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孟子·梁惠王》记载,周文王治理歧地时,减轻赋税并实施仁政于鳃寡孤独者。这表明周文王

A. 践行孟子的仁政主张

B. 重视民生与社会关怀

C. 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D. 提倡用儒学治理国家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图为公元前3世纪至3世纪中国与世界的人口数量对比。据此推断,这一时期中国人口

A. 整体增长率超过世界的其他国家

B. 前200年呈正增长态势

C. 后200年因自然灾害呈大幅下降

D. 与社会时局具有相随性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唐律规定:凡在驿途中耽误行期,应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的处徙罪二年;耽误的如是紧急军事文书,则罪加三等,因书信延误而遭致战事失败则判处绞刑。这表明唐朝

A.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 强化通信管理推动经济交流

C. 细密严苛律法轻罪重罚

D. 完善驿传体系确保政令通达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福建浦城仙霞古道号称“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是唐朝以来浙、闽间的商旅要道,宋元时期渐趋衰落,明清时期转为兴盛。这源于

A. 闽浙赣三地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B. 手工工场的出现推动南北交流

C. 明清时期沿海地区倭患的严重

D. 严格限制海外贸易措施的影响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9世纪中叶以后,当西学在日本成为全民族注意的中心时,在中国却被限制在通商口岸范围之内和办理“洋务”的官员之中,大多数的士大夫仍然生活在传统的精神世界里。这说明近代中国

A. 求新求变的思想意识不足

B. 缺乏维新变法的社会基础

C. 士大夫固守传统文化模式

D. 自强求富运动的成效不大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923年1月,孙中山在上海与苏联特使越飞会晤,双方商讨了国民党改组、革命军建立以及共产国际援助中国革命等问题,并联名发表了《孙越宣言》。这一宣言

A. 成为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 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

C. 是孙中山对中国革命走向的全新判断

D. 是苏联实行民族扩张主义的具体表现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图为建国初期的商业广告。据此推断,当时

A. 经济困难,政府实行物资限量供应

B. 国有企业重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

C. 物全价廉,国营百货公司统购统销

D. 企业经营与宣传国家政策相结合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表是《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关于实行包产到户生产队的统计数据。据此可知

A. 原有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B. 农业合作化在全国范围迅速推广

C. 农村经济体制革新成为社会共识

D. 农业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基本建立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公元前5世纪左右,希腊社会出现一股英雄化的趋势,一些战士、诗人被提升为英雄,这种英雄化的趋势为后世统治的神化提供了范本。这一现象

A. 是城邦政治和宗教整合的产物

B. 旨在维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

C. 反映城邦意识形态宗教化过程

D. 体现了希腊社会的个人崇拜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卡西勒认为:启蒙运动是近现代哲学思想借以获得其特有的自信和自我意识的思想运动。波特认为:启蒙运动是力图把人类从无知和被教训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罗素认为:启蒙运动高扬理性,并具有挑战现存秩序的特征。据此可知,关于启蒙运动的解释

A.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解释

B. 不同的角度影响历史概念的释义

C. 三种观点都没能全面的淦释

D. 研究材料的丰富使概念趋于准确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1878年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向帝国国会提案,要求实行关税改革,并对粮食和工业品征收高额进口税。次年帝国国会以217票对117票通过了提高税率的新关税法则。这表明德国

A. 内阁宰相拥有一定立法权

B. 农业基础薄弱缺乏竞争力

C. 意在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

D. 提高关税以应对经济危机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940年,英国内阁建议法国政府:“在国防、对外政策、财政和经济方面建立共同的机构”。1944年7月,法国抵抗运动组织发表《欧洲抵抗运动声明》,主张建立一个凌驾于各国政府之上的欧洲政府、军队和法庭。这说明战后欧洲联合得益于

