大量竹简、木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从图上文物字体可见篆体依然是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

B. 从墓葬的规格可见当时王国问题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C. 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工匠之手

D. 该墓葬的竹简木牍有可能记载着儒家道教思想精髓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有人说,权力一旦失去了监督就会泛滥成灾。在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也存在着对官僚的监督。下列官职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

A. 太尉

B. 锦衣卫

C. 御史大夫

D. 刺史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他指的制度是指

A. 秦朝的御史大夫制

B. 唐代的三省制

C. 明代的内阁制

D. 清代的军机处制度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吴剑杰《关于近代史研究“新范式”的若干思考》中提到某事件“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常轨,且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是在激进的政治浪漫主义支配下人为选择的结果,因而造成中国现代化的一次又一次的严重挫折,有人将其称为‘中国现代化的超前和失序’,并且‘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调理,遂使矛盾愈积愈深,终于演化成一次又一次的激进运动,结果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中国的现代化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困境。’”该事件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清末新政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着春。这段话和下列哪一事物有关

A、王羲之的行书                   B、京剧

C、文人画                         D、宋词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说: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己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命令权),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审驳权),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据此可知唐朝的三省制

A. 进一步削弱了君权         B.降低了行政效率

C.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提高了行政效率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主演的小品《说事儿》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做人难!做女人难……”请问这个的深刻含义是(  )

A. 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艰辛

B. 赶上经济危机,股票折损过重

C. 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

D. 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约束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每个基督徒都有权直接阅读《圣经》和

《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

A. 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 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可以霸,有燕襄、魏安釐则燕、魏可以强。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有度》

材料二: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悦之,则日亦不足矣。使周公知为政,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不知立学校而徒能劳身以待天下之士,则不唯力有所不足,而势亦有所不得也。

——﹝北宋﹞王安石《周公》

材料三:从对事物的支配来看,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可以有这样一种政体,不强迫任何人去做法律所不强迫他做的事,也不阻止任何人去做法律所许可他做的事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奉法者强则国强”和“立善法”的背景,落实“立善法”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2)概括材料三的二层含义及其关系,指出材料三和材料一、材料二的本质区别。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得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

材料二: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摘自陈独秀《敬告青年》

(1)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三所属的政治派别并说明其主张的相同之处.

(2)指出材料二所属的政治派别并说明与材料三主张的相似点.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四中“两位先生”的含义并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晚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涉及了一些机床生产工具,其中,加工玉器的琢玉车最具代表性。从配图来看,它是一种磨床,其工作原理是靠足踏板带动皮条连着的圆盘运动。……考古文物上的车削痕迹间接证明中国古代存在着比琢玉车更为复杂的机床,但很难想象诸如《天工开物》之类集大成的文献不予收录。同时,明清之际官营作坊对技术的垄断使得一些复杂工艺难以流传。

——摘编自陆敬严、华觉明《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

材料二代表欧洲17世纪机床工艺水平的心轴车床由一个或多个复杂的短螺杆控制,这些螺杆能在工件上来回移动几英寸,而固定刀具支架可以配合引导螺杆精准地旋切小工件。……16—17世纪的欧洲,各种有关机械设计草图都能呈现并流传,一些书籍甚至记录了古希腊机械制造的细节。……18、19世纪之交,欧洲的机床技师之间曾经广泛存在着雇员——雇主关系,其成员彼此之间互相传授行业秘密,经验因之不断积累,创造性思想亦由此得到激发。例如,英国机床行业的发明家群体俨形成了一个行业师徒性质的“布拉默世系”。

——摘编自查尔斯·辛格等主编《技术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18世纪中西方机床工艺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2)部分学者认为,“16—18世纪中西方机床工艺的差异导致彼此‘分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