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1839年,英国水兵在尖沙咀杀害了中国农民林维喜,时任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督的义律以领事裁判权为由,拒绝以一人抵死,并要求私自开审凶手。林则徐依据所译《各国律例》对义律的狡辩严加驳斥。这表明林则徐 A. 以保护国家主权完整为己任 B. 要求废除强加的领事裁判权 C. 运用西方法律维护民族利益 D. 认为应当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
2. 难度:中等 | |
李鸿章在呈递清廷的奏折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这一认识的贯彻 A. 有利于民族资本向军工领域拓展 B. 对中国经济近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C. 导致学习西方的内容发生了改变 D. 为西学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有利环境
|
3. 难度:困难 | |
严复认为:“方今之计,为求富强而已矣;彼西洋诚富诚强者也,是以今日之政,非西洋莫与师。由是于朝也,则建民主,立真相;于野也,则通铁轨,开矿功。”据此可知,严复 A. 认为传统文化脱离实际 B. 主张改革旧的政治体制 C. 强调以经济变革为先导 D. 有参与政权的强烈意愿
|
4.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据《中国近代史》所整理的不同时期翻译外国著作的分类情况,据此能够得出的认识是 A. 中国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 B. 国人已清醒地认识到世界潮流 C. 传统“夷夏之辨”观念被破除 D. 日本超越英美成为世界强国
|
5. 难度:困难 | |
傅斯年于1919年在文章中指出:“一个空瓶子,里面并没有多量的浑水,把清水注进就完了。假使是个浑水满了的瓶子,只得先把浑水倾去,清水才能钻进来。”由此推知,傅斯年 A. 提倡西方的科学民主 B. 欲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C. 主张中西文化相交融 D. 全盘吸收西方的文化
|
6. 难度:中等 | |
毛泽东曾说:“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这一论述提出的背景是 A.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C.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中国共产党深入工人群众中
|
7. 难度:中等 | |
1894年,孙中山指出:“彼满清政府不特签押约款以割我卖我也,且为外人平靖(武力镇压)地方,然后送之也”,该政府“以愚弄汉人为治世第一要义,吸汉人之膏血,锢汉人之手足”。这反映了孙中山 A. 以实现民主共和为目标 B. 确立了坚定的革命信念 C. 坚持改良社会主义的路线 D. 对民族平等的执着追求
|
8. 难度:中等 | |
“很清楚,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的这一论述 A. 推动了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 完善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C. 指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D. 对中国革命进程有指导意义
|
9. 难度:中等 | |
1979年3月29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香港总督麦理浩时说:“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本身不能讨论。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即使到了1997年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也会尊重香港的特殊地位。”这说明当时的邓小平 A. 武力收回香港主权的决心 B. 肯定香港属于中国的领土 C. 已有“一国两制”初步构思 D. 预见到香港回归后的效果
|
10. 难度:中等 | |
据记载:“邓小平南方视察之后,全国立即出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办公司热。从1992年2月开始,北京市的新增公司以每个月2000家的速度递增,比过去增长了2~3倍。”这反映了邓小平南方视察 A.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是促进改革开放进程的助力器 C. 推动我国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 D. 使全国人民思想得到了大解放
|
11. 难度:简单 | |
日本共同社北京十七日电:“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十六日深夜发行了红字报头的号外。在深夜的大街上,拿到号外的市民们高兴地四处奔跑,这种表情体现了对中国终于成为拥有原子弹的国家所感到的满意”。该报道反映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试验成功 A. 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B.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C. 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D. 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
|
12. 难度:简单 | |
有人评论当代中国的一位科学家说:一个土生土长的科技工作者,自命于时代,自立于浮风,矢志于令人类远离饥饿;他以一粒种子改革世界,为人类铺垫了安稳的基石。该评论 A. 反映了杂交水稻在全球范围的推广 B. 告诫了人们要像袁隆平一样地低调 C. 阐明了中国在杂交水稻领域的地位 D. 颂扬了杂交水稻技术对人类的贡献
|
13. 难度:中等 | |
