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 非常重视祭祀 B. 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C.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
2.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的变化数据表。这一变化 A. 导致了“海禁”政策松动 B. 推动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C. 影响了国家的财收收入 D. 有效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
3. 难度:中等 | |
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 经济中心实现了南移 B. 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 C. 西汉时的疆域比西晋小 D. 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
4. 难度:简单 | |
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旧“壮者服贾,老者归田”。这主要说明 A. 商品经济占据主导 B. 重商主义观念盛行 C. 重本抑末观念仍影响深远 D. 社会逐利风气不断增长
|
5. 难度:困难 | |
秦汉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头枕三河(主要指关中地区),面向西北(草原地区)”,而到了唐(安史之乱后)宋则变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这是因为 A. 政治中心的南移 B. 经济政策的改变 C. 四大发明的应用 D. 经济重心的南移
|
6. 难度:困难 | |
唐前期,府兵制盛行。府兵即民兵,征自分得一定土地的丁男,平时务农、练兵,战时自筹资粮出兵。唐中期变府兵制为募兵制,募兵即职业兵,即由政府招募丁男入伍,供其资粮,免其赋役,直至退隐。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反映了 A. 地方割据严重威胁中央 B. 小农赋役负担的减轻 C. 政府财政危机逐渐消除 D. 国家可支配土地的不足
|
7. 难度:简单 | |
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人,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 自耕农经济 B. 田庄式经济 C. 屯田制度 D. 租佃式经营
|
8. 难度:困难 | |
宋代规定,“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即使“工商、杂类”及其子弟,主要有“奇才异行”也可应试授官,甚至僧、道有时也可应试。该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维护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B. 网罗人才维护专制统治 C. 抑制门阀士族地主势力 D. 选拔出大量实用型人才
|
9. 难度:中等 | |
表是不同时期府的南北地理分布情况统计表。出现表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政治中心南移 B. 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 C. 经济重心转移 D. 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
|
10. 难度:困难 |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以下材料,据此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最准确的是 A. 中国古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B.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中国古代南方经济逐步发展 D. 中国古代北方经济发展缓慢
|
11. 难度:简单 | |
《新唐书》记载:“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注重精耕细作 B. 广泛引种经济作物 C. 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D. 经济重心的南移
|
12. 难度:简单 | |
促成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是 A.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 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C. 统治阶级的倡导 D. 自然环境优越
|
13.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由个人撰写的四大农书中,其中三部出自山东,即西汉末年氾胜之(今山东曹县人)的《氾胜之书》、南北朝贾思勰(今山东寿光人)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今山东东平人)的《农书》,加上明代上海人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合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农书”,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山东在我国古代曾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B. 山东发达的文化影响 C. 山东地方官员重视农业 D. 山东在古代始终是中国的经济重心
|
14. 难度:简单 | |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士兵和市民共同对抗政府向市民征收房产税和扩大交易税,抗税逐渐成为市民的一种斗争方式。为了抗税,唐朝后期多次发生市民拦截宰相,甚至殴击宰相的事件。这客观上反映了 A. 城市经济的发展 B. 商人地位的提高 C. 朝廷官员的腐败 D. 唐朝的日趋没落
|
15. 难度:困难 | |
《考工记》中提到:“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车轴端)三尺有三寸也。加轸(车厢底部的横木)与轐(车厢与车轴间的木块)焉,四尺也。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即方便上下车)。”这表明在当时手工业生产过程中 A. 社会发展推动了行业内部分工 B. 为满足市场需求采取定制生产 C. 冶铁技术进步促进了工艺发展 D. 采用标准化生产并兼顾人性化
|
16. 难度:困难 | |
2014年6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友好象征。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不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A. 当地人用铁犁牛耕劳动 B. 丝绸、白瓷、唐三彩是常见的商品 C. 粉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 D. 部分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田
|
17. 难度:简单 | |
2010年11月11日,英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个粉彩镂空瓷瓶以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交,该瓷瓶的制造年代最有可能在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
18. 难度:困难 | |
检索《四库全书》,关于“平均赋役”“均平徭役”“均赋税”“平差役”一类的提法,出现有900多次。如《金史》记载,金朝大定年间,就有连续几次的均平赋役的政策和做法。这些做法的直接目的是 A. 凸显均平意识 B. 保护租佃经济 C. 维护小农经济 D. 增加财政收入
|
19. 难度:简单 | |
我国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 A. 由内地流向边疆 B. 由边疆流向内地 C. 由北方流向南方 D. 由南方流向北方
|
20. 难度:困难 | |
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 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B.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C. 农产品商品化加速 D. 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
21. 难度:困难 | |
明万历以后,江南工商业市镇之间的最大距离,一般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还有距离更近的,如苏州府吴江县,在明末平均约每乡3个市镇,彼此不过数里之遥。材料说明当时的江南地区 A. 水路交通发达 B. 苏州府成为地区经济中心 C. 市镇经济开始兴起 D. 农村商品化生产程度较高
|
22. 难度:简单 | |
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三次南迁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A. 中原地区自然灾害严重 B. 中原地区大规模的社会动荡 C. 中原地区人口增长太快 D. 中原地区逐渐丧失经济重心地位
|
23.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雍正、乾隆年间人均土地占有量统计表, 据此可知 A. 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 耕地面积逐步较少 C. 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D. 重农抑商的重要性
|
