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陕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柳宗元这样批评汉代政治: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他笔下的封建制度始于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汉朝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 宗法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柳宗元评论秦始皇时指出,他“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秦始皇开创出这种局面主要得益于其

A. 统一了六国

B. 建立皇帝制度

C. 推行郡县制

D. 设置三公九卿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唐代谏官,多由门下省长官选取有学问、有气节的人充任,他们随从在宰相身旁,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多由谏官来讲。这反映出唐代谏官制度

A. 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B. 改变了三省的运行机制

C. 有助于决策层有效沟通    D. 助长了权臣的专政乱权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为唐宋时期政权结构示意图。唐朝的政事堂是宰相集体议决军国大政的权力机关,必须宰相才能参加。到宋代时,明确规定御前会议必须有皇帝参加。这种变化反映了

 

1

A.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B. 中央机构行政效率的提高

C. 专制主义不断强化的趋势    D. 具有近代民主政治的色彩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清代军叽处不设衙门.不颁发关防,不准以军机处的名义独立发文和直接指挥各级军政部H.—切重要文件均应以“军机大臣奉上谕军机大臣寄信”等形式下达。据此可知,军机处

A. 实际上是清代宰相府

B. 办事流程严谨且保密

C. 仅是皇帝的辅政机构

D. 位卑职低但权力较大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讲道“……过于稠密的人口不可能保持一定的秩序,就难以建立一个政体(不能知道当官的是什么人)。”这说明亚里士多德主张

A. 让少数人掌握民主权    B. 在政治上人人平等

C. 小国寡民的政治体制    D. 平民有权监督官员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步入了“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为保障雅典公民积极参政议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

B. 取消五百人议事会资格限制

C. 给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D. 给参政议政的公民发放工资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罗马法规定:“被继承人死亡时,从家长权或夫权下解放出的子女和妻子等,他们可以直接继承死者的遗产。”对这一表述理解正确的是罗马法

A. 宣扬资产阶级财富思想    B. 打破了贵族的知识垄断

C. 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D. 规定妇女享有政治权利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相互之间的诉讼案件,它所调节的社会关系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这一法律”是指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权利法案》

D. 《万民法》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钱乘旦先生认为“民主是工业革命的结果,而不是工业革命的原因,没有工业革命,是没有现代民主化进程的。”以下史实与该观点一致的是

A. 发动光荣革命

B. 颁布《权利法案》

C. 形成责任内阁

D. 1832年议会改革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王觉非的《近代英国史》指出:“光荣革命后……以前长期作为英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主要因素的国王宫廷和议会的冲突,却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发展……此后英国逐渐完善了其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这里的“固定的方向”是指

A. 国王仍掌国家行政权和财政权    B. 议会赢得国家组阁权和立法权

C. 国王议会分享行政权和立法权    D. 王权日益削弱,议会权力加强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如果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不签署,参众两院可以再次进行表决如果均达到2/3多数通过法案即可生效。此规定

A. 保证了国会绝对立法权    B. 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C. 表明总统无权否决法案    D. 防范了总统的专制独裁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000年以来,美国人口增长的区域是西部和南部各州。这一人口增长对西部和南部各州最直接的政治影响是

A. 总统候选人的出现

B. 众议员席位增多

C. 参议员席位增加

D. 高科技产业兴起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图是1890年英国杂志刊登的题为《放下方向舵》的时事漫画,讲述的是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辞职的大事。根据当时德国政治体制,你认为最有可能让他辞职是

A. 皇帝

B. 内阁

C. 帝国议会

D. 联邦议会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列宁指出:“(十月革命)是沙皇制度的后果,是俄国资产阶级的软弱,而不是我们的意志,也不是因为我们要这样做,而是形势要求这样做。”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沙皇专制直接导致革命发生

B. 资产阶级放弃革命的领导权

C. 革命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

D. 无产阶级尚未做好革命准备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言论可以用来解释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是

A. “(内地将兵)皆睹面接仗,……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

B. “自光绪十四年后,并未添购一船。”

C. “没有好的革命军,中国革命永远还是要失败。”

D. “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晚清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但清朝并未及时变革国家制度,一场令国人痛心的战争证明所谓的“中兴”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这场战争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01年,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所列12项要求分为四大类别:惩罚性、预防性、赔偿性、改善性四类条款。下列内容中属于预防性条款的是

A. 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 惩治附和与支持义和团的官员

D. 发生反帝斗争的地区暂停科举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在《临时约法》制定前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中华民国的政体形式作出了重大改动,由最初预想的总统制转变为贵任内阁制,进行这一改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革命党人进行政权建设的经验不足    B. 清政府的阻挠

C. 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D. 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这样评价毛泽东:“他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这里所说的“找到一条路”是指

A. 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中心论”

B. 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C. 在抗日战争中坚持“持久战”

D. 仿照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宣布:“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这一政策

A. 遵循了八七会议的精神    B.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阶级立场的改变

C. 改变了中国的革命道路    D. 有利于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2017年1月,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十四年抗战”起自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声明: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该材料表明日本

A. 国民经济获得持续增长

B. 要求获得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

C. 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 日本民众与国际社会对立情绪增长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各缔约国可以“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该内容出自

A. 《联合国家宣苦》

B. 《北大西洋公约》

C. 《布雷顿森林协议》

D. 《华沙组织条约》

 

二、null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冷战结束后,国际事务从西方国家垫断向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的方向转变,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围绕责任、权益的合作与竞争同步增长,新兴大国力图在世界秩序重构中占据主动。这说明

A. 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 西方已经无力主导国际事务

C. 旧的世界秩序已经完全崩溃    D. 国际力量对比已经完全改变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9488月到19498月,在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安排下,香港民主人士秘密北上进入解放区的有20批,其中119人参加了新政协。这一行动的目的是(    )

A. 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 恢复在港民主党派的组织工作

C.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 把握时机积极寻求香港回归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歌词“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据此,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 民族歧视政策

B. 经济特区

C. 民族区域自治

D. 特别行政区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1955年,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尼万隆举行会议。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促进会议圆满成功,周恩来提出

A. 单边主义

B. 另起炉灶

C. 科教兴国

D. 求同存异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1972年初,尼克松被《时代》周刊评选为1971年年度人物,这主要是因为他

A. 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B. 打破中美的隔绝状态

C. 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

D. 推动中日关系的缓和

 

四、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第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场帝始豆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碟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唐不同的选官标准。

(2)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并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东西方世界不同程度地巧妙运用妥协艺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年间的这个妥协非常重要,对于这一点,不论是革命党人,还是新军,还有立宪党人,当然还有清廷,都有所坚持,有所妥协。

——马勇《辛亥革命的发生与结束》

材料二 宪法规定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隔2年所选出之议员组成。南方州和北方州之间的矛盾反映在黑奴如何计算“联邦比例”的问题上,南方州主张黑奴应计算在内,但纳税时黑奴则不算人口;北方州主张黑奴应计算在纳税人口中,不计算在“联邦比例”中。

——根据《美洲史》和1787年宪法整理

材料三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

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的“有所坚持,有所妥协”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建国初期存在哪几对矛盾? 1787年宪法如何调和这些矛盾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大妥协”的不同评价,你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