A. 法国和联邦德国之间和解

B. 美苏冷战对峙的国际局势

C. 英法两国对战争深刻反思

D. 战时英法盟国的共同目标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至18世纪,中国加入到世界革命之中,在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兴起了一些商业都会。在富商大贾中,“儒商”人数明显增多,商人素质提高,社会责任心加强,产生了商人文化,如尊崇子贡、范蠢等富商典范,以“诚”、“信”、“义”等作为经商准则。唐宋以来,中国传统贱商、轻商观念有了明显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还诱发了商业资本渗入到城镇和乡村的生产过程,如福建崇安盛产茶乌梅、姜黄、竹、纸等,这就吸引了众多客商携资到此,列肆应工组织生产。

——摘编自唐文基《16到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  16世纪西欧的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了扶持和保护政策,如法国的重商主义政策和英国的圈地运动,都有益于商业发展。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更是把市民、商人从天主教的禁欲主义枷锁中解放出来。17世纪英国的“农业革命”完善了农牧混合经济,促进商业更高层次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流动的人口又给某些地区带来了新的技术,并与当地经济结合,创造了有效的商业行为和更高的商业利润。如16世纪中叶,英国利用尼德兰移民的力量,成功地生产了“绒线布”,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17世纪西欧各国积极投入到世界贸易竞争大潮,特别是英国,制定优惑政策,成立各种海外贸易公司,开拓世界贸易。

——摘编自王素琴《对西欧封建商业迅速跨越资本主义门槛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至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呈现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至17世纪西欧商业迅速向近代转化的原因。并说明与西欧相比影响中国商业革命转型的因素。

 

 

三、论述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国之旅》是法兰西学院院士奥森纳撰写的考察报告,曾获得2007年度法国“经济图书奖”。该著作的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内容简介如下:

进入18世纪,欧洲人开始钟情于棉织品,刚刚发明纺织机械的英国人决定来个接力赛,曼彻斯特和周边地区遍布的纺织厂急需原料,为此,在北纬37度以南英属美洲殖民地的所有地区都种植了棉花。要收摘棉花,就需要人手,于是第一次世界化自行组织起来,非洲也不幸地加入了这场集体舞。一百年过去了,美国获得了独立,但并未停止向欧洲旧大陆供应棉花。19世纪中期,一个难能可贵的道德思考在联邦政府中荡漾,联邦政府想取缔南方各州的奴隶制,南方断然拒绝,并决定从联邦中分裂出去。众所周知,一场战争接踵而至。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简介中提取一个反映世界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说明它与“棉花”的关系,并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写出所提取的历史现象,简要说明关系,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准确全面。)

 

四、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始于1875年的使节制度是晚清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转变的标志。1876年清政府制订了《出使章程》,之后,又按照传统的政治行为模式和西方外交的程序要求,制定了外交使节的出使行为规则。清政府的驻外使节是由内外大臣及督抚随时个别保荐,不需要严格的专业训练,也不讲求外交专业的素质。驻外使节是皇帝饮差,代君行权,外交非他们的本职,只是临时的任务。驻外使节三年一任,在卸任回国后,常常不在外交领域任职。虽然清政府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采用了近代西方的使节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四,其社会效应令人惋情。

——摘编自危兆盖《清季使节制度近代化前期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70年代晚清使节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使节制度改革的影响。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30年代美国军售演变的趋势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美国的中立法案。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中西悬差的现实,郭高燕认为,要正视中国与西洋关系的新格局,承认并接受这种新的中西关系,在此基础上探求外交上的自处之道。曾纪泽对西洋文明有着和郭嵩焘一样的态度,他认为“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在新的中西关系下,提出了“酌情据理”的外交对策。但是,郭高寿与曾纪泽的外交思想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郭高点认为列强来华的主要目的在于通商求利,与列强开战毫无必要,且只会“贻患日深”,主张“通商—自强—独立、近代化外交”。而曾纪泽认为《南京条约》以来一切中外和约,“有伤自主之体统”,必须“设法改订”。提出加强国内军事备战,阻遏列强侵华野心,从而为外交求得和平解决提供便矛!j,形成“自强、外交独立—近代化外交”的模式。

——摘编自张浩《郭高燕曾纪泽外交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篙熹和曾纪泽外交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曾纪泽的外交近代化模式。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