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在商、西周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士”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阶层的分化 A. 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 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 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 D. 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
2. 难度:中等 | |
荀子认为,国家要长治久安,首先必须重视“礼”的教育;而仅依靠“礼”还是治理不好国家的,还需搞好“法治”。这表明荀子 A. 在儒学基础上开创法家学派 B. 融合其他学派思想以完善儒学 C. 已摈弃早期儒家的德治思想 D. 极大地提升了儒学的社会地位
|
3. 难度:中等 | |
西汉著作《五行五事》中说,如果君王不知礼节,树木就长不直,并且夏天常有暴风;如果君王言不守信,反复无常,秋天霹雳天气就特别多;如果君王不听劝谏,刚愎自用,春夏季节将暴雨成灾。这些思想 A. 阐述了天人互渗的关系 B. 有利于规范君主的行为 C. 完善了儒学的思想体系 D. 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
|
4. 难度:中等 | |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A.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B. 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C. 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D. 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
5. 难度:简单 | |
分析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表(下表)可知,从宋代至明清,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并超过民办书院。这一变化可以说明 A. 官办书院比例上升制约着古代文化的发展 B. 封建政府对思想控制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 C. 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 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明清民办书院的衰落
|
6. 难度:中等 | |
明中后期的思想家李贽认为:“圣人亦人耳,既不能高飞远举,弃人间世,则自不能不衣不食,绝粒衣草而自逃荒野也。故虽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此思想主张 A. 发展了程朱理学的“格物”主张 B. 是对王守仁“心学”的批判 C. 反映了工商业发展中人性的觉醒 D. 深刻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7. 难度:中等 | |
明清之际,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 A. 江南成为文化中心 B. 文化政策相对宽松 C. 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D. 传统四民结构松动
|
8. 难度:中等 | |
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根源是 A. 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B. 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 C. 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 D. 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
|
9. 难度:简单 | |
《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著作,由意大利在华传教士与明末士大夫徐光启合译。《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此书并指出:“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这说明 A. 传统科技观念影响了西学东渐 B. 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 C. 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 D. 明末政府已突破闭关政策的局限
|
10. 难度:简单 | |
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广泛流传,而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1898年出版后,10多年间在国内发行了30多个不同的版本。该变化主要反映了 A. 国人科学民主意识增强 B. 政治民主改革日益成熟 C. 社会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D. 救亡图存渐成社会潮流
|
11. 难度:中等 | |
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是指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D. 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
12. 难度:中等 | |
下表搜集了重要的资产阶级文献首次完整出现在中国的概况。它表明 A.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首次传入中国 B. 中国人已关注到西方制度背后的理念 C. 清政府开始实践“师夷长技”的主张 D. 西方民主科学观念通过报刊深入人心
|
13. 难度:中等 | |
1912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国家社会主义……兄弟欲办铁路,每主张铁路国有,是国家社会主义,为民国富强之基。”据此推断孙中山 A. 发展了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思想 B. 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 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以改造中国 D. 认为铁路交通为国家富强的根本
|
14. 难度:中等 | |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生程俊英曾说:“《新青年》等刊物,成为我级必不可少的读物。有的同学把《新青年》从第一期读到最后一期,这使我级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辞藻、空疏无物之古文了。”由此可知,作者意在强调《新青年》 A. 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格 B. 激励广大民众挑战封建文化 C. 有利于唤醒青年接受新文学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
15. 难度:中等 | |
五四运动不久,胡适在学术上拉起了“整理国故”的旗号,开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目录》;1923年梁启超写了《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继胡、梁后还有别人提出的国学目录,由此,形成了一股开列国学目录的旋风。这反映了 A. 知识阶层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B. 知识阶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 C. 新文化运动后期改变了性质和方向 D. 知识阶层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
16. 难度:中等 | |
俄罗斯学者潘佐夫所著《毛泽东传》记述了毛泽东“摆脱苏联及其模式的影响、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努力”。下列著作体现毛泽东这一探索的是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论持久战》 C. 《论联合政府》 D. 《论十大关系》
|
17. 难度:简单 | |
