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夏商周时期曾采用过不同的历法,分别称为夏历、殷(商)历和周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及姬姓诸侯国多奉行周历,其他诸侯国则是三历并行。这说明 A. 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 B. 同姓子弟是分封制的主体 C. 大一统国家体制尚未形成 D. 周文化得到了天下的认同
|
2.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说,分封制不仅使周天子,而且使诸侯卿大夫都成了君主;使周天子之下的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性格,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封地里的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这反映出西周分封制 A. 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 B. 抑制了君权的集中 C. 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 D. 可以有效管理地方
|
3. 难度:中等 | |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叁(三分)其国而伍其鄙(城乡地区)”,“士就闲燕(士居住在清净优越的地方)工就官府(官府管理手工业)商就市井、农就田野。”这反映出齐国 A. 已跃居为当时的政治霸主 B. 探索新型的社会管理形式 C. 重农抑商政策已基本成型 D. 小农经济已成为社会主导
|
4. 难度:中等 | |
《考工记》是记述先秦时期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据该书记载,春秋时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由此可知,当时的手工业 A. 工艺分工日益精细 B. 产品种类非常丰富 C. 地域特色较为明显 D. 生产管理特别严格
|
5. 难度:中等 | |
周代经常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 A. 源远流长历代延续 B. 因地制宜注重方法 C. 分类精准成效显著 D. 政府主导手段增多
|
6. 难度:中等 | |
公元前191年,汉惠帝废除了秦代焚书的法令;在文帝和景帝的统治下,朝廷的博士制度仍被保留,但这些博士不限于儒家传统;汉武帝时期设置众多五经博士。这表明 A. 西汉时期的治国理念分歧大 B. 汉武帝赞成“儒学大一统” C. 西汉时期儒学地位发生巨变 D. 西汉儒学具有一定包容性
|
7. 难度:困难 | |
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北方内迁少数民族耕耙图 北部边境汉人放牧图 A. 经济重心南移 B. 农业生产恢复 C. 社会分工扩大 D. 民族交融加强
|
8. 难度:中等 | |
唐玄宗在《将封泰山断屠诏》中指出:“自古明王,仁及万物。……天下诸州,并令断屠,及渔猎采捕”。《全唐文》中也有《对射猿判》《对断屠判》《对仲夏百姓弋猎判》以及《对畋猎三品判》等案件的判决。这说明了唐代 A. 官方禁绝渔猎活动 B. 政府重视生态保护 C. 佛教观念渗入司法 D. 儒家仁爱主张普及
|
9. 难度:中等 | |
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善于经营,可以“累其赢余,益市田数亩”,上升为自耕农或小地主,小地主经营得法,也能上升为大地主。……不善经营,大地主也会下降为小地主,小地主破产为自耕农,乃至佃农,及身无立锥之地。这说明 A. 封建经济发展缺乏稳定性 B. 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的顽疾 C. 封建经济内隐存竞争因素 D. 自耕农是封建经济的主体
|
10. 难度:中等 | |
《宋刑统·盗律》中对于侵犯商人私人财产的处罚规定相当严重,如“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有敢于“烧人舍屋及积聚之物而盗者,计所烧减价,并赃以强盗论”;“恐吓取人财物者,准盗论,加一等”,材料体现 A. 宋代政府惠商的经济政策 B. 宋代新的经济观念的确立 C. 宋代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D. 宋代法律体系完善
|
11. 难度:中等 | |
朱熹曾说:“天下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实在省赋,省赋之实在治军。若夫治军省赋以为恤民之本,则又在夫人君正其心术,以立纪纲而已矣。”可见,朱熹意在说明 A. 立纲纪以求稳定 B. 循理性而求王道 C. 正君心以申民本 D. 省刑罚而薄税敛
|
12. 难度:困难 | |
据北宋学者王得臣记载:“都城(东京)相国寺最据冲会,每月朔望三八日即开,伎巧百工列肆,罔有不集,四方珍异之物,悉萃其间。”由此可知,北宋庙会 A. 突破了原有时空限制 B. 成为了新的商业中心 C. 与商业活动结合紧密 D. 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
|
13. 难度:中等 | |
