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三第三单元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观察图,该图反映的是(   

A.日兰海战                 B.敦刻尔克撤退

C.德国入侵苏联               D.诺曼底登陆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下图,希特勒为了把漫画中这个庞然大物(熊)拉进他的荣誉室,启动了(    )

A. “曼施坦因计划”    B. “海狮计划

C. “施里芬计划”    D. “巴巴罗萨计划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不值得为波兰而战”,同时又发表声明说,“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的考虑是

A. 波兰灭亡之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B. 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C. 波兰的独立会破坏欧洲大陆的均势

D. 帮助波兰维持独立会消耗英国的国力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意大利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致力于在非洲抢占殖民地。当时意大利面临的有利条件是

A. “新罗马帝国”实力雄厚    B. 英国被迫困守本土

C. 埃塞俄比亚放弃了抵抗    D. 德国装甲兵的增援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观察下图中的漫画,此漫画尖锐地指出:存在于欧洲其他国家中的如桥墩般的五种“力量”——懦弱、背叛、恐慌、腐败、讹诈在战争初期“支撑了”希特勒军事侵略的野心和脚步。希特勒的军事讹诈和进攻第一次没有得逞的是

欧洲桥的架设

A. 进攻波兰

B. 进攻北欧

C. 进攻法国

D. 不列颠之战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三幅图片,波兰在德国的进攻下,迅速灭亡的原因有(    )

德国军队装备精良,战术先进

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波兰军队装备陈旧,战术落后

意大利趁火打劫,攻打波兰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戈培尔在日记中写道:“1939年的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在战略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  )

A.吞并奥地利        B.灭亡法国

C.进攻波兰                   D.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一位英国学者回忆道:“从德国电台中我起先只听到欢呼胜利的大喊大叫和恶毒的咒骂。希特勒相信宣传的力量,战争头两年里的成功超出了最大胆的期望。”德国在战争头两年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主要是因为

A. 希特勒的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B. 德国狂热的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力量

C. 德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D. 主要的反法西斯国家尚未联合起来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在近现代历史上,法德两国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在战争过程中,法国遭受最严重失败是(   )

A.反法同盟战争 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威廉·夏伊勒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中描述道战马与坦克搏斗!骑兵的长枪与坦克的大炮对抗!……这是他们,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电战的滋味……”,这里描述的是

A.马恩河战役                         B.德国突袭波兰     

C.德国攻陷法国                       D.莫斯科之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图,纳粹德国控制下列区域的先后顺序为 (    )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④①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丘吉尔曾这样评价二战中的一次著名战役:我们不要把这些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而赢得的。但是,在这些援救中却孕育着胜利。你认为这次战役应是(  

A.不列颠空战                  B.敦刻尔克战役

C.中途岛海战                 D.斯大林格勒战役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敦刻尔克撤退 波兰覆亡 法国溃败 不列颠之战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二战初期,英法联军总司令命令:必须静待敌人的进攻,并在由堡垒和壕堑构成的无法突破的延伸线前遏制住敌人。这一命令的实质是

A.实行消极防御   B.保存实力   C.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D.消耗德国力量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940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演讲中提到当年的一次战斗时说:这场战斗把德

国这头海狮阻隔在大陆那一岸。这场战斗是(  )

A. 敦刻尔克海战        B.不列颠之战

C.阿拉曼战役                   D.中途岛海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强大的英法军队未能摆脱失败厄运的根本原因是

A.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B.军事思想的落后

C.希特勒军队的闪电战         D.荷兰比利时的投降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说:“搬起石头打自已的脚,这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定》

B. 德国实施“海狮计划”

C. 莫斯科战役的爆发

D. 慕尼黑协定的签定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关于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表述是:

A. 波兰军队武器装备陈旧,战术落后

B. 德军兵力强大且采用突然袭击的战术

C. 英法未对德宣战,使波兰孤军奋战

D. 苏联出兵波兰东部加速了波兰的灭亡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结合下图判断,这是法西斯德国准备执行的什么计划

A. 海狮计划

B. 巴巴罗莎计划

C. 黄色方案

D. 曼施坦因方案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强大的法国在二战中不到六个星期就灭亡的原因有

①德军力量强大

②法国政府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

③贝当为首的卖国贼的破坏

④意大利趁火打劫

⑤英国宣而不战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漫画是艺术化的史料,对于探究历史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阅读下列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明:漫画中的人物磨刀霍霍,而砧板上的“公鸡”却并不担心。

材料二

说明:希特勒以“牙医”的身份出现,对着座位上仅剩下的一个病人(英国)喊到:下一个!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

(1)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讽刺“公鸡”所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并简述其理由。

(2)据材料一、二分析英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9年3月14日夜间德国占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这一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开始,其正式开始则是同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1939年3月标志着一个历史转折点,研究国际事务者从这个转折点环顾四周,是会得到教益的。但如仅限于此,既不瞻前,又不顾后,则纵然有此有利的立足点,也仍然会产生错觉。因为,从较长远的前景来看,选定任何一个标志着战争爆发的准确日期这样方便的做法似乎是必要的,但却会人为地歪曲历史真相,实际上,世界是逐步地滑进第二次大战的,这一可悲的过程绵延了足足十年以上。这个终于蔓延到整个世界的慢性折磨过程,实际上开始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满洲的战争行为,而于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才达到顶点;因为,这场战争截至这一天止,当时的七大强国虽已有六个成为交战国,但在美利坚合众国也被卷入之前,还没有成为一场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大战。

——摘自阿诺德·托因比《1939年3月的世界》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1939年3月德国占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世界是如何“逐步地滑进第二次大战的”。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战争是残酷的,如何应对战争对赢得战争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

1939年6月18日,戴高乐将军发表著名的《告法国人民书》,内称:许多年来指挥法国武装力量的领袖们,已经成立了政府。这一政府断定我国军队失败,已经开始和敌人进行交涉,以便停止敌对行动。

但这是最终的结局吗?我们是否必须放弃一切希望呢?我们的失败是否已成定数而无法挽救了呢?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不!

我是根据对事实的充分了解在说话,我说法国的事业没有失败,我请求你们相信我。使我们失败的那些因素,终有一天会使我们转败为胜。

……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法国抵抗的火焰都不能熄灭,也绝不会熄灭。明天我将再次从伦敦广播。

请回答:

(1)戴高乐的这个讲话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出的?

(2)“终有一天会使我们转败为胜”的原因是什么?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有人认为,二战的爆发完全是由材料一中三个战争狂人引起的。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二战爆发初期,英法等国是否立即放弃了绥靖政策?结果如何?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崩溃之后,德国陆军力量大大超过英国,空军力量旗鼓相当,海军则不幸处于劣势。……希特勒指出,德国的最大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北欧种族大联盟,英国在其中保持其海上帝国的地位,而德国,作为它的对等合作者,必须在大陆称霸,并且向东方提出新的领土要求。希特勒从未放弃这一观点。当丘吉尔拒绝了他的多次和平建议之后,他恼羞成怒。德国空军于l940年夏对英国的一次“鹰式袭击”,实质上是一次求和姿态,这是一次有节制的努力,企图说服英国拖长战争是无意义的。

——阿尔明·冯·隆《失去的世界帝国》

材料二英国早就预见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取决于制空权的争夺,所以从1940年5月就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一切措施来加强防空。而德国始终抱有诱使英国媾和的幻想,军事上的准备明显不足,“海狮计划”也是仓促而就。德国空军装备的轰炸机绝大部分是俯冲轰炸机和轻、中型轰炸机,航程远的战略重轰炸机数量极少。护航的战斗机只有梅塞施米特-109还能勉强与英军战斗机对抗,但受到航程的限制,作战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英军虽然飞机数量少,但性能优秀,而且与雷达、高炮和拦阻气球组成了完整的防空体系。

——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列颠之战的背景及德军的战略意图。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德空战中英国的优势。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