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重庆市部分区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期末测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公元前481年,齐国的相国田恒废齐简公,另立齐平公。公元前391年,田恒曾孙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公元前386年,田和自立为国君,同年被周安王册命为齐侯。上述现象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 分封制的瓦解

B. 礼乐制开始崩溃

C. 阶级矛盾尖锐

D. 官僚政治的确立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西汉时继承秦制,将百姓按什伍乡里划分,名列户籍。“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举民众口数,生者著,死者削”。这一措施

A. 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B. 利于城乡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C. 有利于加强对基层的管理

D. 大大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苏东坡这段话所评论的应是三代至汉代

A. 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

B. 选官制度的变化

C. 专制皇权的逐步确立

D. 教育事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魏晋时期,匈奴族刘渊入主中原,称汉高祖刘邦曾以宗女为公主嫁给匈奴冒顿单于,其子孙“冒姓刘氏”,遂定所建政权曰“汉”。刘渊这一做法意在

A. 恢复宗法制度

B. 确立其统治的正统地位

C. 弘扬中原文化

D. 推动与其他政权的交往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唐中宗时,取消尚书省所具有的宰相机关兼行政机关的特权,唐肃宗将宰相“执政事笔”由一人独掌改为十天一换,后来,唐德宗又将每位宰相十天一秉笔改为“每日一执笔”。这反映了唐代

A. 中央机构设置日趋简化

B. 官僚队伍急剧膨胀

C. 宰相职能分工更加明确

D. 皇权专制不断加强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北宋建国后,宋太祖因“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故“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这主要反映了宋初

A. 重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B. 政治腐败激化阶级矛盾

C. 科举制利于选拔人才

D. 积贫积弱局面已经出现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明武宗时,杨廷和曾到某机构任职。该机构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据此判断,杨廷和所任职位应是

A. 御史大夫

B. 六部尚书

C. 宰相

D. 内阁大学士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清代规定:皇家宫门中门钉为九行九列的金钉;亲王府为九行七列铜钉;郡王府与世子府为九行五列;公府为七行七列四十九枚;侯府及以下府邸为五行五列铁钉;普通市民百姓不允许使用门钉。这一规定体现的特点是

A. 建筑装饰的多样化

B. 与生产联系紧密

C. 寓含严格的等级性

D. 强调个性化需要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图是近代某一历史事件的形势示意图的局部。据图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北伐战争

D. 红军长征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899年,康有为回忆“公车上书”时说,他投递了公车的联名上书,但都察院不收。21世纪初,某历史学者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后,认为康有为并没有投递公车的上书。从史学研究角度判断

A. 回忆录能准确地再现历史的真相

B. 公车联名上书的事件根本不存在

C. 时代的不同决定了历史叙述的不同

D. 历史档案比回忆录的史料价值更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下列表述中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五四运动

A.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C.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1925年初,中共四大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达到胜利,“必须尽可能地系统地鼓动并组织各地农民逐渐从事经济的和政治的斗争”,并提出要反对土豪劣绅、取消苛捐杂税、普遍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自卫军等主张。这说明当时

A. 开展土地革命成为全党共识

B. 中共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C. 中共要求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 农民已成为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939年3月,国民党对国民进行总动员称:“唯忠与孝实中华民族立国之本”,昔日尽“忠”对象为君主,今日则为民族国家;今日行孝对象应由亲亲之义而推及于同国同族之相保。由此可见,国民党旨在

A. 继承儒家思想抵制西方文化

B. 提倡忠孝以巩固专制统治

C. 利用传统道德激励民族精神

D. 强调封建伦理维护社会秩序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947年12月,毛泽东分析当时的形势后,饱含激情地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应是

A. 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B. 国民党军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C. 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的召开

D. 解放军主力已打到了国统区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955年召开的这次会议,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讨论了民族独立和主权、反帝反殖斗争、世界和平以及与会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合作等问题。”材料所反映的这次会议推动了

A. 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B. 中国积极加入不结盟运动

C. 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

D. 两大阵营关系走向缓和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在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如果女子在夫家受到虐待,女子家长不但有权将其接回娘家,而且女方还有权利提出与其夫终止婚姻。这反映了当时罗马

A. 妻子是丈夫的私有财产

B. 女性婚姻地位有所保障

C. 妇女获得了平等公民权

D. 父权开始让位于夫权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英国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行政制度。在这一制度下,首相的权力以下院的支持为后盾,并依靠在下院的多数优势来保证执政党政策和法令的执行;首相的失败意味着整个执政党的失败,所有阁员和首相一道辞职。这一制度是