下表反映了1965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的对比情况。据此,下列能够被认定符合史实的是 A. “三个面向”教育方针是非常正确的 B. 我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 九年义务教育目标任务得到全面落实 D. 科教兴国战略有力推动我国教育发展
|
14. 难度:中等 | |
上海曾印发《上海市中小学教育革命纲要》,规定中学设毛泽东思想课(包括中国近代史、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社会发展简史和地理知识)语文课、数学课、革命文艺课、工农业基础知识课(物理、化学、生物)外语课和军事体育课。这体现出 A. 中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B. “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影响 C. 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 D. 教育领域出现了“大跃进”
|
15. 难度:中等 | |
有人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执行直接继承了五四的启蒙精神。按此说法,该方针 A. 在文学艺术领域贯彻了民主 B. 以批判封建思想为根本目的 C. 倡导进步与科学的时代精神 D.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
16. 难度:中等 | |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有的取材于基督教的经典,如拜伦的《该隐》;有的歌颂基督教精神,如夏多布里昂的《阿达拉》;有的揭露基督教代表人物的反动与卑劣,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这表明浪漫主义文学 A. 创作内容的丰富性 B. 具有统一的特征 C. 缺乏对现实的反映 D. 恢复了封建意识
|
17. 难度:困难 | |
有论者曾说:“一百年后,谁还会说起维莱尔先生、马尔蒂雅先生?……谁会在二十年以后想起这些先生们的虚假的废物呢?”下列作品会得到该论者赞赏的是 A. 《西风颁》 B. 《唐璜》 C. 《安娜·卡列妮娜》 D. 《等待戈多》
|
18. 难度:中等 | |
20世纪法国剧作家尤涅斯库的剧作《椅子》中的人物都被抽象化了,其语言支离破碎,满台的物统治人,以此揭示人类精神生活的空虚,讽刺小市民生活的虚伪无聊。其作品风格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现代主义 D. 古典主义
|
19. 难度:简单 | |
电视信号传递的同时性(同步性)可以将受众从广播、报纸等利用单极感觉器官进行传媒的媒介中解放出来,带给受众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享受。这表明电视 A. 与电影并无区别 B. 更利于信息的扩散 C. 可同时有更多受众 D. 使信息传递更快捷
|
20. 难度:中等 | |
1986年,法国哲学家雷吉斯•德布雷说:“摇滚乐、影像、蓝色牛仔裤、快餐、新闻网络与电视卫星所蕴藏的力量,比整个苏联红军的力量都大”。这主要体现了 A. 苏联在社会生活领域落后于美国 B. 科学技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融 C. 价值观冲突成为冷战的主要表现 D. 文化渗透成为“和平演变”的重要手段
|
21. 难度:中等 | |
甲骨文中有不少“族”的名称,诸如王族、子族、多子族等,族内又有宗氏、分族和类丑等几个层次。对此,有学者说:“商王国内的基本社会组织不是农村公社,而是父权宗族组织”。这说明商朝 A. 统治集团内部比较团结稳定 B. 实现了家国一体的高度集权 C. 社会结构以宗法血缘为基础 D. 以森严的等级制度维系统治
|
22. 难度:中等 | |
学者杨向奎曾指出“周灭商后,疆域扩大,已经是一统的的多民族国家。因而,人们心中‘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思想初步形成。”杨向奎意在说明 A. 周代疆域比商代更为辽阔 B. 不能把西周看作统一的国家 C. 周代分封有利于国家统一 D. 周王朝是一个分封制国家
|
23. 难度:困难 | ||||||||||
命,主要用于“册命”,即授予诸侯、卿大夫、士等一定职衔的文书。下表所示内容是根据《周礼·春官·典命》中的记述而整理的。这反映了西周
A. 天子对地方的管理规范 B. 分封诸侯的仪式很正规 C. 任命官吏的程序较严密 D. 贵族内部尊卑等级分明
|
24. 难度:中等 | |
周显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年),魏惠王会诸侯于逢泽,接着“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此举 A. 表明魏惠王已成为天下共主 B. 意在利用周天子的权威称霸 C. 顺应了当时人民统一的愿望 D. 目的在于提高周天子的地位
|
25. 难度:简单 | |
《荀子·王霸》中写道:“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饰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这一论述旨在 A. 突出丞相的位高权重 B. 强调御史大夫的地位高 C. 说明皇帝权力被削弱 D. 奉劝统治者要赏罚分明
|
26. 难度:困难 | |
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不能“形成任何的全国性的联系和任何的一种政治组织”,因此,他们需要一个主宰——这个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来代表他们,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这意在说明 A. 中国小农经济极其保守落后 B. 封建政府对小农的剥削的沉重 C. 专制集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D. 专制王权庇护了小农经济发展
|
27. 难度:中等 | |
汉代,中央派遣使臣到地方视察行政工作。巡察官“所至专行诛赏”,先决后奏,对贪赃枉法之徒,二千石以上驿马上奏其罪,取旨免除,县令可自行收案举劾。巡察官还能“以小监大”“以卑督尊”。据此可知,汉代巡视制度有利于 A. 确保国家官僚队伍廉洁 B. 地方司法制度的逐步完善 C. 皇帝直接了解地方政情 D. 抑制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
28. 难度:中等 | |
