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测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菲舍尔的《称霸世界的利爪》一书中写道:“……1914年6月的这一事件为德国统治者长期准备的战争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这一事件是指(   )

A.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身亡

B.英法对德宣战

C.美国宣布实施中立政策

D.俄国出兵巴尔干半岛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出现,不仅远没有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这说明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得以爆发的前提是

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 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一个半疯癫的18岁肺病患者,醉心于狂热民族主义剧毒的普林西普……砰砰几枪,声震全球。这个“声震全球”的事件是指

A. 萨拉热窝事件

B. 巴尔干战争

C. 俄国十月革命

D. “施里芬计划”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又被称为堑壕战,双方都在试图打破这种僵局,而新式武器的运用可谓是陆战的巨大转折。符合以上论断的典型战役是

A. 马恩河战役    B. 凡尔登战役    C. 索姆河战役    D. 日德兰海战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德海军间曾发生过一次被称为“大炮巨舰的高峰”的海战,那就是

A. 马恩河战役

B. 凡尔登战役

C. 索姆河战役

D. 日德兰海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德意志帝国政府已立意在2月1日以后……击沉所有……敌人所控制的任何港口的船只。……因此我建议国会:宣布德意志帝国政府最近的行为,事实上无异是对于美国政府及其人民作战……”演说中“最近的行为”是指

A. 1905年德军参谋长制订的“施里芬计划”

B. 1916年德军发动的凡尔登战役

C. 1916年日德兰海战,德军取得战术性胜利

D. 1916年德军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和德国都是后起之秀,都是采用新技术成果的模范。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这两个国家却成为对手的根本原因是

A. 德国成为美国盟国的敌对国

B. 美国和英法有着历史的渊源

C. 美德资本扩张的矛盾和冲突

D. 德国的潜水艇战伤害了美国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18年,世界因患“西班牙流感”死亡几千万人,交战各国几乎都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这反映了

A. 疾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主要原因

B. 灾害因素能够影响战争进程

C. 传染病加速了全球化进程

D. 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疾病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一个旧世界,催生了一个新世界。这里的“新”表现在

①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开始出现

②新的国际格局开始形成——西欧衰落,美日崛起

③欧洲新生独立国家出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

④亚、非、拉掀起新的民族独立运动

A.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政治影响是

A. 社会主义苏俄的建立

B. 欧洲霸权发生严重动摇

C.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

D. 战争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害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1916年美国对交战双方的贸易总额(亿美元)

 

年份

同协约国贸易

增长指数

同同盟国贸易

增长指数

1914

8.24

100.00

1.69

100.00

1915

19.9

241.0

0.11

7.00

1916

32.14

389.7

0.01

0.68

 

 

——杨生茂《美国外交史》

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百万吨)

 

 

1914年8月1日

1914年9月15日

1917年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22

22

16

25

50

15

19

21

16

25

58

16

394

331

346

355

851

340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们参加这次战争,是因为正义受到侵犯……因此,我们在这次战争中所要求的,绝不仅是和我们本身有关的东西。我们所要求的,就是要使世界适合人类生存和安居乐业……同时,以我们本身而论,我们看得十分清楚,除非正义施及他人,否则正义也不能独施予我。因此,世界和平的方案,就是我们的方案。

——1918年1月8日威尔逊总统对国会的演说《十四点计划》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参战前的贸易状况及参战对战局的影响。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参战的真实目的,并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

材料二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只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并依靠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制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1911年4月本哈第将军《我们的前途》

材料三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注:这里指刚果)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上有这样巨大的变更。

——1911年7月14日《泰晤士报》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英国对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本哈第的态度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改变“政治卑微”地位?

(3)根据材料三说明英国对德政策的实质。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普通德国士兵在他的家书中写道:“德国人向来把死亡看作高尚人生的完成……”

材料二在1918年11月,当德国宣告投降的消息传到前线,一部分德军认为“德国在战场上没有战败,而是卖国贼从背后捅一刀”。

材料三1918~1919年世界流行性感冒共导致2200万人失去生命。在欧洲各国,食物的配给量极低,人们的抵抗力极弱,因而死亡的人数也最多。俄国死去40万人,德国有30万人死亡,在伦敦,疾病流行时,一周之内就有1.8万人死去。战争结束后,德国物价急剧上涨,面包的价格竟然上涨了两倍多。对此,德国人民上街游行,抗议物价上涨。有30多万人参加了这次游行,并进而发展为暴动,上千人被杀,上万人被捕入狱。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存在的什么情况?

(2)材料二中的“卖国贼从背后捅一刀”,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3)阅读材料三,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4)由材料二、三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欧洲国际格局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