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殷墟甲古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恊田”的卜辞,“恊”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该甲骨文反映的殷商时期农业发展的信息有

①已经使用耒耜的耕作方式②当时是集体耕作方式

③证明商代已有井田制了④商王朝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加两猿,可容一牛,用一人牵,旁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 资本主义的萌芽

C. 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 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 农民生活艰辛    B. 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C. 土地兼并严重    D. 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文。”材料中反映出导致当时“田制为空文”的主要原因是

A. 封建政治腐败

B. 土地兼并严重

C. 土壤日益贫瘠

D. 人口增长迅速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唐律》规定:诸工作(工匠工作)不如法者,笞四十……工匠各以所由为罪,监(监管人员)当官司,各减三等。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官营手工业在唐朝兴起           B.政府限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C.唐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政府对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下列对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①江浙地区蚕丝业兴盛  ②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一观念的形成(    )

① 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② 反映了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④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一百八十二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

A. 官府重视商税收入

B. 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

C. 江南商业环境恶劣

D. 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自北宋出现纸币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被日益普遍使用,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最终获得政府认可。这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的失败       B.私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

C.中国的银矿开采突飞猛进     D.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

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丁: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A. 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

B. 乙丙的观点相对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

C. 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

D. 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农本,丁强调工商为本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汉书》中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商人地位的提高 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  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  )

A. 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B. 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

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民族工业的产生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材料表明洋务运动(    )

A. 有效抵制了列强对华侵略

B.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C. 限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下面是1865年和1894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表(单位:万海关两),以下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

C.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日益加深

D.中国对外贸易值出超情况逐年增长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图是19世纪60至80年代中国进口棉纱、棉布数量变化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B. 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 清政府放宽了设厂限制    D. 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 “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 “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 “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 “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二、null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A. 2

B. 31

C. 73

D. 193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1916年1月《农商公报》记载,“济南棉花之行情,日日变动。其原因,一方为需要供给之关系,他方为占输出棉花之大部分者,首日本,因之大阪行情时时变动,故济南市场亦因之受影响焉。济南重要之花行,有每日致电大阪询问行情者。”这反映出中国(    )

A. 已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部分    B. 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由日本决定

C. 近代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D. 政府和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的现实状况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912年、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状况

行     业

1912年

1920年

平均年增长率(%)

棉纺织业

华商纱厂纱锭数(枚)

509564

1598074(1922年)

12.1

机器面粉业

华商厂产量(万包)

1966(1913年)

8316(1921年)

19.8

卷烟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138

1680

36.7

电力业

华商厂发电容量(千瓦)

12013

29602

11.9

机械采煤业

华商矿产量(吨)

416558

3279757

29.4

 

表中信息反映出这一时期(    )

①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②重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③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④民族工业体系比较完整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 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 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 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这种变化是由于(   )

A.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民族工业的繁荣    C. 抗日战争的爆发    D. 国共内战的开始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表是近代中国1873--1910年农产品出口比例表,数据的变化体现了近代中国经济

A. 农业近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B. 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D.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932年,荣氏兄弟成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这主要得益于

A. 政府的经济政策    B. 稳定的国内环境    C. 优越的社会制度    D. 提倡国货运动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A. 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 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 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 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四、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有人说:“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是(    )

A. 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 过份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 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D. 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24.8%,工业产值增长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农副产品和利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中总额约占75%。上述材料反映了

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计划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A

B.②③

C.

D.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如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 “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 “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 “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

D. “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    B. 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 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下表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国家实行的纠左措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B.苏联撤走专家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下的主要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据统计,1972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635亿元,比1971年增长4.5%。其中,工业总产值比1971年增长6.6%。1973年国民经济各项主要指标超额完成,工农业总产值达3968亿元,比1972年增长9.2%。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文革并没有冲击经济的发展 

B.这与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有关

C.文革期间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D.这是邓小平推行全面整顿的结果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1975年7月17日,党中央转发国务院《关于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指出,3个月以来,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一个月比一个月好。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15% ,全国农业总产值比1974 年增长4.6 %。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粉碎了林彪集团                B.国家工业政策的推动

C.邓小平大力整顿                D.人们建设国家的热情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图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B.我国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C.公有制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措施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图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

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成分占有较大比重

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

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完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1984年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文件,规定了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产品价格定价等权利,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这一规定的核心内容是(    

A.扩大国家财源                       B.增强企业活力

C. 变公有为私有                      D.实行市场经济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是前30年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或者控制的人口流动,后30年多是相对自由的流动。这从侧面反映了

A. 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丧失    B. 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

C. 城乡差别的消失    D. 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A. 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 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 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 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北京大学教授、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东在《中国共产党怎样破解了历史与现实难题》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20多年同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相比,同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黄金时代。”两个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因素是(    )

①正确的路线方针的指导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③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大力引进和运用  ④民主政治的发展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六、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困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来为各国统治者所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摘录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古时贸易用的契券)之法,一交一缗(贯),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富民赀(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

——[元]脱脱等《宋史·食货志下三·会子》

材料三:  明清时期,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万历(1573—1620年)中后期,矿监、税使四处搜刮。苏州大涝,桑蚕减产,丝织品的税收却有增无减,以致“穷民之以丝为生计者,岌岌乎无生路矣。”官局垄断了丝织业,以低价强迫民间机户限期为官局生产,甚至还强制压价收买,往往“十不还一,无异空取”。官府对民间工匠管制很严,康熙时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             

材料四:  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

——转引自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材料五:  邢台地区三个重要年份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财政收入

(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社会消费售

总额(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1956

2.95

24.5%

0.53

24.8%

1.85

10.3%

1979

7.78

14.12%

1.35

66.0%

6.30

42.5%

1993

44.53

8.7%

18.68

54.4%

92.51

36.3%

 

——摘自《中共河北省邢台历史大事记(1949年5月——1994年12月)》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交子出现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政府限制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措施。

(4)为了在农业领域“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三个重要年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背景。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两家;投资总额合计470万元,每年新增投资额平均约20万元。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缫丝业、棉纺织业、面粉业、火柴业、造纸与印刷业、船舶修造业、机器制造业以及采矿业等几个行业部门。

材料三: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统计

材料四: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注:1933年月平均生产指数为100。

材料五:漫画《财神图》中的对联是:“卖国内战蒋宋孔陈,垄断独占中中交农”,横批是

“一手遮天”。(注:中中交农即中央、中国、交通、农民银行) 

材料六:关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命运的漫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出近代民族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材料三、四中民族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4)材料五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哪一历史时期?对联中的“卖国”具体指什么?“一手遮天”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5)依据材料六,说明资本主义道路为何在中国走不通?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