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西省大同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春节是中华民族合家团聚的传统节日。在“家国—体”的古代社会中,中华民族就已形成了重血缘、重亲情的就念。这种观念的制度源头是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宗法制

D. 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 设三公九卿

B. 修长城

C. 制定秦法

D. 推行郡县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雅典城邦的公职人员(如执政官、司库官、公买官等)在离职时需接受审计监察,如果发现公职人员有渎职或贪污行为,将会受到严厉处罚。下列哪一机构会对公司人员进行审查

A. 五百人议事会

B. 公民大会

C. 陪审法庭

D. 十将军委员会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罗马最早的成文法是

A. 《十二铜表法》    B. 《国法大权》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701年英国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

A. 目的在于防止国王独断专权

B. 加强了内阁对国王的控制

C. 促进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D. 说明国王行政权完全丧失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也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 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 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 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李秀成在1862年1月发出通告说:“在上海贸易之洋商,各宜自爱,两不相扰。自谕之后,倘不遵我王化而转助逆为恶,相与我师抗敌,则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该通告表明当时

A. 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中国社会矛盾

B. 外国侵略者已撕下中立的伪装

C. 太平天国反对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D. 清政府借师助剿引起人民不满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与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天割台湾。一事相关的是

A. 中法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日俄战争    D. 抗日战争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此民谣应出自

A.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 义和团运动期间

C. 辛亥革命期间

D. 北伐战争期间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B. 马克思主义

C. 产业工人队伍壮大

D. 苏俄十月革命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是指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三大 C. 八七会议 D. 遵义会议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为了纪念。

A. 北伐战争    B. 秋收起义

C. 井冈山会师    D. 南昌起义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的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

A. 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型工人阶级政党

B.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C. 建立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

D. 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 把革命火种播散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 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 “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表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构想是

A. 武力统一

B. “一国两制”

C. 一边一国

D. 一中一台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句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 渴望祖国统一

B.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C. 反对外来势力

D. 赞扬一国两制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战役。下列哪一战役不属于正面战场组织的

A. 淞沪会战

B. 百团大战

C. 太原会战

D. 枣宜会战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发表    B. 《共产党宣言》发表

C. 巴黎公社成立    D. 第一国际成立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列重大事件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国际成立

②马克思主义诞生

③巴黎公社

④十月革命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②①④③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 铁幕演说发表    B. 杜鲁门主义提出

C. 马歇尔计划提出    D. 北约成立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新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并运用“求同存异”方针解决国际争端的是

A. 万隆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D.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包括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不结盟”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是

A. 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B. 苏联经济发展缓慢

C. 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 苏联改革成效不大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主要促成的因素不包括

A. 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B.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 第三世界国家支持

D. 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A. 社会制度的价值观不同

B. 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C. 复杂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

D. 各种政治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中国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主要原因是

A. 中美关系得到根本的改善

B. 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力量失衡

C. 不结盟运动发展的影响

D.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文革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重大破坏,主要表现在

人民代表大会多年没有召开;

各级领导机关无法正常工作;

各种违宪违法行为不断;

社会极度混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为缅怀周总理光辉的一生,老师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见下表)。根据老师所列周总理的主要事迹:

①亚非会议上提出“求问存异”的外交方针

②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③担任黄捕军校政治部主任

④参加重庆谈判同学们自上而上填写表格“主要事迹”一栏,正确的填写顺序是

A. ①②④③

B. ③②④①

C. ④③①②

D. ③②①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困难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到:“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A. 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B. 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C. 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

D. 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材料一:

1949年11月15日和1950年1月8日,周恩来外长两次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和联大主席罗慕洛,声明“驱蒋纳我”的立场,中国开始了争取恢复联合国代表权的斗争。

材料二:

在1951年11月的第六届联大上,美国借口“中国侵略朝鲜”指出“延期讨论”中国合法席位的提案。在以后的几届联大期间,美国一直以此为借口阻挠中国代表权问题的解决。

“延期讨论”提案的表决情况:(“延期讨论”提案只需要简单多数即可通过)

材料三:

1961~1971年“驱蒋纳我”提案的表决情况

材料四:

中国恢复在联大的合法席位后,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请完成:

(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时提出了什么政治要求?为什么没有实现?

(2)材料二表1中反映出从哪一年起美国的支持率开始下降?分析下降的原因。

(3)表三表2中1971年的表决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4)材料四中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认为是“历史的转折”,应如何理解?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3月,美国副国务卿克莱顿提出,“如果没有美国紧急大量的援助,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崩溃将席卷整个欧洲。除了对世界未来的和平与安全有破坏外,这对我们国内经济也是巨大的打击。”欧洲复兴与美国的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的,美国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必须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帮助欧洲。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吸取了克莱顿备忘录的建议,正式提出马歇尔计划。

——摘编自赵平安、张仲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同美国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摘编自王绳祖、何春超《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10年间为世界格局的演变注入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后,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力量和地区性的力量亦趁势峰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无论在世界事务层面还是在地区事务层面,各种国际关系都在调整,处于各层次的国家都在审时度势,重新定位。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歇尔计划出台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欧、曰本与美国政治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这种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