王守仁认为土大夫凭借修养治理天下,农民凭借农具来养家糊口,工匠和商人则“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他的观点 A. 体现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 B. 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 C. 彻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D. 为明清思想家所继承
|
14. 难度:中等 | |
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下表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
15. 难度:困难 | |
明末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中认为以田赋为主的传统财税制度存在“积累莫返之害”的弊端;当代学者秦晖进一步提示古代每一次“并税式改革”最后都陷入“税轻费生--并税除费--杂派滋生--税轻费重--并税除费--杂派又起”的循环。对此历史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税制改革决定了历代封建王朝兴衰存亡 B. 田赋始终是古代朝廷最主要的财税来源 C. “税外杂派”多出自地方官吏贪腐行为 D. 小农经济支撑“大国财政”的必然结果
|
16. 难度:困难 | |
1871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约定“两国指定各口,彼此均可设理事官,约束已国商民。凡交涉财产词讼案件,皆归审理,各安已国律例核办”。这一约定 A. 为日本侵华创造了条件 B. 说明清政府已深谙近代外交 C. 表明中日逐步走向联合 D. 表明双方未意识到司法主权
|
17. 难度:中等 | |
19世纪后半期,上海郊区的农户通过种植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加工毛巾、织袜等城市居民用品,或进城务工,使得家庭生活状况趋于稳定甚至走向富裕。这一现象直接得益于 A. 城市化进程推动 B. 工业化水平提高 C. 国际市场的扩大 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18. 难度:中等 | |
清末、民国时期,星期制获得普遍推行。同时,一些人以盲目西化为由主张取缔星期制,一些人试图用十日一休的“旬日”古制取代星期制,一些人通过诉诸历史证明这一习俗在中国“古已有之”。这反映出 A. 西学东渐促成思想自由多元 B. 大众舆论制约社会治理成效 C. 新式生活排斥中国传统文化 D. 国人具有文化民族主义心态
|
19. 难度:困难 | |
下面是1840~1894年中国棉纱量消费情况统计表。据表可推知,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 A. 洋布丧失了竞争力 B. 土布生产仍占主导 C. 传统经济解体缓慢 D. 自然经济优势明显
|
20. 难度:困难 | |
1904年,钱穆进新式小学——无锡荡口镇的国语学校,受到的一大观念冲击就是老师钱伯圭告诉他:《三国演义》等书可勿再读,因为此书开首即云“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说明当时 A. 传统大一统观念已经瓦解 B.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C. 推翻清王朝成为社会共识 D. 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影响中国
|
21. 难度:中等 | |
近代《时报》曾载:有人搭乘怡和公司的轮船到上海,途中茶房照例收取酒钱时,客人说:“现在共和了,可以不须酒钱了,我们皆是同胞也。”茶房回道:“我们酒钱随意所给,既是共和,你先生有钱搭船,我无钱,可以给我酒钱。”客人说:“我们的自由权你不能侵犯。”这则笑谈说明 A. 辛亥革命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B. 民主共和思潮已为大众所接受 C. 政治革命带来社会观念的变化 D.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22. 难度:困难 | |
民国初年,教育部下令将各地孔庙学田归公,有人悲愤地质问“不谓今之毁孔者,……或罢其祀,或欲废其经,或欲拆其庙,或欲夺其产……是而可忍孰不可忍”,呼吁政府收回成命。这说明当时 A. 重建人们价值观的迫切性 B. 孔教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 C. 无政府主义思想日益盛行 D. 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两面性
|
23. 难度:中等 | |
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法律,取消佃农享有长期土地耕作权的永佃制。在永佃制下地主不能随意收回佃农所租土地和增加租金。这一政策 A. 保护了广大佃农的利益 B. 有利于土地的自由流动 C.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 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益
|
24. 难度:中等 | |
据学者研究,一战后协约国出于宣传需要,不愿公开他们招募14万华工和寻求中国援战这一事实。而北洋政府为维护中立形象,封锁华工讯息,不愿德国获悉中国“以工代兵”策略。凡此种种造成了长期以来对华工参战历史的“集体失忆”。这说明 A. 立场决定历史解释 B. 文字记载决定历史客观存在 C. 历史事实无法恢复 D. 历史研究有助历史记忆修复
