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普罗泰戈拉认为,法律和道德规范不是自然产生的或由神的意志产生的,而是人为的产物,是人们约定下来的。据此可知普罗泰戈拉

A. 强调了人的地位和作用

B. 认为感觉是真理的标准

C. 夸大了认识的主观感觉

D. 说明人类的渺小和无知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下列说法与材料的主旨一致的是

A.反映了古代中国敬神的思想               B.体现了古代中国的人文精神

C.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D.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的思想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不属于文人画的特点的是

A. 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代表作有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B. “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下工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C. 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

D. “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图记录了1833~1915 台“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此图说明了

A. 等级有序的华夷观是国人排斥民主共和的主要原因

B. 近代中国对西方的探索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的转变

C. 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让国人不断深入学习西方文化

D. 辛亥革命让中国人认识到民主共和的历史必然性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对夏商早期政治文化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B. 宗族关系也是基本的政治关系

C. 采取民主方式推选国家最高掌权者

D.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950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指导意见突出两点:其一、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苏联经验;其二、创办人民大学,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这说明当时的教育

A. 服务社会主义

B. 照搬苏联经验

C. 强调意识形态

D. 脱离生产实际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与创作风格相同的是

A. 《巴黎圣母院》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 《人间喜剧》

D. 《百年孤独》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早期印象派画家认为“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他们的使命便是忠实地刻画在变动不居的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真实”。可见,这一画派强调

A. 景色的虚幻特征

B. 个体感受的表达

C. 景物的瞬间真实

D. 景物的细节描绘

 

二、null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默片演员必须以简洁明快的故事情节、夸张生动的动作表演来取悦观众。导致默片出现这种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 大众审美的倾向

B. 话剧风格的影响

C. 电影技术的限制

D. 表演技能的突破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八十年列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这主要是指

A. 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

B. 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思想

C. 激进民族主义者宣传民主科学

D. 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作为中国近现代最杰出的外交家,周恩来总理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下列选项中,他曾经出席的重大外交活动有

①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②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③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④中日邦交签字仪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化的东方,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A. 商业征服    B. 文化同化    C. 宗教皈依    D. 财富侵蚀

 

四、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用诗歌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唐)李白《估客乐》

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

材料二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唐)张籍《野老歌》

材料三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宋)王安石《商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诗所记录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

(3)根据材料三你能看出哪些历史信息?简述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经济政策是什么?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5年春,严复与孙中山在伦敦会面。严复说:“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乙。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遂渐更新乎?”中山先生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

——严复《候官严先生年谱》

材料二  章太炎说:“公理之末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驳康有为论革命传》

材料三  1930年,毛泽东说: 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如果认情了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就会明白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1)结合材料一,指出材料中严复和孙中山关于中国出路问题的不同观点。

(2)阅谈材料二,概括章太炎的政治观点。联系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思想出现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言论反映的社会状况及主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