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南省岳阳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符合两者观点的是

A. 主张“因材施教”

B. 重视人民群众力量

C. 认为“人性本善”

D. 通过教化使人从善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白’‘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

A. 程朱理学

B. 佛教

C. 陆王心学

D. 道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有位学者这样评价我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学说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为秦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集权制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以下符合其学说的观点是

A. “兼相爱,交相利”

B. “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C.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D. “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汉代以来,大臣上书皇帝,不论是颂扬功德还是直言过错,都以“臣诚愚鄙”“臣昧死”之类开篇,意味着自卑、放弃尊严。这类官场语言的使用说明

A. “君为臣纲”思想影响较大

B. “君权神授”观念深入人心

C. “皇帝独尊”思想逐渐形成

D. “皇权至上”观念受到冲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钱穆认为: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次由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之新局面,公卿朝士,名儒辈出。材料所述的转变(    )

A. 源于汉初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B. 开启建立官僚政治体制之先河

C. 奠定儒学独尊的政治基础

D. 促使察举征召等选官制度的产生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说:“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做是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不变的中国’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下列对理学“内在生命与动力”蕴意理解正确的是

A. 大力推行书院教育,广泛影响海外学派

B. 突出三纲五常等级秩序,有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C. 汲取佛家和道家思想,使儒学形成成熟理论体系

D. 融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精华,促进新儒学形成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A. 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 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

C. 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 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些言论

A. 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B. 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

C. 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

D. 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自乙未(1895年)后,外患日亟,而士大夫顽固益深。戊戌春,佥壬(注:小人或奸人)伺隙,邪说遂张,乃著《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大抵会通中西,权衡新旧。”这段话的主旨是

A. 中体西用

B. 托古改制

C. 民主共和

D. 全盘西化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胡适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直到民国八九年间梁启超先生发表他的《欧游心影录》,科学方才在中国文字里正式受了‘破产’的宣告。”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新文化运动传播的科学与理性主义宣告破产

B. 梁启超反对新文化运动

C. 胡适赞同梁启超的观点

D. 梁启超受到西方一战后反现代化思潮的影响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晚清一位人士曾断言: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由此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

A. 中体西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B. 实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C. 暴力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

D. 全盘西化,科学与人权并重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孙中山曾说过“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其目的都是为了

A.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 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C. 实行全民族抗战

D. 宣传新三民主义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 “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 “存天理,灭人欲”

C. “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D. “人是万物的尺度”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A. 强调自由,主张“因信称义”

B. 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C. 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

D. 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康德说,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们目前是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那么回答就是:“并不是,但确实是在一个启蒙的时代。”康德意在说明

A. 人的社会价值没有得到认可

B. 启蒙运动一直会延续

C. 人的主体地位并未真正确立

D. 理性是启蒙时代核心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这些哲人,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影响他们的主要应该是

A. 伽利略的实证主义

B.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 达尔文的进化论

D. 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他们用极度抽象的形体和泼墨式的色彩去表现自然物体和人体,多数作品全然不顾科学家所称的客观现实。”材料中的“他们”

A. 透过主观主义怀疑现代社会

B. 批判社会的黑暗以表达不满

C. 描绘光和色彩传达主观感受

D. 对“理性王国”渐趋于失望

 

二、null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A. 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    B. 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

C. 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    D. 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文人画是士大夫思想、才情、与德行的自然流露,文人画审美以悟道、体道、践道为终极理想。以下各项与文人画体现的“精神境界”相通的是

A.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B. 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C. 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D.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武汉出现的时间表,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武汉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06年

天气预报

1856年

1873年

1919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汽车

1883年

1901年

1921年

无线电

1896年

1909年

1925年

 

 

A. 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两地的近代化

B. 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 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

D. 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呈现地域不平衡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 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

B. 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

C.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D. 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

A. 皇帝地位高而大权独揽

B. 君臣共治,皇权削弱

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体现一定的分权原则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

A. 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

B.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

C. 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

D. 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史学家钱穆认为:“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渐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促使封建势力崩溃到平民政权创立转变的关键是

A. 三公九卿制的建立

B. 郡县制的推行

C. 刺史制的建立

D. 科举制的确立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元代以前中国主要根据山川地形来划分行政区,从元代开始则任意把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行政区。这表明

A.中央强化地方管理     B.民族文化影响制度

C.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D.元代地方势力强大

 

四、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氏室属下的庶民也许就是氏室的宗族,否则也是集族而居的。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

—张荫麟吕思勉《国史十六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帝国组织形式的基本特点,并说明其得以建立的制度基础有哪些?

材料二郡县制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而传统农民在摆脱旧领主的人身控制之后,也发挥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他们第一次从底层产生了生产革新的冲动……他们已经破天荒地成为独立的生产机构,而不再是具有人身依附的农奴。郡县制革命符合一切历史进步性要素,事实上也成为一切现代国家的典范。欧洲从黑暗时代过渡到现代民族国家,也是在内部实现郡县制革命的过程,现代国家的本质就在于郡县制。

——《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霸业》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的主要历史作用。(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三行省是元代开始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3)根据材料三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对于我们这个封建历史漫长、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度来说,民主是个迷人的字眼,也是近百年来力追不舍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

——摘编自郭延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共和国是平等之国,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共和国是自由之国,自由是人民的天斌人权。”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力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成长。”

(1)据材料一、二提供的历史信息,概括康有为和孙中山在追求民主道路上呈现的异同点。

(2)概括材料三作者对待学习外国制度所持的观点.并用材料一、材料二的信息及实践结果论证作者观点的合理性。

 

五、简答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儒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批判的。上世纪80年代,我们对儒学的态度开始有了一些改变,但基本上还是持一种批判、否定的态度。1988年,在儒学国际会议上,余英时先生说,儒学现在是一个游魂,东游西荡,没有一个附着的制度和实体。林毓生教授认为,儒学是一个封闭、一元的思想体系,现在已经陷入了“民主“科学”的困境,很难摆脱出来。我们国内的学者也提出了对儒学的一个全面批判。

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说现在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说很多地方都竖起了孔子像,有人说这是对儒学的一种认可。还有全球现在有400多所孔子学院以及当前的“国学热”。

——摘编自吴光《当代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评述材料中关于儒学思想发展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