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之一,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这体现了军机处的职能是 A. 传达皇帝旨意 B. 参与行政决策 C. 总领全国政务 D. 负责监察百官
|
2. 难度:简单 | |
列强争先恐后地对中国进行政治借款和经济投资开始于( ) A. 《南京条约》签订以后 B. 甲午战争以后 C. 八国联军侵华以后 D.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以后
|
3. 难度:中等 | |
以下是太原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它主要说明了( ) A. 太原会战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 太原会战标志着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C. 太原会战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战 D. 太原会战的作战部队都是国民党军队
|
4. 难度:简单 | |
孙中山曾说:“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倒贫者也。但民生主义,在前数十年,已有行之者,其人为何?即洪秀全是也。”材料中“前数十年”民生主义的含义是 A. 凡天下者田,天下人同耕 B.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C. 中央集权,广开言路 D. 以法治国,公选官吏
|
5. 难度:困难 | |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两大历史功绩:一是革了皇帝的命,二是革了辫子的命。这说明辛亥革命( ) A. 推翻封建制度 B. 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引发了政治制度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D. 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6. 难度:中等 | |
2015年是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会议选举毛泽东为常委,决定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这一决策 A.彻底清除了“左”倾思想在党中央的影响 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的指导地位 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D.是中共长期执行共产国际政策的成果
|
7. 难度:中等 | |
一篇历史论文把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美国经济的崛起 B. 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 C. 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8. 难度:简单 | |
某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能够改变这次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是他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反帝反霸的不结盟政策 C. “求同存异”的方针 D. 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原则
|
9. 难度:简单 |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毛泽东所采取的非正统做法,令他处在了与莫斯科和中共政治局‘对立’的地位;然而他最终取得了共产党采用的所有策略中最大的成功。”毛泽东采取的“非正统做法” A.以土地革命为核心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B.建立了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C.实现了革命中心地区由南方向北方的转移 D.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才因形势变化而改变
|
10. 难度:中等 | |
晋代博玄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后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 ) A. 趋利避害 B. 精耕细作 C. 量力而行 D. 扬长避短
|
11. 难度:中等 | |
《三国志》载,东吴孙休(公元235一264年在位)在诏令中说到,“自建兴以来,吏民…… 去本就末,不循古道”“自顷年以来,州郡吏民及诸营兵……皆浮船长江,贾作上下”。由此可知 A.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发生动摇 B. 人们经商逐利的商业意识浓厚 C. 官吏涉足工商业活动滋生腐败 D. 三国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
12. 难度:简单 | |
乾隆九年制定的《管理澳夷章程》规定:洋船出入,严行盘验;夷人有事不能面见督抚等大员,也不准由“熟识商人”代为传达,必须由澳门县丞申报海防衙门。清政府制定这一章程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澳门管理 B.取消外交活动 C.严控中外接触 D.禁止海外贸易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与明代省级设三司、分理事务不同,清代按省设置督抚为最高长官并成为定制。皇帝以奏折之朱批及廷寄上谕直接指挥督抚,督抚亦将重大军政要务先行奏闻,以得到皇帝密谕的指示。乾隆年间将前代巡按制度永行停止,赋予督抚监察所辖省区的最高监察权力,同时督抚之间、督抚与藩臬两司间通过密折相互监督制约,道府州县等官遇督抚不公亦可揭发,盐政、织造等内府官员也负有监察地方的特殊使命。督抚、布政使及重要的道府官员之选任,由吏部、军机处开列候选名单,呈皇帝选定。官员定期考核,三年一次,以定其奖惩及升降补调,激励其尽职守法。因清初军费开支巨大,中央留给地方所用的赋税收入、衙署办公经费、官员薪俸比明代大为减少,全国平定后,留给地方经费仍然很少,且在使用上严格控制。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明清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代前期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清代前期对地方控制举措的影响。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却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 材料三2009年,美国副总统乔·拜登为美国外交“新规”定调。“新规”否定了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拜登说:“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美国需要世界,正如我相信世界需要美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乔治?凯南发出上述论调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是指什么?有哪些主要表现? (3)据材料三,分析概括美国的外交“新规”反映了什么?
|
15.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 ——毛泽东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固美系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 ——周恩来(1954年) 材料三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周恩来(1955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实施的外交方针。 (2)材料二中“原则”的实施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的“会议”在何地召开?在会上周恩来提出了怎样的方针?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