“热词”是指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历届党代会的热词,都是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热词应是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本质” C. “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 “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18. 难度:简单 | |
报载:1958年8月8日,经过北大东语系朝鲜语专业师生一周的奋战,一本2万词条、100万字的《汉朝辞典》被作为“特大号卫星”放上了天,而这仅仅是3400多颗“卫星”中的稍微璀璨一点的一颗。这说明 A.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B. 教育“大跃进”现象严重 C. “双百”方针全面贯彻 D. 新中国科技发展迅速
|
19. 难度:困难 | |
法国学者莱昂·罗斑指出:“智者学派运动,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由此看来,智者学派的兴起主要是因为 A. 古希腊思想家的推动 B. 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 C. 功利主义思想的诱导 D. 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
20. 难度:中等 | |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公元前4—公元前65)认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民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那些品性。此观点 A. 顺应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 B. 表明人类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C. 力图把人们从封建等级制度中解放出来 D. 从自然权利的角度论证平等法则
|
21. 难度:中等 | |
彼特拉克说道“自然之物即使是真实的,对幸福生活也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我了解动物、鱼类和蛇类的本性,却忽视或蔑视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以及人的起源和归宿,这对我又有什么用处呢?”这表明彼特拉克 A. 重视人在社会的价值 B. 对宗教信仰表示怀疑 C. 追求自由平等的权利 D. 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
|
22. 难度:困难 | |
16世纪初,英王亨利八世刚刚即位时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曾得到基督教世界的君主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金玫瑰”。但时隔不久,他就走上了公开对抗教廷和教皇的道路,英国国教替代了天主教在英国的地位。此举的深远影响是 A. 英国国教成为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B. 英国封建专制王权得到巩固 C. 英国民族意识增强及民族国家发展 D. 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
23. 难度:中等 | |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 A. 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 B. 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 C. 实行资产阶级的开明君主制 D. 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
|
24. 难度:困难 | |
1748年孟德斯鸠发表巨著《论法的精神》,他主张立法机关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贵族院由世袭的贵族人员组成,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由各区域的人民选出的平民代表组成,两院同时拥有立法权,有各自的议会、各自的考虑、各自的见解和利益。这一见解 A. 反映了“三权分立”的思想 B. 体现了近代代议制的特征 C. 深刻影响了英美等国议会制度的建立 D. 有效防止了专制独裁
|
25.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熹理学自上而下,渗入民间。宋代义门现象的兴盛与朱熹理学的大力倡导有很大关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义门郑氏”,历经宋元明三代传颂不息,在明代更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其孝义治家的大家庭模式和传世家训《郑氏规范》,奠定了它在中国传统家训教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郑氏规范》中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家规族训,以及极具特色的教化实践,把朱熹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落实于行动,成为郑氏家族几百年始终坚持不懈的传统,在乡里传为美谈,并且在乡里间形成良好的睦邻氛围。因此几百年来,历经多次战乱,义门郑氏仍在浦江县保存下来,这一奇迹自有它深厚的社会土壤。 材料二 伏尔泰歌颂理想,推崇文明,希望在清除迷信的“神示宗教”之后,建立起充满理性、自然和道德的“理性宗教”。他认为朱熹理学是“理性宗教”的楷模,是唯以德教人,“无需求助于神的启示”。他在《查第格》这部哲理小说中说,中国的“理”或所谓的“天”,既是“万物的本源”,也是中国“立国古老”和文明“完美”的原因。他觉得中国人“是在所有的人中最有理性的人。”这种以道德规范为准则,使天赋与理性、文明的发展与理性的进步、历史的前进相统一的“理性宗教”是伏尔泰坚定不移的信仰。 ——程利田《朱熹理学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兼论中国文明对西方文明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理学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推崇朱熹的哪些思想?他为什么推崇朱熹的思想?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依据材料所示,提取有关“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变化发展”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27. 难度:困难 | |
(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谬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其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贪者,举以为收拏(官奴婢)。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宗宜贵戚多怒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于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请指出材料一中所谈到的商鞅变法中两个重要措施,并谈谈它们对后世历史发展的重大影晌。 (2)据材料二,导致商鞅悲剧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有何认识?
|
28. 难度:中等 |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马相伯,清末民初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l900年他将自己的全部家产——3000亩田产捐给教会,规定将其作中西大学的学生助学金。l903年创办震旦大学院,学校以“广延通儒,培养译才”为宗旨,专业分为文学、质学(科学)两类,后发展为文学、致知(哲学)象数(数学)形性(理科)四大学科。1905年筹建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辛亥革命前后,创办辅仁社(即后来的辅仁大学)和培根女校。 热衷教育救国的马相伯对革命也非常支持。1904年夏。破格录取讥讽时政而被清廷通缉的“要犯”于右任。辛亥革命前后,因其德高望重,孙中山将他聘为南京第一任市长。他还曾代理北京大学校长、参政院参政、平政院平政等职。袁世凯称帝后,他痛加抨击,认为“天下之大盗.莫大于君主”。 九一八事变时,他发表《为日祸敬告国人书》,亲自挥毫作榜书、对联义卖,所得款项全部支援抗日义勇军。自1932年11月起,他连续四个月发表了l2次国难广播演说。他先后发起组织多种爱国救亡团体,被公认为救国领袖、爱国老人。 ——摘编自李天纲《马相伯卷》等资料 (1)根据材料,概括马相伯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马相伯活动的主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