24. 难度:简单 | |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这反映出清朝实行 A. 海禁政策 B. 重商主义政策 C. 抑制农耕的政策 D. 重农抑商政策
|
25. 难度:困难 | |
1917年7月底列宁在《革命的教训》一文中写道:“人民要求和平,而自由俄国的革命政府,却依然根据从前沙皇尼古拉二世为了让俄国资本家掠夺别国人民而同英法资本家签订的秘密条约,又重新恢复了侵略战争。”材料中“自由俄国的革命政府”是指 A. 沙皇俄国政府 B.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工兵代表苏维埃 D. 人民委员会
|
26. 难度:困难 | |
下图为某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其中:美、欧、日是基础;美、俄、日是关键;美、欧、俄是欧洲一翼;美、日、中是亚洲一翼。可见,该学者认为 A. 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B. 美国在多极力量中仍具优势 C. 日本已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D. 大国力量的均衡保障了世界和平
|
27. 难度:简单 | |
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时期的贴切含义是 A. 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B. 由意识形态的对峙到政治军事的全方位对抗 C. 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格局趋势发展 D. 多极化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
28. 难度:简单 | |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表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 A. 全球化趋势 B. 多极化趋势 C. 一体化趋势 D. 区域集团化
|
29. 难度:中等 | |
下面表格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情况。 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西欧国家一体化进程加快,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 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大的后盾 C. 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最终反目成仇 D. 西欧国家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
30. 难度:简单 | |
西欧国家一些领导人认为,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间的战争威胁。基于这一认识,二战后欧洲走向 A. 战争 B. 分裂 C. 联合 D. 独立
|
31. 难度:困难 | |
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它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就革命的条件而言,俄国十月革命比法国巴黎公社更成熟的是 A. 战争引起革命 B. 人民反对战争 C. 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D. 临时政府不得人心
|
32. 难度:困难 | |
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将大批美国青年送往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参与旨在提高当地生活水平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肯尼迪的这一计划主要是为了 A. 应对来自苏联的挑战 B. 获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 C. 强化美国的经济地位 D. 破坏不结盟运动的成果
|
33. 难度:困难 |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着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A. 二月革命的发生 B. 《四月提纲》的提出 C. 七月事件的发生 D. 彼得格勒起义胜利
|
34. 难度:简单 |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能够体现这一方针的是 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抗美援朝 C. 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 D. 参加万隆会议
|
35. 难度:简单 |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中国因此在国际上陷于孤立,又被联合国打上‘侵略者’的印记,从此它被排除于联合国之外达20年之久。它也由于美国第七舰队的插手而无限期地延缓了它解放台湾的目标。”这一事件的发生 A. 使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 使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C. 使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 D. 使美苏冷战出现第一次高潮
|
36. 难度:简单 | |
1962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下午,苏联对美国宣布:“为了尽快消除危害和平事业的冲突……苏联政府……已发出一道新的命令,撤除你们所谓进攻性的武器,把它们装箱运回苏联”。这场引发美苏关系高度紧张而最终得以平息的事件是 A. 柏林墙危机 B. 古巴导弹危机 C. 苏联扶持东德 D. 朝鲜战争爆发
|
37. 难度:困难 | |
“‘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战时同盟解体 B. 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 C. 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 D. 国家实力变化
|
38. 难度:困难 | |
漫画是我们认识历史的窗口。从下图中可以看出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A. 稳定西欧社会秩序 B. 重建西欧工业体系 C. 控制西欧对抗苏联 D. 促进欧洲走向联合
|
39. 难度:简单 | |
美苏由战时盟友变为战后对手的根本原因是 A. 国家利益冲突 B. 社会制度不同 C. 战后分赃不均 D. 领土争端频发
|
40. 难度:简单 | |
“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 《北大西洋公约》 B. 《华沙条约》 C. 《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D. 《中美联合公报》
|
41.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二 有煜(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三 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其直(在争论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 ——摘自《国语·晋语》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什么问题?
|
4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材料三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清世宗实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古代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特点。 (2)材料二的图一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图一二与图三反映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
4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7年11月11日,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前身)人主办的《民国日报》报道说:“俄京激烈分子突起骚扰推倒克伦斯基政府之报告所怀意见皆谓不过激烈派暂时掌握政权,然俄国之中等社会及哥萨克团必将互相联合而与之反抗,故激烈派之天下仅为一时之现象。由此以观俄国大局,断不致因此次之改变而根本上之动摇也”。 11月14日,《大公报》报道:“克伦斯基总理率军讨逆……俄国叛党之势力如临风之烛,持久有限,俄国人民无不钦仰克伦斯基总理。” 材料二 1918年6月17日,《民国日报》社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称布尔什维克为“新派”。同年夏,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示十分钦佩,并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 材料三 1921年中共“一大”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党采取苏维埃(译为:代表大会)的形式,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我党的首要政策。” 请回答: (1)《民国日报》、《大公报》对俄国彼得格勒起义的报道何相似之处? (2)对于俄国十月革命,材料一、二中《民国日报》的评论有何不同?分析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总结1917—1921年间我国社会舆论对十月革命态度转变的趋势。 (4)舆论对十月革命态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