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个人观念的淡漠

C. 专制王权的强大

D.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

A. 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B. 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C. 丞相自出现时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D. 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记载了朝会的功能:“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贡赋多少;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诸侯有王,王有巡守,以大习之。”据此可知,朝会

A. 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集中体现

B. 在于确认君臣贵贱的等级和秩序

C. 旨在君臣平等议事共同作出决策

D. 有利于维护政权稳定和君臣关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

A. 赋役制度的变化

B. 以“孝道”治天下

C. 郡县制度的发展

D. 皇帝制度的形成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但属“私养”、“家养”,直到科举制确立,才真正实现“国养”。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科举制

A. 有益于重学风气的形成

B. 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

C. 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 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秦及汉初的“尚书”仅是内侍小臣,掌管收发文书,汉武帝时始让其省阅奏章参与政务;东汉光武帝将尚书扩充为“尚书台”,“天下枢要,在于尚书”,但仍为内侍机构;隋唐时设置“尚书省”掌管六部,成为执行全国政务的机构。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B.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

C. 内朝转为外朝的官制变革趋势

D. 相的行政级别逐渐降低的趋势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据古代雅典著作《诉美狄阿斯》记载:美狄阿斯在公共场合同德摩斯提尼发生了争执,并打了德摩斯提尼一巴掌。对此,德摩斯提尼并没有以同样的方式进行还击,而是提起诉讼,对美狄阿斯进行控告。这从侧面反映了古代雅典

A. 公民争执须通过司法解决

B. 公民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

C. 司法诉讼彰显了公民权利

D. 司法审判会主持公平正义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限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成为僭主的台阶。”据此可知雅典

A. 用民主方式对待民主的敌人

B. 城邦体制下人们心胸狭窄

C. 开启了民主政治的鼎盛时期

D. 官僚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四条规定“在行窃时当场被捕的奴隶,则鞭打之,并把他从悬崖上抛下”;第二十三条规定“伪证被揭穿者,应从塔尔贝斯山崖上抛下”;第二 十四条规定“如暗地毁灭庄稼,则处以比杀人还严重的死刑”。这些规定反映出罗马法

A. 重视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

B. 注重运用法律调节社会矛盾

C. 强调法律内容应具备广泛性

D. 具有原始简朴和野蛮的特点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713年英国内阁会议通过了一份结束欧洲战争的条约,安妮女王将条约提交枢密院,枢密院院长克蒙德里勋爵告诉女王说,枢密院需要一段时间讨论,并强调了枢密院决策权的独立性。安妮女王为此大发雷霆,克蒙德里也丢了官职。这件事反映了

A. 英王权力仍在强化    B. 内阁与国王共同进退

C. 枢密院对内阁负责    D. 君主立宪制尚不完善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据《纽约时报》报道,白宫于2017年5月9日宣布,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根据司法部建议,解除了联邦调查局局长詹姆斯·科米的职务。科米在2013年被时任总统奥巴马任命为联邦调查局局长,他是历来第二位被解雇的联邦调查局局长。特朗普此举

A. 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 表明了司法部的地位高于联邦调查局

C. 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 反映了民主党与共和党矛盾不可调和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

A. 军国主义弥漫社会

B. 专制体制臻于极盛

C. 政府官员纪律松弛

D. 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贫富不均

B. 莠民作乱

C. 民性懦弱

D. 吏治败坏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巅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可复元的地步”。这场运动

A.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B. 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C.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 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除了控制沿岸港口外,还控制了一些大的内河航道,他们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的1500哩长的、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巡逻。”该现象发生在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天津条约》签订后

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辛丑条约》签订后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武昌起义之后,未到月余,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区宣布独立;而此时的清廷仍保留着强大的武装。这说明

A. 清廷的覆亡有其必然性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清廷仍有稳固的政治基础

D. 辛亥革命只是偶然的事件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除革命党、谘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1911年12月10日,清朝驻荷兰国代办章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说,“和(荷)报称……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国建立共和国)”。这表明

