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北省黄冈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与宗法制行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

A. 贵族

B. 平民

C. 官僚

D. 诸侯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 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

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D.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孑遗(毫无遗漏)。”这里评述的是

A. 皇帝制    B. 三公制

C. 郡县制    D. 世袭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东汉末,徐幹在《中论谴交》中说:“世之衰矣,……取士不由乡党,考行不本闺閾(家门之内)……序爵听无证之论;班禄采方国之谣。”这反映的是

A. 世官制贤愚不分    B. 察举制名不符实

C. 中正制日益僵化    D. 科举制难取真才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钱穆《国史大纲·引论》中说:“全国政事付之官吏,而官吏之选拔任用,则一惟礼部之考试与吏部之铨选是问……。”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A. 秦朝    B. 两汉    C. 隋唐    D. 北宋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汉武帝诏谕御史曰:“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封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 恢复西周旧制,完善地方管理    B. 明确御史职责,控制官吏任免

C. 施恩诸侯子弟,强化宗亲关系    D. 削弱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这说明元朝行省制

A. 易使地方分裂割据

B. 赋予地方较大权力

C. 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D. 属于最高行政机构

 

二、null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这个紧凑的小班子能迅速作出决定、提供快捷咨询且高度保密。由于效率卓著,它在战事结束后仍保存下来,……”。据此判断,材料中的“它”开始出现在

A. 顺治时

B. 康熙时

C. 雍正时

D. 乾隆时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861年,英国人密吉写到:“他们占据了南京八年之久,而这里却毫无重建的迹象。商业和工业遭到禁绝……。”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具有

A.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性    B. 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进步性

C. 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性    D. 重建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落后性

 

四、null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李鸿章力争割地、赔款,对于这项关系经济命脉的条款,则轻轻放过……从此日本不仅成为侵略中国主要国家之一,且最为凶毒。”“这项关系经济命脉的条款”是

A. 口岸设厂

B. 公使驻京

C. 商定关税

D. 铁路驻军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义和团那种举动就是当时中国人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对于他们物质进步之抵抗,伤亡枕籍,还是前赴后继,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人民还是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 的。孙中山在这里称赞义和团运动

A. 反对欧美文化    B. 强烈的爱国精神

C. 抵制近代技术    D. 打败了侵华列强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北京的军阀政府签署了确认日本在山东地位的密约。中国年轻有为的外交官的观点未被采纳,中国公众表现出出乎意料的焦虑不安。”这种“焦虑不安”直接演化为

A. 反割台斗争    B. 国民大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抗日救亡运动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②宣告了中国无产阶级政党诞生

③中共对当时国情缺乏正确认识

④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924年初,孙中山指出:“1911年的革命虽号成功,而革命政府所能实际表现者,仅仅为民族解放主义。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 由此,孙中山认为

A. 辛亥革命取得了完全胜利    B. 革命成功是革命派斗争的结果

C. 必须坚决进行反帝反封建    D. 国共合作受制于政治形势变化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李宗仁在其回忆录中说:“到了津浦路(天津到南京浦口之间的铁路)保卫战最高潮时,我还打了一个举世闻名的胜仗,把京沪战后敌军的一团骄气,打得烟消火灭……。”这个“举世闻名”的胜仗是

A. 平型关大捷    B. 太原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枣宜会战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93711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材料表明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A.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B. 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 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    D. 粉碎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表为《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从中反映了

A. 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    B. 国民党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力军

C. 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有巨大牺牲    D. 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在中国共产党内,……教条主义思想,曾经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使得中国革命受了极大的损失……。”造成极大损失的“教条主义”开始被纠正是在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瓦窑堡会议    D. 中共七大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说:尽管从我的愿望来讲,希望加紧实现日中两国邦交正常化,但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如果时机不成熟,这种愿望也是不容易实现的。”1972年中日建交的时机成熟不包括(  )

A.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日本对二战的深刻反思

C. 中日民间交往的推动    D.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1961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这说明

A. 一国两制当成国家统一方针    B. 毛泽东考虑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 和平统一台湾是新中国既定政策    D. 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20122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对决议草案投了否决票,致使该决议草案未获通过。此举表明中国

A. 反对周边国家干涉叙利亚内政

B. 坚决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

C.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大海……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黑格尔《历史哲学》)这表现在古代雅典

A. 建立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B.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民主政治

C. 构筑了古代最好的法律体系    D. 成就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在此,仅简单指出,这在当时确实是革命性的变革,它赋于雅典男性公民前所未有的权力——事实上是绝对的共同权力——得以控制政治、财政金融和整个法律体系,意即主导雅典城邦的整个运作。”克里斯提尼改革中,实现公民“绝对的共同权力”的主要措施是

A. 实行财产等级制

B. 抽签产生五百人会议

C. 建立陪审法庭

D. 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市民法是一种从早期的跨家庭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习俗,是一种传统,它的程式保存在神职人员的深宅之中,在需要加以解释的情况下,正式的解释者是统治阶级。”罗马人最终改变这一状况的主要途径是

A.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平民与贵族的持续斗争

C. 赋予外邦人民以公民权    D. 完善法律的内容与程序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帝国包括一个庞大而驳杂的世界,这一世界由远远超越了地中海范围的各种经济、政治的和文化的联系而结合到一起。帝国版图内辽远国土上的法规和风俗的多样性要求法律上的统一。”为此,该帝国

A. 充实习惯法    B. 颁布成文法    C. 完善公民法    D. 推行万民法

 

六、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六部等执行机构)。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告知)。

——《明史•职官志一》

材料二  内阁辅臣,主看(奏章)、票拟(拟处理意见供皇帝裁决)而已,若兼领铨选(考50察选拔官员),则为真宰相,犯高皇帝万禁矣。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材料三  皇帝只把相职让给了内阁,而将法定的相权还留在自己的手上。内阁职与权的矛盾发展正是皇帝进行统治的手段。……明代许多皇帝多年不理朝政,不亲大臣,但政局从混乱中几次重新秩序化,都是因为有内阁大臣的调理之功。……如果内阁……缺乏担当的勇气,那很难设想明朝会绵祚270余年。

——谭天星《明代内阁政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内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成祖设立内阁的直接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内阁辅臣”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万禁”的具体含义。

(3)据材料三,概括内阁制的主要作用。指出皇帝创设内阁制的政治智慧。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不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材料三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国民革命相比辛亥革命“新”在何处?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指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革命的两次大的转折分别是什么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材料二 “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御照:“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兹本大臣恭奉王命,莅临斯土,催办钱漕,兼取贡税。田赋虽未奉其定制,尔粮户等亦宜谨遵天定,暂依旧例章程,如数如期完纳。”

-----------太平天国1855年告示

材料三  干王的见闻较之其他诸王和领导人广阔些,甚至超过了洪秀全。他很了解英国及欧洲列强所以强盛的奥秘……但是他是孤立的,没有人来支持他付诸实施。其他诸王及领导人都出征在外。他说,他深知这些措施的必要性,但是任何一项措施,都必须经过多数人同意之后,才能实行,在其他人回来前,一切不能决定。

-----------容闳《我在美国和中国的生活追忆》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1)材料一、二说明太平天国在不同时期各提出了怎样的土地租税政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2)依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资政新篇》?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