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内蒙古(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早。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人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 儒、道、墨、法 B. 墨、儒、法、道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陆九渊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他提出求理的方法是

A. 格物致知

B. 心即理也

C. 发明本心

D. 致良知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两千多年来,二十四节气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体现了我国

A. 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B. 古代科学的实用性特点

C.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D. 古代宗教迷信色彩浓厚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功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反映的农学思想是

A. 因地制宜

B. 多种经营

C. 商品生产

D. 重农抑商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从字体演变的角度分析,下图体现了汉字

A. 形象化的发展方向

B. 逐渐走向繁复化

C. 将写意发挥到极致

D. 实用性不断增强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要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

A. 追求浪漫神秘的宏大气势

B. 注重铺陈排比的修辞手法

C. 适应了早期城市资产阶级

D. 体现了走向平民化的趋势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念奴娇•亦壁怀古》中的名句。它反映出作者的词风是

A. 刚健豪放

B. 清新婉约

C. 通俗易懂

D. 沉郁悲壮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京剧研究学者刘老君在《浅谈京剧的发展——京剧与城市的关系》一文中认为“戏剧与城市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戒市具有最先进的有关戏则发展的各种理念和资源。”这说明京剧产生的重要前提是

A. 北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B. 各地商人纷纷在北京建立会馆

C. 北京地区的贵族、官员十分多

D. 四大徽班相继到北京汇报演出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闸述了基督教徙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 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 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大凡受过教育”

C.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也位

D.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恩格所说:“和启蒙学者的相关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话揭示了下列哪一文学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

A. 古典主义文学

B. 启蒙运动文学

C. 浪漫主义文学

D. 现实主义文学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哥白尼说虽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扬弃,但人们仍然视其为一场革命。这是因为它

A. 撼动了中世纪神学基础,显示了挑战权威的态度

B. 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

C. 概括了宇宙运动规律,指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向

D. 开辟了天文学新领域,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5世纪欢洲学者曼内带认为:“人来到世界,并非是为了经受苦难,而是为了享受快乐,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但是,世界形成之后的一切,则是人类自己努力的结果”。这句话集中包含的思想是

A. 民主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理性主义

D. 人文主义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某些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并直接面对自然风景写生,将光色瞬间变换的效果记录下来。这一绘画流派是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印象派

D. 现代主义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一位同学的研究性学才报告中,有以下几个小标题:“默片时代”“有声时代”“黑白时代”“彩色时代”。该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B. 电影的发展历程

C.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D. 电视的发展历程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中体西用是对中西文化的一种重新审视,企图化解中西文化的冲突,实现一种中西文化的结合模式。此模式

A. 宣传了西万先进科学技术    B. 消除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C. 动摇了儒家思想主导地位    D. 意在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梁启超在1901年发表的《中国积弱溯源论》中认为,中国积弱的根源是国人“不知国家与天下之差别“不知国家与朝廷之界限”“不知国家与国民之关系”。梁启超分析中国积弱的根源,其目的在于

A. 唤起国人现代国家意识

B. 表达实业教国的紧迫性

C. 动员国民参加民主革命

D. 为推翻满清作思想准备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两派都致力于

A. 实行三民主义

B. 实行对君主立宪

C. 推动民主进程

D. 建立共和政体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民国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与此改变有关的事件是

A. 国民大革命

B. 中共成立

C. 新文化运动

D. 辛亥革命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28年,毛泽东发表文章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表明当时共产党人致力于

A. 将革命重心放在国民党统治区

B. 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C. 保卫和巩固红色的抗日根据地

D. 改变国共两党力量悬殊的局面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图统计数据的变化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中的

A. 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局势

B. 科教兴国的战略

C. 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阐述

D. 经济特区的构想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曾在中山大学说:上世纪20年代物理学“遍地黄金”,爱因斯坦26岁时一年写出三篇震惊世界的文章,“因为物理学几大原则问题正在等待破解”。爱因斯坦的贡献是

A. 经典力学体系,描述了宇宙运行的法则

B. 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角度

C. 量子论对微观世界认识有革命性进步

D. 以太说,否定了传统以来光的传播理论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毛泽东在1958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原子弹,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我们就搞一点。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10年工夫完全可能。”毛泽东提出搞一点原子弹的直接的国际因素是

A. 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的提出

B.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C. 美苏等国家对原于弹的垄断

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之比)变化情况统计,据此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A. 短时期实现全民普及

B. 由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

C. 义务教育取得新突破

D. 录取率与经济发展相悖改革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小说、戏剧、诗歌、影视等争奇斗艳,学术科技领域也不断创新发展,科学文化领域生机勃勃。这是因为

A. 制定了“星火计划”

B. 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

C. 提出了“三个面向”

D. 重新贯彻了“双百”方针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本师异道,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司,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伐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的价值。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楚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万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的本质目的有何相似。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

(3)据材料一、三兵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近代中西方启蒙运动发展的相似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