|
25. 难度:中等 | |
参加过五四运动的傅斯年说,五四运动原是无领袖、不用手段和不计结果的,是自下而上生发出来的社会运动,因而可以说是真的社会运动,这一点极具深刻意义。傅斯年意在强调 A. 以社会的培养改造社会 B. 五四运动的组织较混乱 C. 借政治的力量改造社会 D. 社会改造必须循序渐进
|
26. 难度:中等 | |
全面抗战初期,华北抗日根据地儿童喜欢的大多还是玩球、跳绳之类传统游戏。到了中后期,军事游戏、反日爱国游戏和学习游戏等儿童游戏产生并逐渐流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 儿童身心饱受战争摧残 B. 儿童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C. 敌后战场取得辉煌战果 D. 中共抗战动员的广泛性
|
27. 难度:困难 | |
1943年,在国统区3700余家工业中,官营的600余家,民营的3100余家。但官营的占资本总额69%,民营的只占31%。这一状况 A. 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B. 推动了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 C. 有利于持久抗战的需要 D. 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
28. 难度:困难 | |
1945年9月27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将法币与汪伪政权货币的兑换率定为1:200。历史学家黄仁宇曾回忆说,他从昆明飞上海前领取了薪俸,一下飞机就发现手中的法币突然成了硬通货,在重庆只能购买2根油条的法币,到了上海竟可以在上好的酒楼摆上两桌酒席。这说明 A. 沦陷区国民财富迅速缩水 B. 政府抑制全国法币发行 C. 上海法币大量回流到重庆 D. 官僚资本遭受沉重打击
|
29. 难度:困难 | |
下表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流行口号。 这反映出广大农民 A. 积极追求符合时代特点的美好愿景 B. 由衷拥护社会主义 C. 清醒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性 D. 坚决支持改革开放
|
30. 难度:中等 | |
1973年,毛泽东在会见基辛格时表述了“一条线”的思想: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一条线”的外交战略表明当时 A. 中美外交利益趋于一致 B. 中美建交推动中欧关系改善 C. 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D. 中国成为多极格局的重要力量
|
31. 难度:中等 | |
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戴上“红帽子”经营,即企业在注册的时候找一个国有或集体单位来当“婆婆”,挂靠在它的下面。“戴帽”后企业办起事来比较容易,可以享受到种种优惠。这种现象 A. 是政府促进私营企业发展的举措 B. 反映了社会对非公有经济的抵制 C. 说明私营企业发展环境尚未完善 D. 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要求
|
32. 难度:困难 | |
有人评价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依然遵循着百余年前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路径,这种评价 A. 肯定传统文化本位主义 B. 忽略了先进制度对推进变革的作用 C. 是评价历史的基本方法 D. 肯定洋务运动制度变革的示范意义
|
33. 难度:中等 | |
1978—1991年间,中国电视媒体在经济管理模式和财务运作机制上,先后经历了从完全供给型阶段(国家财政提供全额资金补助),到供给创收型阶段(国家拨款为主、媒体创收为辅),再到创收供给型阶段(媒体创收为主、国家拨款辅助)的三次历史性跨越。这一过程表明 A. 经济管理体制的逐渐变革 B. 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结束 C. 现代企业制度的正式确立 D. 城市经济改革的全面展开
|
34. 难度:中等 | |
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在每年冬天的一次公民大会中,都会在每个部落提供的多名人选中,选出些官员,然后对其进行人职前训练及测试。这一做法 A. 强化了贵族对官场垄断 B. 有利于提升官员的基本素养 C. 体现了轮番而治的特征 D. 确保了民主政治的顺利实施
|
35. 难度:中等 | |
古代雅典的许多文学作品激励公民为城邦奋斗献身;纪念性的建筑物,除了艺术价值外,更为重要的是歌颂城邦制度或体现城邦光荣的历史。这说明古代雅典 A. 人文精神与爱国主义相结合 B. 通过文艺作品树立政府权威 C. 文化繁荣促进民主政治发展 D. 强调保护公民个人民主权利
|
36. 难度:困难 | |
罗马法分为公法与私法,私法调整的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公法是限制、规定公权力,国家的公权力不能进入私权利或私人的法律关系空间,国家公权力在私法领域仅仅发挥保障私权的功能即可。这说明 A. 罗马法内容十分完备 B. 罗马法私法比公法更重要 C. 罗马法维护平民利益 D. 罗马法注重调整民事关系
|
37. 难度:中等 | |
