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一种现象,工人工资水平高得惊人,而煤炭的价格却极为便宜。于是,各行各业都绞尽脑汁来开发,尽可能多投入资本,多消耗煤炭,少雇用工人的新技术。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 A. 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 B. 圈地运动的巨大作用 C. 工业革命启动的独特条件 D. 近代化启动对煤炭的依赖
|
2. 难度:中等 | |
下图反映了英国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的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A. 圈地运动大规模推行 B. 工业革命的开展 C. 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D. 石油、电力新能源的充分利用
|
3. 难度:中等 | |
19世纪50年代,美国西北部农民的居住地离优良的机械商店至少有几百里之遥,但他们依然放心地使用复杂机械,因为他们知道,用电报告知经销商机械及受损部件的号码,下一班火车就能带来新的机械部件。这反映了 A. 工业革命推动了通讯与交通的发展 B. 美国率先开始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美国农民技术水平高 D. 美国工业革命依托标准化生产方式
|
4. 难度:中等 |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历史事实的正确解读。下表选项中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为特里维廉《英国社会史》中关于18世纪~19世纪中期英格兰人口变化示意图。出现这一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婚育观念更新影响人口出生率 B. 医疗水平提高降低人口死亡率 C. 技术革命改善了国民生存条件 D. 社会转型促进了人口结构改变
|
6. 难度:中等 | |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教是个纺纱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这表明当时 A. 工业革命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B. 技术发明的水平相当低下 C. 国家不重视技术改良与发明 D.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
7. 难度:中等 | |
真正的旅游业兴起于近代的英国,主要原因在于工作强度的增大和工作时间的限定,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中兴起的中产阶级,他们反对各种野蛮的或者充满血腥的娱乐方式,希望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这主要反映了 A. 经济活动影响政治地位的升降 B. 工业革命促进社会各界的层次化 C. 工业革命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 D. 大机器生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8. 难度:中等 | |
下图所示为英格兰与威尔士城市化进程图,产生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有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奴隶贸易 ③圈地运动 ④工业革命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9. 难度:困难 | |
《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 机器是新纪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B. 工业化带动家庭结构转型 C. 现代工厂制度产生 D. 工厂制的生产模式造就了现代工人阶级极强的组织纪律性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片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情景作了很好的比较。下列关于这两种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恬静的农耕文明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B. 两种文明的生产动力相同 C. 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人类向工业文明的演进 D. 工业文明进一步加深了生活的自给自足的程度
|
11. 难度:困难 | |
同一政策对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影响是不同的,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去评价它。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再者,这些土地……采取圈围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同时,如将上述(土地)……加以分开、圈围,并在有关人员中按其各自的产业,对公有地的权利和其他利益进行分配,那就会对上述有关人员均有好处。 ——辜燮高等选译《一六八九——八一五年的英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材料一中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首先爆发的。 (2)据材料二,归纳“圈地者”圈地的理由。并结合材料一简要评价圈地运动。
|
12. 难度:简单 | |
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敦的标签。20世纪以来,英国倾力治污,使伦敦的天空从滚滚毒雾到重现蓝天白云。这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借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告别了内战、流血和专制,可仍未被工业社会浸淫。传统社会风貌处处可见……以后的英国人留恋和赞美农业社会的舒适生活,称之为“快乐的英格兰”。 ——阎照祥《英国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材料三 (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 ——新华网《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快乐的英格兰”时期英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特征。 (2)比较材料一、二,结合史实说明,工业革命使英国在政治、经济的近代化道路上发生了什么重大意义的“变革”? (3)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 (4)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给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哪些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