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赵世瑜《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里写到:‘开窗见河,出门过桥”的江南水乡双林镇,元明以来,史载“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阂、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五月载银而至,委积如瓦砾:”“吾镇之乡村无不栽桑”,“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绞线,常出市买丝卖绢”。外来商人形成规模,出现了泾县会馆,宁绍会馆等。随着外来定居的商人通过家族繁衍和科举考试成为本地的缙绅,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都较前大为减淡。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双林镇 ①农业和手工业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 ②商邦、会馆对促进市镇发展作用大; 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④外来商人融入当地社会,基层社会关系变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2. 难度:中等 | |
历史学家王家范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材料中所说的“它”是 A. 家庭手工业 B. 民营手工业 C. 官营手工业 D. 洋务军用企业
|
3. 难度:中等 | |
我国古代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是在 A. 秦朝以后 B. 西汉以后 C. 两宋时期 D. 明中叶以后
|
4. 难度:中等 | |
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手工业的重要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 ①用水力鼓风冶铁 ②发明了灌钢法 ③瓷器生产技术逐渐成熟 ④使用花楼机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
|
5. 难度:中等 | |
判定文明出现的标志时,若将其主要物化为两点:金属器具被比较广泛地使用;(二)已能记载语言的成熟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 A. 一万年前 B. 黄帝时期 C. 商周时期 D. 秦汉时期
|
6. 难度:简单 | |
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①技术先进 ②私营手工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③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 ④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或经济政策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妇功”,“国有六职” ②“国初海禁言,立意比驱鳄”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A. ④①③② B. ①④③② C. ①③④② D. ①②③④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手工业生产技术最早出现于唐代的是 A. 青铜制造中的金银错技术 B. 冶铸业中切削、抛光、焊接技术 C. 漆器制造中的夹纻技术 D. 印刷业中的双色套印技术
|
9. 难度:简单 | |
唐人《茶瓯》诗云:“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该诗歌描述的对象是 A. 越窑白瓷和邢窑青瓷 B. 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 C. 越窑青瓷和邢窑粉彩瓷 D. 越窑粉彩瓷和邢窑青瓷
|
10. 难度:中等 | |
1983年,在广州市区发现了一座距今(2019年)2100多年前的古墓,墓主人是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眛。墓中出土玉佩风格各异。从墓中可以看到赵眛佩戴的组玉佩由玉、金、玻璃等32件佩饰组合而成;而右夫人居各夫人之首,佩戴组玉佩最为精美。古代女子腰间系上组玉佩走路时只有慢而轻,玉声才会悦耳和谐。根据所述,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古代人们有佩戴玉器的习惯 ②古代女子佩戴玉佩可以约束仪表,规范形态 ③墓葬反映了东汉人们的生活面貌 ④中国古代玉器的佩饰可以显示其地位和身份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
11. 难度:简单 | |
据悉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炭河里遗址的考古发掘获得了重大突破,使从西周到宋代不同时期的多个居民生活区、农业生产区重见天日。该遗址出土的物品中不可能有 A. 铁器 B. 纸张 C. 粉彩瓷 D. 丝织品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古代制瓷业发展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秦汉时期开始出现原始的陶器 B. 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 C. 元代景德镇成为瓷都 D. 明清时期,瓷器和丝绸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
|
13. 难度:中等 | |
以下经济现象,出现最早的是 A.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 “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 C. “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D. “时商贾至京师……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
14. 难度:中等 | |
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有关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景德镇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B. 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C. 景德镇历史悠久 D. 景德镇窑器工艺技术不断发展
|
15. 难度:中等 | |
据研究,南北朝中期,政府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出现了雇佣工匠制度和番役制度。这些制度的出现说明 A. 私营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 B. 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C. 盐铁官营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 D. 官营手工业者由匠籍变为丁民
|
16. 难度:中等 | |
古代西方称中国为“塞里斯”,这主要是因为 A. 中国的茶叶远销欧美 B. 中国丝织品广受各国人们喜爱 C. 中国的瓷器深受欢迎 D. 中国农业精耕细作,长期领先
|
17. 难度:中等 | |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
18. 难度:中等 | |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沿用历代匠籍制度,凡在籍手工业工匠必须受工役管理机构的支配,定期无条件为政府服劳役。成化、弘治时期,朝廷将强迫轮班匠亲身服役逐步改变为纳银代役,无力纳银允许亲身服役。到嘉靖末年,轮班工匠一律征银,朝廷以银雇工。清政权建立后,明文宣布今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后又将班匠银归并田亩或地丁代征,使“手艺贫民受益良多”。但统治者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对手工业产品实行限价收购。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将个体手工业写入《共同纲领》,承诺政府予以扶持并积极引导个体工业经济向合作社集体制经济转变。若干个体手工业者或生产小组为解决原料、购销产品困难而自愿联合组成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此后出现了生产资料部分或全部归集体所有的生产合作社,实行分工合作、按劳分配。“一五”计划中规定:“采用说服、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逐步地把手工业者引向合作化的道路,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成为国营工业的得力助手。”1955年底中央制定了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规划,要求在两年内完成手工业合作化。1956年6月,手工业改造基本完成. ——摘编自萧国亮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清手工业政策的演变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清手工业政策相比,新中国初期手工业政策的特点,并予以简要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