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泰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校本复习综合练习二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中,促进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是

①冶铁技术的进步

②政府的重视和扶植

③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④井田制的实施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秦朝二十级军功爵制度中无王爵,其最高一级为“公士”;汉初则在二十级爵位之上增加了可以世袭的“王(侯)爵”。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汉初

A. 彻底否定了秦朝制度

B. 政治体制有所变化

C. 王国膨胀,对抗中央

D. 察举制取代了军功爵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垅的怍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

A. 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

B. 耕作农具得到改进

C. 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

D. 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清代六部长官均无权对各省督抚直接发布命令,则不得谓是总辖全国之行政长官。又各部尚书,侍郎均有单独上奏之权,则各部尚书亦并不得谓是统率各该部之惟一长官。清制六部尚书、左右侍郎俱满、汉各一人,则一部而长官六人。此等各无专事……”最符合上述材料主旨的是

A. 清代通过“以满制汉”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清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了新的发展

C. 对六部的权限规定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D. 清代中央机构的设置相对比较完善和成熟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 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 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 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海国图志》(1842年刊行)对英国政治有如下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是指

A. 法官

B. 首相

C. 内阁

D. 议会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题文)“自由党人、社会主义者、商人、将军、贵族都策划着推翻它。然而,四天之内把这个政权摧毁的彼得格勒骚动,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有组织的反对派促成的。极度的饥荒把要求面包的长列队伍变为反政府的示威游行。”这里的“彼得格勒骚动”

A.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 通过和平方式摧毁专制政权

C.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D. 表明临时政府失去民众支持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有学者评论太平天国运动时说道:“太平天国的失败并不是社会革命的结束,而是新的社会革命的开始。”该学者意在强调太平天国运动

A. 是推动中国开启近代化建设的根本原因

B. 激发了先进中国人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积极性

C. 使清政府意识到封建制度的落后性

D. 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创造环境和思想基础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哲于国民。”有学者认为孙中山的这段就职誓词为“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下列表述不符合当时历史情景的是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任务即将完成

B. 中国数千年“帝制”时代开始转入“民治”时代

C. “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的任务即将完成

D. 面临民国难建、民主难行、民生多艰的难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盛泽镇,本来是一片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归……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说明

A. 以盛泽镇为中心形成了徽商

B. 明代开始形成以“市”为标志的商业中心

C. 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失效

D. 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形成与繁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全面抗战爆发后,从淞沪会战到武汉会战的一年间,共有4次大规模会战,每次参战的国民党军队在33个军以上。而1939年到1943年的五年间,会战仅12次,平均每年2.6次,参战的军事力量在19个军以下。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 抗战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B. 国民党军队的数量减少

C. 日军对华军事战略调整

D. 正面战场无法抵御日军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毛泽东在1954年说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宪法草案就是经过协商讨论使得它更为完备的。”毛泽东意在强调政治协商会议

A. 成为联合执政机构

B. 仍是国家立法机关掌握着立法权

C. 职能已被人大取代

D.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必要性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图是某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召开60周年的纪念标志。关于该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

B. 共有29个亚非拉国家政府首脑参加了此次会议

C. 会议显示了团结、反殖、独立、友好、合作的精神

D. 会议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978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要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些规定

A. 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B. 表明政治建设在徘徊中前进

C. 实现了政治工作的拨乱反正

D. 成为新时期法制建设指导思想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在香港回归祖国的两年前,美国《财富》杂志曾发表封面文章预言“香港已死”。香港回归十周年时,美国《财富》杂志公开发表(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诚认错。这一变化反映了

A. 中美关系由对抗到正常化的转变

B.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政策的首次实践

C. “一国两制”政策保障了香港的繁荣稳定

D. 美国政府企图干涉中国内政失败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50年冬新中国的代表团向联合国控诉美国对台湾的侵略。1954年我国政府代表团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日内瓦会议。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我国上述外交活动

A. 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B. 归功于工业化的提前实现

C. 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 有利于同西方大国改善关系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幅政治漫画,用双手按住箱子的是表情惊恐的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两人。该漫画所对应的历史背景是

A. 局部战争的激烈战况伤害了美苏利益

B. 第三世界的崛起对两极格局形成冲击

C. 欧洲一体化成为美苏合作的历史契机

D. 超级大国争霸将世界置于核危险之中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43年,好莱坞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美苏“冷战”的开始

B. 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

C. 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

D. 好莱坞影片受大众审美观影响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面是一幅柏林某个时期的城市状况简图。这幅简图反映出

A. 西欧政治上的紧张和对峙

B. “冷战”造成的民族分裂

C. 美苏争霸发展中的基本态势

D. 局部热战下的国际关系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上图是2001-2014年金砖国家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较图,图中上方线条代表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下方线条代表金砖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据此可知

A. 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

B.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C. 金砖国家将领跑世界的经济

D. 两极格局下的竞争更加激烈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中记载:“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上海兴”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之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词汇。以下较全面地反映秦汉时期我国手工业的一组是

A. 青瓷、丝路、水排、黄道婆

B. 青瓷、丝路、水排、用煤冶铁

C. 青瓷、丝路、灌钢、曲辕犁

D. 青瓷、水排、灌钢、海禁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 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明隆庆年间,有一徴州商人黄汴曾记其所见的苏州市场:“苏州聚货缎匹外,难以尽述,凡人身诸行日用物件,从其所欲。”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 地域性商帮开始出现

B. 城市商业十分繁荣

C. 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出现

D. 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某学者认为,人们对王室的感情就像对待一座他们崇敬的历史建筑,一旦坍塌必然感到无比惋惜。……对许多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民众来说,首相不过是…普通外国领导人,但国王和王子却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陛下”和“殿下”。该学者论述的国家是