从16世纪开始,欧洲人把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从当地酋长手里换取黑人,欧洲人自己也抓捕非洲黑人,然后把他们运到美洲卖为奴隶,形成了长达300多年的“三角贸易”。这一现象 A. 是工业文明扩张的产物 B. 破坏了多元文明格局 C. 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 D. 瓦解了西欧封建制度
|
38. 难度:中等 | |
“17世纪和18世纪末的荷兰人没有选择现代化道路。他们没有迷恋于持续的增长,也没有注重定向问题——即成为‘西方理性主义专有的’标记的精神问题。他们却保持着——经纪人的理想。”材料认为荷兰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是 A. 海上贸易垄断权的丧失 B. 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C. 过度扩张并卷入欧洲争斗 D. 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民族国家
|
39. 难度:中等 | |
17世纪法国科学家笛卡尔发明了解析几何,为光学和物理学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他最大的贡献就是“证明了新科学与旧的宗教信仰是和谐一致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新科学” A. 利于巩固罗马天主教教会的地位 B. 极大地影响了研究者的信仰 C. 在调和信仰与理性的基础上进行 D. 是反对封建神学的有力武器
|
40. 难度:困难 | |
约翰·亚当斯在谈及对美国革命的内涵和意义的看法时认为,革命并不等于独立战争,“人民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的剧烈变化,乃是真正的美国革命”。由此,约翰·亚当斯认为 A. 美国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更是社会革命 B. 美国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的建立受到英国影响 C.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是基于对英国的感情依赖 D.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是美国建立的根本原因
|
41. 难度:中等 | |
“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两个词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才出现。到19世纪50年代,在英语世界中才使用“资本主义”这个词(法语中则早得多)。对这些历史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新“主义”都来源于启蒙运动 B. 法国的资本主义比英国更先进 C. 工业化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42. 难度:中等 | |
从19世纪70—80年代开始,英国形成了“从美国和德国进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制成品,对外出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制成品”的工业贸易结构。这反映出当时 A. 英国企业缺乏创新精神 B. 美德综合国力已经超过了英国 C. 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D. 英国贸易政策促进贸易自由化
|
43. 难度:困难 | |
古典自由主义者认为“自由放任”才是最好的经济政策,坚决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然而,罗斯福总统也经常谈到“自由”,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大自由”的概念,有力推动了“新政”的顺利进行。这一现象说明 A. “新政”因遭到激烈反对而不断趋向保守、稳健 B. 罗斯福试图让步以缓和与反对者间的矛盾 C. 传统理念可改造成为改革服务的精神动力 D. “新政”未改变“自由主义”的政策内涵
|
44. 难度:中等 | |
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斯大林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A. 注意调动农民的奉献热情 B. 大力效仿西方工业化道路 C. 努力完善工业化建设理论 D. 急于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
|
45. 难度:困难 | |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由前期积极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方针,转变到后来的包庇、扶植。能够促使其转变的因素是 A.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B. 世界金融体系的建立 C. 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D. 日本政治体制的变革
|
46. 难度:中等 | |
