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浙江省嘉兴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中国政府在抗日战争某一时期表示:“武汉已为我抗战之政治经济及资源之中枢,故其得失关系至巨。应战于武汉之远方,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是为上策。”这一认识提出的主要背景是

A. 南京政府的沦陷

B. 武汉会战的展开

C. 枣宜会战的进行

D. 百团大战的胜利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中间地带的革命》写道:“布哈林在中共六大的会议上指出了中国革命‘左’倾盲动本质,纠正了中共中央一味进攻,不考虑力量对比的‘蠢汉’做法,提出了争取群众、扩大苏区、建立红军的任务。”当时,中共领导的革命应处于

A. 国民革命时期

B. 井冈山时期

C. 延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该法体现的原则包括

①人民民主

②社会主义

③一个中国

④依法治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1984年,___________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使“一国两制”获得了法律效应。“____________”处应该填入的是

A.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B.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 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

D.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下列属于两次会议都强调的内容有

①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

②反对殖民主义

③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④捍卫国家主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世界文化史导论》指出:“它是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则,它是罗马万民法产生的哲学基础。它使人们更多地从人类共同准则(人类理性)的角度来思考法制建设问题。”材料中的“它”应是

A. 公民法

B. 万民法

C. 自然法

D. 成文法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美国在1789年通过了10条宪法修正案,其中第十条规定:没有被宪法赋予联邦的权利,或者并未由宪法禁止授予各州的权利,由各州及其人民自主保留。这款内容主要反映了美国的

A. 两院制

B. 联邦制

C. 总统制

D. 共和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有学者表示:“1946年2月,斯大林在莫斯科公开演说,号召人民准备迎接新的战争,被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言书’。此时距二战结束还不到半年,这对铁幕演说和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产生了直接影响。”这段话意在指出

A. 美国是冷战发生的始作俑者

B. 斯大林倡导第三次世界大战

C. 苏联对冷战的发生负有重要责任

D.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历史必然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坊的制度就是用墙把坊(居民区)围起来,除了特定高官以外,不许向街路开门。这一制度彻底被打破是在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有史料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该渠为

A. 灵渠

B. 都江堰

C. 郑国渠

D. 井渠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国家宝藏》播出以来受到国人热捧。其中,湖南省博物馆推出的国宝——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见下图),反映了长沙千年的文化历史。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体现了唐代陶瓷工艺的创新

②诗文用于装饰是长沙窑产品的重要特征之一

③成为研究当时酒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④诗人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进行称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表是某反映中华民族工商业变迁史及著名企业家的专著目录(部分)该专著最有可能是

A. 《方举赞与发昌机器厂》

B. 《民族工业开山鼻祖——陈启源》

C. 《荣氏百年》

D. 《工商业巨擘——张謇》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图是一张反映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照片,注解是:北京市民将家中的铁制品送去炼钢铁,支援国家建设匹夫有责。对该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有

①反映了人民群众建设国家的热情

②造成了群众生活严重困难

③说明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普遍开展

④有利于大大提高中国钢铁的数量与质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主要途径是

A. 公私合营

B. 建立生产合作社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实行人民公社制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有童谣唱到:一进堂屋亮堂堂,房里摆的大花床,姑娘穿的花衣裳,小伙穿的列宁装。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 该歌谣的流行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

B. 说明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

C. 反映列宁装成为当时人们的普遍选择

D. 中西合璧开始成为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重要趋势。以下交通工具,按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自行车

②地铁

③公共汽车

④有轨电车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④③②

D. ②①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据《世界人口》关于近代以来全球人口迁移记载:1500~1850年主要移出地为欧洲、非洲,主要移入地为美洲;1850~1945年主要移出地为欧洲、亚洲,主要移入地为美洲;1945~2000年主要移出地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为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1500~1850年间存在着人口强制迁移的现象

B. 工业革命对1850~1945年人口迁移有重大影响

C. 近代以来全球人口迁移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D. 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是由落后地区到发达地区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观察表二,以下论述正确的有

①工业革命的中心发生变化

②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特点

③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④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受益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图是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某一重要改革措施的标志图。以下对于该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一定程度上减少盲目生产

B. 主要涉及《社会保险法》

C. 有利于缓解社会失业压力

D. 民众的配合是取得效果的重要因素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1993—1995年,美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在3.3%以上,1997年达到3.7%,此后美国经济持续以4%的速度增长。关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以下表述有误的是

A. 美国进入了发展的“新经济”时代

B.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政策作用明显

C. 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策略获得了奇效

D. 出现了“零通货膨胀和零失业率”的经济奇迹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某区域性经济组织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依靠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这两个“轮子”,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该组织是

A. 欧洲联盟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朱熹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两者的共同点是

