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不包括( ) A.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 B.引发了社会大变革局面的出现 C.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D.对后来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
|
2. 难度:简单 | |
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 从政治需要出发 B. 从天人关系出发 C. 从万物本源出发 D. 从人的本性出发
|
3. 难度:中等 | |
《民本的极限——黄宗羲政治思想新论》一书认为,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掘墓人”。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黄宗羲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B. 黄宗羲的政治哲学仍然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儒家政治哲学 C. 黄宗羲并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D. 黄宗羲的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不大
|
4. 难度:中等 | |
明清之际某思想家提出:“君子之为学也,……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救之。”“孔子之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于水火之心……故曰: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材料反映了该思想家 A. 主张经世致用 B. 力挽儒学危机 C. 维护理学正统 D. 反对盲从孔子
|
5.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文明中最辉煌的成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西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 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C. 关于火药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唐末 D. 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经使用指南针
|
6. 难度:中等 | |
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学者们视一切体力劳动为低级,甚至蔑视口口口口。然而,正是理论、构思、实验和实践的结合,产生了现代西方科学和技术成就。但这一切都未能在止步于已经高度发展水平上的中国发生。”文中空缺文字应为( ) A.自然哲学 B.书写技术 C.道德理论 D.实验工作
|
7. 难度:中等 | |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说明以他为代表的部分早期维新派已经 A. 与儒家学说的传统文化决裂 B. 倡导学习西方的价值观念 C. 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性 D. 力主实行维新变法
|
8. 难度:中等 | |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涌入,形成了“西学东渐”的局面,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生产力 B. 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落后的封建文化的冲击 C. 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资本主义 D. 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抵御外国侵略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近代前期的维新派思潮、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是爱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D.是进步和爱国的思潮
|
10. 难度:困难 |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进一步冲破了传统“华夷之辨”的保守观点。下列材料可以体现“中体西用”这一进步思想的是 A. 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B. 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 C.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D.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
11. 难度:中等 | |
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 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
12. 难度:中等 | |
1919年,鲁迅在《药》发表后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这说明该作品的真正主题是( ) A. 抨击封建统治的愚民政策 B. 呼唤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C. 号召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D. 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
13. 难度:简单 | |
从兴中会、同盟会创立时的“驱除鞑虏”,到民国初肇时的“五族共和”,再到国民革命时的“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发展轨迹是 A. 从反对帝国主义到民族自强自立 B. 从反满兴汉目标到联合满族人民 C. 从暴力革命手段到和平主义思想 D. 从立足汉族本位到追求中华独立
|
14.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它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哪些问题 ①领导力量问题 ②主力军问题 ③革命道路问题 ④战略步骤问题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15. 难度:中等 | |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给这句民间谚语赋予了时代精神而传遍神州,家喻户晓。这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
16. 难度:简单 |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捉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
17. 难度:简单 | |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但此后却是二千多年如“万马齐喑”般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学术思想又经历了1956年的昙花一现和改革开放以后的欣欣向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思想文化现象与国家的政治政策息息相关 B. 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 C.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 D. 不同时代的“百家争鸣”所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
|
18. 难度:简单 | |||||||||||||||||||
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
A.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 B.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 C.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
|
19.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科技的发展 B. “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 “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 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
20. 难度:简单 | |
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西汉)《礼记》 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 (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
|
21. 难度:中等 | |
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10分) 请回答: (1)A、B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何不同?(2分) (2)促使C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2分) (3)D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路”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4分)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特点。(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