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法国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英国迈出了政治转型的第一步,也就是克服了专制王权,把国家的权カ从一个人(国王)手里转到一群人(贵族)手里,实现了权力的第一次扩散。”这次转型的标志是

A. 查理一世被处死

B. 《权利法案》颁布

C. 责任制内阁确立

D. 1832年议会改革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北美殖民地战事失利后,由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亲信组成的内阁遭到议会反对党的强烈批评。面临倒台的首相对国王说:“现政府的命运已经绝对地、无可挽回地被否定了。狂潮如此凶猛,难以阻挡。陛下深知,在这个国家里,圣上不可执意反对下院深思熟虑的决议。”由此可知,当时英国(  )

A. 君主立宪政体遭到议会反对    B. 议会总揽国家行政大权

C. 王权受到议会限制    D. 内阁首相对国王负责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1787年6月,新泽西代表马丁说:“脱离了大不列颠,就使13个邦处于自然状态……我们加入邦联时是平等的和自由的……如果谁要把我们弄得不平等和不自由,我是绝对不会让步的。”这一主张:

A. 有助于推动各州反抗殖民统治

B. 意味着中央政府权力需要强化

C. 旨在传播自由平等的思想理念

D. 推动美国邦联政府的迅速建立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梁启超认为“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 议会制

B. 联邦制

C. 总统制

D. 三权分立

 

详细信息
30. 难度:困难

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 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 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 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 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孙中山说:“孔子有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之理想世界,真能实现,然后不见可欲,则民不争,甲兵亦可以不用矣。今日惟俄国新创设之政府,颜与此相似。”孙中山在此主要论述的是

A. 社会主义适用于中国

B. 社会主义理想在中国古已有之

C.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进步性

D. 社会主义在俄国已经实现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我国史学界曾就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战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黏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这一历史事件是

A. 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

B. 北约建立

C. 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

D. 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它的“成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自强的新开端,在支持和巩固成员国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维护成员国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材料中的“它”

A. 瓦解了美苏两极格局

B. 推动新军事同盟成立

C. 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D. 表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为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经济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变化趋势。该趋势对世界格局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 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

B. 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C. 广大亚非拉国家迅速发展

D. 西欧随着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下列示意图中,“?”处最合适的内容是

A. 不结盟运动兴起

B.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C.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D.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出现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代政府和汉代不同。若以现在的话来说,汉代宰相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采用委员制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既然时代已不允许再出个皇帝,则建立民国就必然成为另一时代主题。问题是建立哪一种模式的民国呢?以孙文为理论骨干的革命党人,毫不迟疑地选了当时的“美国模式”。所以辛亥革命以后的民国,便是一个美国模式的民国。………不幸的是,这个生吞活剥的美国模式在中国实行起来却完全走了样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  黄炎培:“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的支配。”毛泽东:“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一毛泽东和黄炎培的谈话(1945年7月)

请回答:

(1)钱穆对唐代政治评论的历史依据是什么?近代有学者认为,从唐代中央政治特点来看,中国古代也存在民主成分。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1)你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时代已不允许再出个皇帝”这句话?

(2)结合所学指出“美国模式的民国”的表现和结果,分析出现该结果的原因。

(3)材料三中毛泽东认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的史实说明“新路”的特点。(特点和史实两部分分开答)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熊猫外交”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达到顶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熊猫就作为礼物随着日本的使者跨越重洋。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熊猫外交”是在1957年,接受这份大礼的是苏联。1957年,平平成为第一只作为国家礼物送出的大熊猫来到苏联,象征着当时中国与苏联之间的深厚感情。两年后,安安又作为配偶被送到苏联。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  1956年至195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稀有鸟类养场和美国芝加哥动物国分别先后两次致信给北京动物园,希望“以货币或动物交換中国的一对大熊猫”。…对外文化联络局最终的答复是,必须双方互派人员到对方动物园访问和领取交换的动物。如因美国政府阻挠而交换不成,那就算了。这件事最终没有办成。…1972年堪称“熊猫外交年”。熊猫玲玲和兴兴赠送美国,这是1949年以后,熊猫第一次被送到西方国家。

——《熊猫外交简史》

材料三  现在日本、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泰国、德国、奥地利都有熊猫。2017年6月24日,载着大熊猫“梦梦”“娇庆”的专机在万众瞩目下抵达柏林。外界似乎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熊猫大使的足迹足以说明两国关系之冷热。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拥有熊猫,都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变化。

——《熊猫外交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新中国首次“熊猫外交”的对象是苏联。

(2)从材料二“熊猫外交”的历程可见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熊猫”成为国际关系变化的风向标。

 

 

详细信息
38.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厄内斯特・梅在1984年的一篇论文中说:二次大战后,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1945年以后两国关系不可能出现任何缓解……传统、观念、感情、习俗……各方面都刺激着敌对状态的出现,两国均没有足够力量避免这种冲突。

——-《美国史》

材料二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通过一系列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的敌对政策和具体措施,终于形成了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版图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使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

材料三  冷战并非只是美苏之问的对抗;而是由形形色色的冲突对抗组成的,至少有四个:エ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与原料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但由于苏联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小国所产生的民族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成胁,因此冷战仍在继续。

——沃尔特・拉非博尔《冷战结束了吗?》

材料四  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于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

——《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及后冷战时代》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美苏注定会成为对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怎样对待对手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二次大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演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又有什么新变化?

(3)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随之瓦解。材料三中为什么说冷战仍在继续?据材料四,分析个别大国还能在世界上建立霸权吗?请说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