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2018学年度揭阳二中高一第一学期末考历史科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文化习俗在中国源远流长,联宗、收族和撰写家谱、族谱之风盛行,并深入到一般平民家中。与这种习俗的产生有着决定性关系的是:

A. 宗法制

B. 世卿世禄制

C. 王位世袭制

D. 分封制

 

二、null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

A. 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

B. 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

C. 强化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

D. 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他在官职上的地位虽然低,他在政府里的权任却很高。因为一切奏章,政事,看详批答,都要经他们手。文中的身份可能是(    )

A.秦朝御史大夫     B.唐朝尚书令

C.元朝中书令       D.明朝内阁大学士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对此理解比较合理的是

①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

②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

③后一个“不公正”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

④西方对中国不公正的目的在于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的需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同点是

A. 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

B. 教训清政府,使其顺应外国侵略者的要求

C. 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D. 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所提出的主张都没有实现,其根本原因是(  )

A.无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太平天国政权一直不稳定

C.太平天国内部发生权力争夺   D.脱离中国当时的实际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甲午战争时,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而黄海战后,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博倭人全国之师。”郭嵩焘也说:“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这反映出

A. 日本己经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B. 中日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备战上

C. 中国缺乏现代民族国家意识

D. 洋务运动未能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把军阀、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列为剥削者,取消他们的参政权利和政治自由;1935年瓦窑堡会议决定给予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这一转变

A. 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 反映了近代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

C. 适应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需要

D. 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B. 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

C. 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

D. 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规定:“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制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由此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A. 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

B. 总统的权力大于参众两院

C. 总统有权制定或废除法律

D. 参众两院具有同等的权力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本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A. 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是历史的必然

B. 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

C. 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D. 《权利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四、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此外,刘邦为“矫秦县之失策”,还“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可在其封地上“自置吏”、“得赋敛”。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等整理

材料二本朝(宋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材料二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论证“汉承秦制”这一历史命题。结合所学,指出刘邦“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所造成的后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收兵收财的措施并说明朱熹认为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题目,并就所拟论题,以中国近代史上某一个事例,作简要阐述(要求:紧扣论题、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其他事例,言之成理也同等给分)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追求民主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目标,走向民主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体现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平等则要求“数学(数量)平等”,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所以,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施治生《试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

材料二(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议会批准,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税,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8)议会之选举是自由的。

——《权利法案》

材料三“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如何发展完善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