下图所示是汉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情况。这表明汉代 A. 仅以考试形式选拔官吏 B. 提升了官员的政治素养 C. 人才选拔标准更趋严格 D. 使人才选拔走向了公正
|
29. 难度:中等 | |
唐高祖以三省各长官为宰相名号,其后又出现了“参预朝政”“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众多宰相名号。“宋宰相官名前后凡五变,同平章事一也,左、右仆射二也,太宰、少宰三也,复为左、右仆射四也,左、右丞相五也。”唐宋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宰相地位的重要 B. 相权削弱的趋势 C. 皇帝辅政机构大 D. 相权限制了皇权
|
30. 难度:中等 | |
军机处产生以后,清朝对日常政务与机密重务的处理有了原则区别,即所谓“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由此可知,清朝 A. 内阁起了制衡作用 B. 军机处侵夺了内阁权力 C. 权力机构职责更加明朗化 D. 皇帝行政权力严重削弱
|
31.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 ——摘编自魏源《海国图志》卷二 材料二 中国民族、民权两层已达,唯民生未做到,即本会中人亦有说:“种族革命、政治革命皆甚易,惟社会革命最难。因为种族革命只要将异族除去便了,政治革命只要将机关改良便了……中国虽然将民族、民权两革命成了功,社会革命只好留以有待。” ——摘编自1912年4月孙中山《在南京同盟会员饯别会的演说》 材料三 孙中山于1914年7月8日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正式宣布中华革命党成立。手书了《中华革命党总章》,提出了该党纲领,明确规定本党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以扫除专制统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继承了中国同盟会时期的民权、民生主义的革命内容。 ——摘编自王宪明、宛钧《孙中山晚年“主权在民”思想的发展》 材料四 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产生、发展至少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邓小平阐述了重视按劳分配和物质利益原则,重视发展国民经济,重视发展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倡导对外开放的理论,为人们在思想上的拔乱反正提供了理论武器。第二阶段,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拔乱反正基础上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在这段历史时期,突破关于计划经济必须为主,而市场调节只能作为辅助手段的认识,肯定了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第三阶段,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中国出现“返回传统社会主义”的回潮。邓小平高瞻远瞩,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南方谈话”,为我国改革开放摆脱彷徨、社会主义事业走出低谷指出前进方向。 ——摘编自李欣广《邓小平经济思想——跨世纪的指南》 (1)根据材料一,概述魏源的核心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魏源思想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孙中山1912年认为“民族、民权两层已达”和1914年仍把实行民权主义作为宗旨的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经济思想发生的变化,并归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相同之处。
|
3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则材料中文学风格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两则材料中不同文学风格特点形成的原因。
|
3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封驳制度。所谓“封”,就是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拒不执行;所谓“驳”,就是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汉代的解决办法是,如果皇帝不愿听从丞相的封驳,那么丞相就应当辞职。否则,国家机器就不能正常运作。到了唐代,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部门分工,实行三省制,其中门下省的职责就是“出纳帝命,封驳诏奏”。凡有制敕下发,先经门下,门下认为不当者,可以封还重拟,需要修改者直接批注退回,具体由给事中操作,“诏敕有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其后,这一制度一直存在,即便到了明崇祯年间,李清任给事中,曾看到被皇帝下令廷杖的官员,已经根据旨意解衣待杖,也要等给事中签押的驾贴送到后方可行刑,这显然是封驳制度的遗留。 ——摘编自刘文瑞《封驳制度的意义》 材料二 清承明制,仍设内阁,但实际的政务中心是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和内阁等中枢机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军机处。军机处被皇帝严密控制,从未有过独立的“执政”大权,只是依葫芦画瓢而已。军机处的职能有最高命令的撰制、发出,收受奏折,等等,这样一来,皇帝的办公厅就从内阁转移到南书房军机处。 ——摘编自何庄《从古代诏敕制度的演变看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皇帝诏令的运行体制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唐朝相比,清朝皇帝诏令运行机制的不同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推动中国古代中枢机构演变的因素及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