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卷:3.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1991年3~4月间,上海《解放日报》接连发表多篇署名文章,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新思路”是指

A. 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B. 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C. 完善计划经济体制

D. 发展市场经济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l992年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意识形态的争论再次成为社会焦点,邓小平南巡讲话打破僵局,再次掀起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新高潮。”对打破“僵局”起关键作用的是

A. 明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明确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C. 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 号召“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一论述说明(  )

A.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没有本质的区别

B. 计划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别意识形态的标准

C.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融合是最好的经济发展模式

D. 资本主义应当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应当实行市场经济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材料中“新阶段”是指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 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央对经济进行整顿,造成经济增长率在4%-6%的低点徘徊。在民间,有人说:“中央要取消个体户了”,“改革开放该收一收了,该转一转阶级斗争了”。面对这一局面

A. 我国全面开战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

C. 国家开始改变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

D. 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1991年9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坚决惩治“官倒”》指出:“近年来冒出的官倒爷,利用手中的权力和价格双轨制,从中谋取巨额利润,导致物价横飞,市场动荡,也滋生出很严重的腐败问题,必须坚决惩治。”这从本质上说明

A. 当时中国官员腐败问题较严重

B. 苏联解体给中国经济带来动荡

C. 经济出现自开放以来的重大挫折

D. 经济体制改革须触及纵深领域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20世纪80年代,我国由国家计划分配的重要物资占其生产量的比重变化:煤炭由57.9%降至42.7%,钢材由76.9%降至49.2%。1990年,社会全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额中,国家定价仅占25%,其余75%为国家指导价格和市场定价。这反映出当时

A.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B. 注意运用价值规律

C. 所有制结构趋向多样化

D. 国企地位逐渐降低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88年宪法修正案中指出“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党的十四大提出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十五大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有益补充”到“共同发展”,再到“重要组成部分”的变化主要表明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B. 改革开放是私营经济发展的源泉

C. 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D. 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逐渐走向深入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十四大确立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制度

C. 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化

D. 建立综合性企业集团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知青返城潮的到来,国家为解决就业问题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并雇用7个以下工人。但1992年以后这种限制取消,国家鼓励他们扩大企业规模,为解决社会待业、失业人员就业或再就业做贡献。这一政策的转变主要得益于(  )

A.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

B. 市场经济体制时代的到来

C. 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D. 经济政策的根本性改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从1993年3月到1998年2月,八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40多个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如《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等。这些立法的主要目的是

A.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保障企业的合法地位

C. 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D. 限制企业的不法行为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指

A. 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共十四大什么内容直接相关

A. 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决定设立深圳、珠海、厦门为经济特区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市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此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 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 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 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D. 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主要表现为

A. 利用市场手段恢复国民经济

B. 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C. 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D.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有人把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一个加速点,其理由有

①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②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④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完成后,确立了单一公有制的经济体制,其在微观经济运行的弊端暴露出来。为此,陈云提出以开放自由市场方式引入市场机制的解决办法,结果加剧了粮食供求关系的紧张,最终不得不关闭。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引入市场机制,经济快速发展。据此推知

A. 公有制经济体制存在巨大弊端

B. 市场机制要与生产环节相适应

C.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冲突

D. 20世纪50年代已确立市场经济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开始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起与国家职业资格相对应的学校培训体制,使教育与就业进入规范化与制度化的管理体制。其背景是

A. 教育理念的国际化

B.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D.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 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B. 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1978年11月,安徽风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次年10月,即获得大丰收:当年粮食总产量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的总和。1982年1月,中共中央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1月,中央出台《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要求对人民公社体制进行改革,“准备好一批,改变一批”。此后,人民公社逐渐解体。1985年1月,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进一步放宽农村政策,放活农村金融,扩大城乡交流。

材料三:全面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加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十八大《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较短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成效?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是如何建立和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的?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材料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政府特别重视农村多边经营的一个环节--乡镇企业的发展。截至1985年,乡镇企业除数量之外,所有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增加的趋势,特别是1984年急剧增加。但是,每一个企业的职工平均人数,1983年时30人左右,到1984年时减少8人,1985年时又减少5人。乡镇企业的主要行业,除了纺织、建材外,还有食品加工、矿山采掘、肥料、农具、农药等多种类型,其中主要的行业有25种以上。

--摘编自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材料二:长期以来,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格局,使农村单纯搞农业,城市搞工业,这种做法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乡镇企业既接受了城市的辐射,又扩大向城市反射,开创“城中有我,我中有城”的局面。……对于中国的乡镇企业,英国路透社说,“中国在乡镇工厂利用剩余劳动力的办法,在发展中国家是独树一帜”。

--摘编自应佳洁《乡镇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乡镇企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展乡镇企业的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