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有史学家认为:如果把这一事件看作是一次制度变迁,即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那就可以看出,制度变迁不一定要用革命的手段,非革命的手段一样可行。“这一事件”是( ) A.十月革命 B.“光荣革命” C.工业革命 D.二月革命
|
2. 难度:简单 | |
“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光荣革命’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其“收效”主要体现在( ) A. 恢复了召开议会的传统 B. 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C. 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D. 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
3. 难度:中等 | |
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英国议会发生的变化是 A. 革命前议会拥有行政权,革命后议会拥有立法权 B. 革命前议会受国王的控制,革命后议会限制国王的权力 C. 革命前议会和国王共同执政,革命后议会单独执政 D. 革命前议会为国王服务,革命后议会为首相服务
|
4. 难度:简单 | |
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就是否脱离英国而独立举行公投,联合王国面临分裂危机,此前有些英国国会议员建议,女王应该介入。白金汉宫却罕见地发表公开声明说,女王在公投上将保持中立。英国女王之所以在苏格兰公投问题上“保持中立”是因为 A. 英王只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对政治没有任何影响 B. 独立公投是苏格兰内部事务,与英王无关 C. 根据英国法律,女王对政治议题须保持中立立场 D. 即便独立,女王还是苏格兰国家元首
|
5. 难度:困难 | |
1689年3月,英国下院通过拨款法案,授予国王每年120万镑的税款,并规定其中60万镑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其余用作海陆军开支。1697年议会又通过《年金法案》,规定自翌年起,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长期不变。上述拨款法案的通过,旨在 A. 确保王室财政独立 B. 依法监管王室财政 C. 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 保障国王的军事权
|
6. 难度:中等 | |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1839年4月3日在广州发给英国外相巴麦尊的机密信说:“我以最最忠诚的心情建议陛下政府,立刻用武力占领舟山岛,严密封锁广州、宁波两港,以及从海口直到运河口的扬子江江面。陛下政府将从此获取最适意的满足。”一年后,英国发动了侵华的鸦片战争。通过发动鸦片战争决定的是英的 A. 主教 B. 议会 C. 内阁 D. 国王和外相
|
7. 难度:简单 | |
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诀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 ) A. 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 B. 违背了《权利法案》的规定 C. 正当行驶了英王的权力 D. 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
|
8. 难度:中等 | |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作者所说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指 A. 两党制度 B. 责任内阁制 C. 虚位元首 D. 议会权力至上
|
9.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 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 指的是 A. 以和平方式结束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B. 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 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平衡 D.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得以正式确立
|
10. 难度:中等 | |
1698年,一位西班牙外交官说:“若没有议会的参与,英国国王的条约只不过是一纸空文”。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 国王行政权丧失 B. 英国进入法制社会 C. 责任内阁制形成 D. 议会主权地位强化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首相和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在政治上共进退 B. 首相必须从下院多数党中选举产生,并接受国王的任命 C. 内阁随着权力的膨胀掌握行政权、财政权和部分立法权 D. 责任内阁制在“光荣革命”前已经出现,由枢密院发展而来
|
12. 难度:简单 | |
新华网快讯:英国首相布莱尔2007年6月27日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英王是国家名义的象征,统而不治 B.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C. 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 D. 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
|
13. 难度:简单 | |
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1803~1806)。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最能说明 A. 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B. 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C. 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发展 D. 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
14. 难度:简单 | |
质询制度起源于英国,由请愿权发展而来,是指在国会开会时,国会议员针对内阁的施政方针、施政报告或其他重要事项,向内阁总理或者内阁组成人员提出质问或疑问。该制度说明首相 A. 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 首相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C. 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 首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
|
15. 难度:中等 | |
“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A. 光荣革命 B. 工业革命 C. 文艺复兴 D. 1832年议会改革
|
16. 难度:中等 | |
1832年的改革法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主要方面,根据改革法案,年值10英镑房产的选举资格使新城镇和工业选区的中产阶级当选议员的机会增大了。这次改革 A. 使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择权 B. 使工人阶级获得选举资格并分享权力 C. 实现了全体公民的普选权和政治参与 D. 使中产阶级立即获得政治上的控制权
|
17. 难度:简单 |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反复的根本原因是 A. 新贵族具有保守性 B. 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水平不高 C. 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 D. 资产阶级缺乏斗争经验
|
18. 难度:中等 | |
1689年,英国议会下院提出《三年法案》,即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任期不得超过3年,国王威廉三世立即予以否决。直到1694年,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威廉三世才签署了此案。《权利法案》也是在“光荣革命”发生后一年余在议会通过的。在此期间国王还在与贵族讨价还价。说明当时的英国 A. 君主立宪制度还有待完善 B. 议会集体领导对国王负责 C. 封建君主专制体制在延续 D. 国王个人的意志决定立法
|
19. 难度:中等 | |
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任期:1997—2007年)曾说,伊丽莎白女王就是“不安全的世界中一个代表团结的符号”。这表明英国君主立宪体制之下,国王的作用在于 A. 凝聚民族精神 B. 确定内阁人选 C. 开展国务活动 D. 推动世界和平
|
20. 难度:中等 | |
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就此理解18世纪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在于 A. 海外贸易 B. 和平环境 C. 地理位置 D. 宪政制度
|
21. 难度:中等 | |
17世纪的中国和英国在政治领域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目录(部分) 材料三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明朝政治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英国君主制的变化历程,分析“光荣革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