A. 反映社会普遍现象

B. 注重个人品德

C. 重建人伦等级秩序

D. 反对正当欲望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明清时期一些有批判精神的学者掀起了中国思想界的活跃局面。其中提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著名思想家是

A. 王阳明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东汉时,蔡伦独创新意,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加工成新的书写材料——纸(“蔡侯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蔡侯纸”是最早出现的纸

B. 东汉时纸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

C. 中国的造纸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D. 蔡伦改进造纸材料有利于信息记录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中国古典文学极具时代特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诗经》艺术感染力很强,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B. 楚辞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句式以四言为主,更适于表现丰富情感

C. 杜甫的诗以臻于化境的严整格律、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

D. 南宋的词增添了慷慨悲壮、低迷伤感的情绪,反映了时代的特征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下图是书法名家怀素的作品。该书法作品的字体

A. 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B. 既清晰工整,又飞洒活泼

C. 体现汉魏时代书法艺术的成就

D. 能很好抒发作者的思想与感情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康有为生于1858年,孙中山生于1866年,他们近于同一辈人,但在社会政治思潮及其实践的急遽嬗变中,他们的脚步却是前浪推后浪,显示为两代人。以下解读正确的有

①时代和个人经历是政治思想产生的重要因素

②孙中山对康有为的政治学有继承也有发展

③二者都反对君主制度,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④维新思想的宣扬客观上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五四”前后,中国有一批激进民主主义者纷纷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李大钊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下列各项中,属于李大钊观点的是

A. 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高举文学革命的大旗

B. 指出民与君势不两立,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公敌

C. 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指出未来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D. 借助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这是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誓词。这体现了

①推翻专制统治的要求

②建立中华民国的目标

③维护人民利益的愿望

④追求民族独立的期许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毛泽东曾说:“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体现了“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是

A. 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的任务

B.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 正确处理农轻重比例的问题

D. “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1846年德国天文学家加勒在认定的位置上找到了一颗行星,后命名为海王星。与这一发现密切相关的是

A.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D.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莎士比亚笔下“因复杂个性而显得有点矛盾”的人物“最富真实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该学者强调人应该富有个性

B. 莎士比亚描绘了质朴的人性

C. 莎士比亚注重刻画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

D. 体现了“人”与“社会”双重觉醒特征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权与制衡是一种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尚书左右仆射若得兼衔,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参知机务”等名,即得出席政事堂会议,获得真宰相之身份。……但到开元以后,即尚书仆射不再附有出席政事堂之职衔了。如是则他们只有执行命令之权,而无发布命令及参与决定命令之权。……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及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的争吵。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改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代尚书省的职权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代的三省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总统行政权是如何被限制的。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国际联系不断加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美国政治家和商界的重要人物推动取消了阻碍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建立无限制的全球贸易的机器(关贸总协定),其成员国带着取消或者减少贸易壁垒的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协商。1948—1966年世界自由贸易增长了6.6%,1966—1977年增长了9.2%,20世纪90年代大约相当于1980年的两倍。在这个过程中,新型合作起到重要作用。典型的全球公司已大大取代传统的跨国合作企业,大大推动全球化进程。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中国对外开放过程表

(1)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并概括这种趋势的具体表现。

(2)根据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一中的空格①、②填写完整,并指出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心目中的文明大国近似开明的或合乎情理的专制国家。他认为应由服膺理性的开明练达的少数人(国王和他的顾问)掌握统一不可分割的国家主权。出生相当卑贱的卢梭则大声疾呼,人性中最好的品质,诸如善良、无私等都是自然的产物,他渴望有一个人人都能觉得自己是其中一员的共和政体,同时强调主权“统一不可分割”。

                    ——据《世界文明史》、《现代世界史》等整理

 材料二  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北京青年学生于19191月创刊《新潮》杂志,介绍西洋思想,批评时弊,在青年学生中颇有影响。19197月少年中国学会成立,并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建立分会。青年学生创建的这些新式刊物和进步团体,推动着启蒙运动不断高涨。

     ——据刘祥英《五四新文化运动》、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三册》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比较伏尔泰和卢梭政治主张的异同点,并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2)材料二中的“启蒙运动”指代中国哪一历史事件?结合1919年的史实,概述“启蒙运动”不断高涨的表现。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史记》叙述西周历史时写道:“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下列有关周公受封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权力

②对燕国进行世袭统治

③对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

④官僚政治进一步完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有同学在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的历史叙事中看到如下表述:“割绿岛、钓鱼岛、赤尾屿等二十多个岛屿”“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据此可知,该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读下图。以下对1911年11月全国形势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A. 革命形势发展迅速、影响广泛

B. 清政府统治呈现土崩瓦解之势

C. 革命力量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

D. 预示着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