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  

A.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B. 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 正视历史,不容篡改

D. 铭记历史,不忘仇恨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旧式运动新特点的特点,这表现在

A.利用宗教形式发动起义

B.提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

C.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右图是某杂志的封面,封面题字为“农友们!快快组织起来啊!”从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A辛亥革命爆发       

B.开展国民大革命运动

C国民党围剿苏区红军  

D.解放战争爆发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 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 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C. 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 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二、null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有学者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济主义的一部宪法,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这里的特殊政治环境是指(  )

A. 共和派以一票多数的微弱优势通过宪法

B. 君主派和共和派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

C. 君主派实力超过共和派

D. 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铸造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被视为国之重器。自秦以后,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主要在于

A. 证明皇位正统

B. 体现皇权独尊

C. 保证皇位世袭

D. 震慑割据篡权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当时,“政治民主化”体现在权利分配标准发生的变化,即

A. 扩大民主权利

B. 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C. 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

D. 实现雅典民主政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 )

A. 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B. 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C. 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D. 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封建的元素,本有两个: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一为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下列有关其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封建社会存在世官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威胁国家的统一

C. 后者有害于统一,前者则不然

D. 封建社会中,分封制长期存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以后,少数农户上升为富裕农户,个别的已成为新富农,土地集中和雇工现象开始出现,党内不少同志产生忧虑,担心农民自发走向资本主义。同时在城市,国营经济同私营经济之间的斗争时起时伏,对国家经济生活有很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  )

A. 制定了过度时期总路线    B. 出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 提出调整的八字方针”    D. 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面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格调查表.据此可推知

A. 清军战斗素养落后日军

B. 军人体质决定战争结局

C. 清朝不够重视军队建设

D. 清军战斗精神不及日军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伯利克里在演讲时说: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在此,伯利克里宣扬了

A. 雅典民主政体的广泛性

B. 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

C. 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

D. 摒弃了财产等级制的思想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A. 提高行政效率

B. 强化君主集权

C. 分割宰相权力

D. 利于集思广益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据陈云手稿记载,遵义会议作出了四项决定:

据此判断,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确定了毛泽东的最高领导地位    B. 使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C.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 纠正了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 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B. 皇帝权利日趋衰落

C.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D. 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部充分体现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意志的资产阶级宪法

B.是一部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封建性质的法律

C.是一部将德意志军队普鲁士化的军事立法

D.是一部带有浓厚专制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列文字是时人或后人对太平天国运动一些现象的描述,其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是

A. 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

B. 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十指无茧者……或一见即杀。

C. 鼓励兴舟楫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

D. 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37年7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密令设立国家总动员设计委员会,指定作为总动员业务中心的“资源动员”由资源委员会召集有关部门会同筹办,并首次提出迁移上海民营工厂到内地。上海民营工厂内迁的背景是

A. 淞沪会战使政府军队受重创

B. 上海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

C. 日本已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 中东部地区大部分已经沦陷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著名思想家黄宗羲在评价内阁制度是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由此可知(    )

A. 内阁提高了行政效率    B. 内阁成员可参与中央决策

C. 黄宗羲肯定内阁制度    D. 内阁制度强化了专制皇权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721年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过程就是权力的转移过程。此权力指的是:

A. 权力中心从国王转移到议会

B. 行政权从国王转移到首相

C. 立法权由议会控制

D. 司法权从上院转移到最高法院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晚清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但清朝并未及时变革国家制度,一场令国人痛心的战争证明所谓的“中兴”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这场战争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古罗马法学家的学说是构成罗马法律制度的基石之一,法学家以他们的学术权威和皇帝所授予的解答问题的权利,通过讨论问题,对可能的方案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出准确解决方案。这反映出古罗马

A. 法律创制的过程蕴含理性精神

B. 立法机构主要由法学家构成

C. 贵族垄断立法并随意曲解法律

D. 学者享有等同法官的司法权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1791年托马斯·潘恩的《人权论》在英国出版,书中提到:“主权作为一种权利只能属于国民,……‘光荣菜命之所以好,是因为当时的人民行使了这个权利,推翻了一个暴君。……任何一个政府,如果不按共和国的原则办事,都不是好政府,共和政府把为公众谋福利作为其目标。把民主制作为基础保留下来,同时摈弃腐败的君主制和贵族制,代议制就应运而生。下列解释与材料主旨不符的是