A. 民主共和制

B. 联邦制

C. 责任内阁制

D. 总统制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917年11月8日,由列宁起草,全俄工农兵苏维埃通过并颁布的某一文件,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立即就公正的民主的和约开始谈判”。这一文件是

A. 《共产党宣言》

B. 《四月提纲》

C. 《和平法令》

D. 《土地法令》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50—1953年,好莱坞推出了一系列电影,或者隐喻共产主义在国内的渗透,或者渲染共产主义扩张导致的劫难,或者标榜美国的自由与美好。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 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B. 冷战政策的推行

C.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D. 两极格局的形成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20世纪60年代,当“巴黎高调宣扬与东方缓和、谅解与合作”的同时,联邦德国也认识到自己仅是美国对苏关系的筹码,“波恩(联邦德国首都)在悄悄地扩展同莫斯科及其卫星国首都的贸易关系”。这反映了当时

A. 资本主义阵营走向分化

B. 意识形态矛盾已不复存在

C.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 法德实现了政治上的联合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人类社会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推进了人权事业的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伯里克利改革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这场改革确立了古希腊最早的一些人权原则:伯里克利提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他认为,国家的政治生活应当是自由的,他特别重视言论自由的价值,认为言论自由对于公共事业只有好处。他还主张法律对所有的人都同样地公正。

——摘编自郑杭生、谷春德《人权史话》

材料二  由于1787年宪法没有具体规定人权的条款,不少城市举行了一系列的集会和抗议活动来表达他们的不满。美国国会不得不于1789年通过了宪法10条修正案——即《人权法案》,确认了人民有信仰自由,有言论、出版、集会、请愿等权利;人身及财产不可侵犯的权利;未经正当法律手续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但“人民”是要受到财产、年龄、性别、居住期限、教育程度限制的。当时美国人口约有350万,拥有财产或纳税的白人成年男子只有12万。在独立战争前占白人人口60~77%的契约奴,他们实际上没有选举权。黑人、印第安人、妇女都没有选举权。

——摘编自朱马杰《美国人权实践的历史见证》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开创了中国人权发展的新纪元……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依法得到维护和保障……目前,中国有99.97%的18岁以上的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占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常设专门委员会委员的30%和21.9%……1999年度完成村委会选举的省份,农民的参选率绝大部分在90%以上,最低的也在85%以上……中国依法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自由和权利……少数民族人民同汉族人民一样成为国家的主人。

——摘编自人民网《中国人权发展50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伯里克利改革确立了哪些人权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列举一例“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会通过《人权法案》的直接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人权发展新纪元开始于何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对我国人权发展的促进作用。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了负责监察百官的“小宰”和“大宰”之职。汉代出台了专门的监察法规《监御史九条》、《刺史察举六条》等,中央监察权由御史大夫执掌,御史大夫有权监察丞相;汉武帝时将全国分成十三部州,每州派刺史一人负责监察。自魏晋之后,监察主体机构与行政机关分离,独立建署直至清朝止,均由皇帝直接领导。唐代有专门的监察法规——《六察法》,此外,《唐六典》、《唐律·职制律》等也包含了监察立法的内容。中央监察机关为御史台,监察御史为正八品上,有权监督六部尚书,奉旨巡案,气派震慑州县。元、明、清时期,监察制度得到了充分发展,监察系统组织高度统一、完整与合理。古代监察制度曾是反击官员腐败的利器,但其发展与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是同步的。

——摘编自崔永东《中国传统监察制度的特点与价值》等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受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政治理论的影响,孙中山参与制定并颁布的《临时约法》规定了国会对行政权力享有监察权……民国初年,大总统任命国务员、外交大使、公使、宣战、靖和、缔结条约、宣告大赦等非经国会同意无效;对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参议员20人以上连署提出弹劾,经参议员五分之四以上出席,出席人数四分之三以上同意,弹劾可成立;对国务员有失职或违法时,由参议员10人以上连署提出弹劾,经参议员总数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人数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可成立弹劾。国会可以提请政府对有受贿或违法的官吏进行查办,并将查办结果呈报参议院。

——摘编自黄泽南《民国初年的监察制度述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民国初年国会对行政权力行使监察权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监察制度形成的背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