A. 中国全体国民都反对清朝君主专制制度

B. 西方列强放弃清朝政府转而支持孙中山

C. 清驻外大臣和袁世凯都赞成民主共和制

D. 民主共和制已成为当时中国的大势所趋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

A. 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 “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中共机关报《政治生活》载:“(1925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这主要得益于

A. 中国国民党的正确领导

B. 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推动

C. 北伐战争的强有力支援

D. 国民党在一大后迅速发展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八七会议通过的《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指出:“工人阶级应该时刻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材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A. 确定了土地革命的方针

B. 主张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 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

D. 坚持城市中心的革命模式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符合其主题的是

注: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①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

②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③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

④侵略扩张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下表选项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第一次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开端

B

毛泽东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C

国民政府组织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四大会战

国民政府的军队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开始

D

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实现了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所设计的模范社会的原则和明确的活动方式上,但是,对于这些模范社会将如何取代现存社会的问题,他们从未认真地考虑过。”这里的“他们”是指

A. 共产国际领导人

B. 空想社会主义者

C. 巴黎公社领导人

D. 科学社会主义者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历史选择了列宁、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1917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据此可知,该学者

A. 否定了列宁革命策略的灵活性

B. 认为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

C. 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

D. 夸大了一战对俄国革命的影响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3人,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27名,几乎占到一半。这说明当时中国

A. 重视政党政治的创新

B. 形成了联合执政局面

C. 各党派政治见解一致

D. 爱国统一战线聚人心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2016年12月20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台湾“邦交国”仅剩21个。2017年台湾当局另一个最为看重的“邦交国”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其“邦交国”仅剩20个。这表明

A. 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

B. “一个中国”的国际认同度增加

C. 两岸关系缓和有利于中国

D. 国际社会创造两岸关系和解机会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 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

C. 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 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在总统就职演说中再次暗示他有意改变对华政策。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人民日报》于1月28日破例全文刊登了尼克松的这篇演说。这表明中美关系大门打开的原因是

A. 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

B. 中美民间交往的推动

C. 两国领导人的努力

D. 改革开放的实施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 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 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C. 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 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围际舞台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地图,解读准确的是(     )

A.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各个行省都派驻总督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这就为行省总督溢用职权,横行不法,搜钱刮财,提供了便利条件。

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起初,十二钢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外邦人受不到法律保护,故称市民法。……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同时产生需要局部承认外邦人等的合法权利并予以法律保护的问题……逐渐形成了万民法。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咕代史编》

材料二忽必烈即位初期……委派重臣以中书省官“行某处省事”名义,到地方行使中书省职权……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行省由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逐步过渡为地方最高政府,但仍长期保留着派出机构的性质。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元朝的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仿照汉法,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为前提……地方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成吉思汗时代的法令,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典,在实践中,蒙古部落的习惯法还占据着统治地位。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编成《至元新格》,这是元朝的第一部法典。元仁宗时,编成《风宪宏纲》——元英宗时,以《风宪宏纲》为基础,修成《大元通制》。与此几乎同时,又出现了《大元圣政国朝典章》,简称《元典章》。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年),还颁布了《至正条格》,其类目与《大元通制》相似。

元世祖时,明令把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生编《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在行省设置的背景上,罗马帝国与元朝有何相似之处?在行省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上,两者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一、三回答,在法律演变形式上,罗马和元朝有何相似之处?分析指出罗马帝国万民法与元朝法律的不同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罗马法和元朝行省制度的认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杭礼静海寺,伊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图1、图2、图3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根据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四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近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鸦片战争的共同认识是什么?用材料二中的哪一结论可以说明材料一中

“鸦片战争……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中美在1844年签订了两国之间第一个条约即《望厦条约》以来,中美关系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过程。在这150余年的时间里,中美两国都岌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世界也已经今非昔比。……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

——《社会科学》(1996年09期)

材料二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对《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该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尼克松在1972年访华时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2014年7月9日,习近平在第六轮中美战咯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发表致辞说:“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則俱伤。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

(1)各举史实一例说明材料一中“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的观点。任选其中一个事件,简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的具体内涵,并概括指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政府对华态度发生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展望中美关系发展的前景并简要分析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