A. 作者提倡建立代议制共和国    B. 光荣革命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C. 政府月的是为公众利益服务    D. 作者推崇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近代军阀的跋扈,看似扰乱了中国好几十年,然这一班并无大略,至少是思想落伍,不失现代潮流的人,在今日的情势之下,复何能为?而在今日,国内即无问题之后,对外的难关,仍成为我们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吕思勉意在强调

A. 思想落后是军阀混战的根源

B. 中国自存之理在于打退侵略

C. 当时中国内部已实现合作

D. 中国革命的前途在内不在外

 

四、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摘自【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举例说明推动这一时期“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政治、经济因素。

(2)在这一时期,中国专制主义盛行有哪些主要表现?由此产生了什么后果?

(3)透过马克思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客观上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此有人就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请结合史实评述这种观点。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8世纪结束以前,英国已经建立了内阁制,君主只能通过大臣来统治。而大巨是议会成员并对议会负责的,这一体制强调议会和行政的联系,在一个主要方面与孟德斯鸠的原理是相反的。英国的宪法传统是强调“国会至上”的原则,国会是立法机关,国会至上也就是“国会立法至上”,其含义是“对国会的立法权限并无法律上的限制”。因此在英国,国会的立法权几乎无所限制,“英国国会除了把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还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摘自《浅析权力制的原则在美英法三国宪法与宪政中体现》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的《政府组织大纲》原规定的是总统制,待临时大总统由孙中山让给袁世凯之后,《临时约法》即改为内阁制,以便架空袁世凯,通过国民党在议会中的多数,保证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民初的国会,虽然热热闹闹,但无论是国民党还是进步党,关心的重点不是协商妥协,为民国制定一个新宪法和新制度,而是忙于党争,打击对方的势力,扩充自己的权力。李剑农指出:“从唐内阁到赵内阁,同盟会派的人只恨内阁不能全操入己党手中,以为还是党势太弱,极力扩张党势;非同盟会派的党人,也深感内阁不能全落入同盟会派的手中,一方面权力反对政党内阁之说,一方面也极力造党与之相抗。”

——摘自《辛玄后民初的制度转型败因探讨》

(1)报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政治机构之问的关系。并分析英国形成国会至上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后内阁制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和英国国会的不同点。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8年10月24日,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亲自护送进舱的数百名孤儿难童趴在栏杆上放声高歌,摇着小手向卢作孚告别,观者无不为之动容,宜昌大撤退拉开大幕。到12月底,历时40多天的大撤退基本结束。当日军攻陷宜昌时,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日本军界完全没有估计到宜昌撤退能奇迹般的完成。从宜昌抢退出的单位,既有金陵兵工厂这样的大型军工企业,也有大成纺织厂等民用企业,还有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珍贵文物等;大撤退的同时民生公司又为前线将士源源不断地提供武器和给养,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

宜昌大撤退被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然而,其英勇悲壮更甚于后来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史学家指出,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由一个军事部门指挥完成的;宜昌大撤退是由中国的一家民营企业为主要力量创造的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1939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卢作孚一等景星勋章和胜利勋章。1980年,党中央《关于卢作孚先生的结论》里这样写道:“他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敦刻尔克大撤退相比,宜昌大撤退有何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意义?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由秦汉的郡县两级制变为州郡县三级制,增加了中央到基层的中间环节,且州郡随意增设,地方官僚队伍膨胀,豪家大族把握地方大权。为了解决这一弊端,隋文帝加大了对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力度,设计了以整顿地方为核心、以致治安民为主旨的整体改革方案,并很快付诸实践。

隋文帝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又裁并一些州县,取消了地方官署选用属吏的权力,缩减行政支出。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了州县官吏的选拔、考课、职权等有关制度。隋文帝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完全由中央任命,州县长官不得自行选用属吏,县佐也不得用本地人,避免其凭籍权势横行地方。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约束与考核,要求他们每年年终到中央政府汇报工作。隋文帝曾派出巡视使者,一次罢免贪官污吏200多人;隋文帝注意对地方官吏的教育和引导,提倡节俭政治。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隋文帝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文帝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意义。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2015年底以来,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和成果展示,在学术界和社会公众间引起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

材料二

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

材料三

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

——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

(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

(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