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醒世恒言》叙变:明朝浙江淳索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漆油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成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身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这反映了明朝 A. 资本主义的萌芽 B. 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商人身份和地位得到提升
|
2. 难度:中等 | |
(题文)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谐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这说明徽商 A. 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 B. 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 C. 保持着浓厚的乡土观念 D. 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
|
3. 难度:中等 | |
《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动画片《麦兜响当当》将其做成了动画,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也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下列所述现象在宋代都城街市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还有国外客商,商品满目琳琅” B. “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C. “买卖昼夜不觉,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 D. “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
4. 难度:简单 | |
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用……暮息而归。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 生产力的发展 B. 劳动力专业化出现 C. 粮食产量增加,富余了一定的劳动力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普及
|
5. 难度:简单 | |
宋朝经济发展的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西方汉学家把宋朝的转折点称为一次“复兴”或者一次“商业革命”,是毫不为过的,特别是与同时代的欧洲相比,更显现出开风气之先的独特风采。以下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表现是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②工商业市镇大批涌现③对外贸易发达④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6. 难度:困难 | |
(题文)明清时期,称天下有四大镇。指的是以瓷器为代表的景德镇,以手工业为代表的佛山镇,以版画为代表的朱仙镇,还有汉口镇。汉口镇代表的应该是 A. 商业中心 B. 棉纺织业中心 C. 丝织业中心 D. 茶叶交易中心
|
7. 难度:简单 | |
北宋时出现纸币“交子”,说明了( ) A. 北宋手工业的发达 B. 北宋农业的发达 C. 金属货币数量不足 D. 商业的高度发展
|
8. 难度:简单 | |
“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若唐朝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可能买到的商品有 ①丝绸 ②纸张 ③瓷器 ④棉布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
9. 难度:简单 | |
明清时期商业繁荣,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投放市场。导致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有 ①国外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 ②耕作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③国家新的赋税制度的实施 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10. 难度:简单 | |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最主要的影响 A. 增强了明清时的国力 B. 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C. 导致了科学技术落后 D.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
|
11. 难度:简单 | |
“商人”的称呼源自 A. 商朝人善于经商 B. 商鞅变法中对经商之人的称呼 C. “丝绸之路”开通后对阿拉伯人的称呼 D. 唐宋时期对外国来华贸易者的称呼
|
12. 难度:中等 | |
(题文)宋初,行“恤商”之法,如宋太宗诏曰:“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这一政策直接造成了 A. 商品经济的活跃 B. 土地兼并的炽烈 C. 重农抑商的放松 D. 重利风气的盛行
|
13. 难度:简单 | |
《大清律例》载,“若有将兑换现银票存该铺钱文侵蚀,或托故借人银两闭门逃走者,立将铺户拘拿押追。逾期不归,杖一百、徙三年。”此规定主要反映了清朝 A. 法律带有野蛮色彩 B. 已经出现钱庄票号 C. 仍然推行抑商政策 D. 重视规范商业行为
|
14. 难度:中等 | |
战国时期,为了供应军队日用的需要,军队驻扎的地方,往往成为商人逐利之场,逐渐形成了一种小的市聚,谓之“军市”,由军方设置令进行管理并对商人收取租税。这反映了 A. 军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 商人具有充分自由和最大利益 C. 军市解决了军队的经济问题 D. 各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反映
|
15. 难度:中等 | |
(题文)史记记载: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某城市“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这一现象应该出现在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
16. 难度:中等 | |
苏州碑刻博物馆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户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下列直接反映了该碑刻包含的历史信息是:( ) ①政府立法以管理官营手工业②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兴起于苏州③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的劳资斗争④中国早期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开展斗争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 D. ③④
|
17. 难度:简单 | |
明代朱德润在《飞洪桥诗》中描述了济宁城繁荣景象:“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毡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另据《济宁直隶州志》载:清乾隆年间,济宁南门大街和大闸口一带,“百货物聚处,客商往来,南北通衢,不分昼夜”。这反映了以下哪方面的情况 A. 明清城镇经济繁荣和发展 B. 我国古代农业的水平很高 C. 我国明清手工业水平发达 D. 我国资本主义商业有了较大发展
|
18. 难度:中等 | |
史学家樊树志在专著《晚明大变局》一书中指出:江南市镇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网络”,而不是孤立的“点”。这说明 A. 江南市镇使“苏湖熟,天下足”出现 B. 晚明政局变化影响了江南经济地位 C. 专业化市镇兴起促进了区域市场化 D. 大运河航运是江南经济最大的优势
|
19.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 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年间出现了交子。 材料二: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氏家族、王氏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在亲缘集团基础上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明清时期,传统城镇的商业机能日渐浮现……市镇的数量大规模增加,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材料三:对于中国古代社会能否向近代社会转型,中外学者向来有不同看法,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明代中后期至清代中叶。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变的,如果没有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根本无力产生近代性的变化。此观点称为“停滞论”。同时,不少学者提出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说”“市场经济萌芽说”“近代化萌芽说”等新概念,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该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内部出现了人类近代文明因素。此观点称为变迁论。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的根源。 (2)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从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中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异”指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停滞论”“变迁论”中的任一个观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概括你支持该观点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