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第1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特征是(  )

A. 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 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

C. 教皇和君主各执权柄、互不干涉

D. 教皇和君主互相依存、互相利用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图是被基督教会奉为圣人,有“神学界之王”之称的阿奎那,他论证“君权神圣”的特点是(  )

①把理性引进神学

②排斥理性

③运用“自然法则”

④从世俗权力角度出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阿奎那曾把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引入基督教教义中,他认为,既然自然界最终只有一个权力(大前提)。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是世俗统治者(小前提)。那么,君主是神圣的(结论)。这一论断(   )

A.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B.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 大前提、小前提以及结论都是错误的

D. 大前提、小前提以及结论都是正确的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时期,詹姆士一世提出了“君权神授”理论。这一理论提出的目的是(  )

A. 论证教权高于王权    B. 论证王权高于教权

C. 论证王权高于议会    D. 论证“法在王上”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君主的身份是人世上最高的东西,因为国王不仅是上帝在人间的副手,而且他还被上帝自己叫做神。”詹姆斯一世言论的核心是

A. 君权神授,王权至上

B. 教权高于一切

C. 国王只对教皇负责

D. 教皇与国王地位平等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詹姆士一世统治时期,英国有关“王在法上”还是“法在王上”的争论,实质上反映了(  )

A. 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之间的矛盾

B. 封建统治者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矛盾

C. 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的矛盾

D. 资产阶级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荷兰思想家斯宾诺莎强调“思想自由,行动守法”的直接目的是(  )

A. 争取尽快实现宗教宽容

B. 推翻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C. 推动资产阶级革命进程

D. 争取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斯宾诺莎认为:“神学不一定要听理智的使唤,理智也不一定要听神学的使唤,二者各有其领域……”请你判断其“理智”符合了。

A. 专制国王的要求

B. 本国教会的要求

C. 资产阶级的要求

D. 封建领主的要求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启蒙运动时期天赋人权理论的提出,犹如一把利剑深深地刺入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的心脏,下列人物曾经对天赋人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作出贡献的有。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洛克在《政府论》中曾经指出:“法律不论贫富,不论权贵和庄稼人都一视同仁,并不因特殊情况而有出入。”这说明他主张(  )

国王的权威高于法律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一切人都应服从法律

④法律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791年6月20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乔装出逃,企图勾结外国力量扑灭法国革命,中途被识破押回巴黎。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了路易十六。法国国民公会决定处死国王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A. 斯宾诺莎的民主政体最优论

B.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C. 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

D. 洛克的天赋人权论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卢梭的民主思想是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君权神授”思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受到它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有(  )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辛亥革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了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作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约翰·洛克《政府论》(1668)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思想倾向各是什么?

(2)两则材料中都提到了“上帝”的概念,分别指出其实质。

(3)分析上述思想内容对其所处时代的影响。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根据卢梭《社会契约论》整理的材料:

材料一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度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决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样,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材料二 不应实行英国式的议会制。因为人民在选举议员时可自由投票,是主人;而在选出议员后,就又变成了奴隶。所以,应该实行直接民主制,由全国公民开全体大会,共同决策和立法,不须选举议员或代表。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制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2)材料二所表达的主张是切实可行的吗?为什么?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宾诺莎说:“如果强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当局的命令说话,就必然造成可悲的结果。”……人越自由,便越自觉地遵守他的国家的法令。

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和自由。

材料二 洛克认为,财产权是通过劳动获得的。……谁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采摘大自然的果实,谁才有权享用。……我耕种的土地及其成果都是我的,甚至“我的马所吃的草,我的仆人所割的草皮”都是我的财产。这样的财产权是上帝赋予的基本权利,是神圣和不可剥夺的。

材料三 在孟德斯鸠看来,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都可能是合理的政体。但是他又认为民主制腐化,就会产生极端平等的精神,导致“多数人的专制”;贵族制腐化,贵族的权力就会变得专横;君主制腐化,会导致“一人的专制”。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反映的观点。

(2)谈谈对材料二观点的看法。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观点?并解释结果的内涵。为防止此结果的出现提出何种思想?并谈谈对这种思想的看法。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