1951年,法国社会党发表宣言称,把保障个人基本权利如医疗、休息、学习、住房权以及消灭男女不平等和城乡不平等看作“社会民主的基本价值”之一。但是,到了70、80年代,法国工人失业人数一度高得惊人。这一变化说明了 A. 单纯的社会救助无法适应新形势 B.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常动荡不定 C. 国家与社会力量的关系亟待调整 D. 福利国家制度没有缓和劳资矛盾
|
47. 难度:中等 | |
1970年8月,拉丁美洲21国宣布在200海里海域内享有主权和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1972年6月,9个加勒比海国家提出在200海里的承袭海行使主权的主张。1982年10月,联合国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的领海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这本质上反映了 A.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 美苏霸权地位的动摇 D. 联合国的国际调节机制增强
|
48. 难度:困难 |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奉行“美国优先”战略,与各国大打“贸易战”,并迫使美国各跨国公司从海外回流本土。可是,2018年11月26日美国著名汽车生产商通用汽车公司仍宣布关闭五个本土的生产中心,将生产重心逐渐转移至中国等国家。这表明 A. 全球化进程不可阻挡 B. 美国霸权日益衰落 C. 特朗普政府不得人心 D. 中国是贸易战赢家
|
49.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洛克认为,政府应该建立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但是,人民应该拥有最高权力,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政府不能履行契约所规定给它的、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安全的责任。洛克清楚地阐述了政教自由主义的哲学思想,这种自由主义成为17世纪英国和荷兰思想界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宗教宽容、强调商业和工业的重要性、对个人劳动所得的尊重、重视正在涌现出来的中产阶级、拥护所有权和监督权、拥护人人平等、重视教育等观点。此外,自由主义由于强调解除教会和国家的强制性征税,所以它在过去和现在都体现出高度的个人主义的色彩。洛克的哲学和政治理论明显地影响了美国的开创者,并几乎成为大多数美国人的第二天性。这种哲学与牛顿的经验主义一起给伏尔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他把这种哲学的精神和观念带回到法国。 ——摘编自(美)古德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时期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胡适提出了“健全的个人主义”作为自由人格的典范,然而,“健全的个人主义”除了西方的思想资源之外,还有中国先奏传统的影响。胡适认为精神当以物质为基础,提出“实际的仁爱论”,引进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思想。试图推进抽象的儒家之爱。同时他主张知耻、孝悌等传统道德条目,重新考量“忠恕之道”。主张尊重他人的主体性;他还批评孔子的中道立场,主张狂狷人格;他反对以孟子为代表的“独善的个人主义”,主张“成器论”,突破了儒家传统的成德论。胡适的自由人格论……具有某种圆融性。 ——摘编自蔡志栋《先秦诸子与中国现代自由人格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对近代欧美国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洛克的自由主义与胡适的自由人格论内涵的异同,并说明其不同之处产生的原因。
|
50.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17世纪到20世纪的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7世纪上半叶,茶叶、咖啡等饮料进入欧美,饮茶和喝咖啡成了上层社会的时尚。 18世纪,大量的热带水果和蔬菜进入欧洲市场。社会底层人民的娱乐活动主要是看斗鸡、斗牛、去小酒店喝劣质的烈性酒。上层人士的消遣有打猎、赛马,赌博是各个阶层都普遍参加的活动。 19世纪,比较富裕的家庭的饮食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各种体育活动迅速发展起来,垒球、足球、田径运动纷纷诞生,特別是足球和田径比赛,不但吸引了许多参加者,而且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成了各阶层人士喜爱的消遣。 20世纪以后医生和律师是备受欢迎和尊重的职业。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中提取两个信息,并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简要的说明。(要求:信息明确,史实与所提取信息一致)
|
51.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几千年来通行的都是居家养老,并形成一整套的完备体系。民间社会通行的主导观念是“父母在,不远游”;因“孝”为“忠”之基础,故统治者提倡的也是以孝治天下。自隋朝开始,法律就严禁祖父母、父母在世时,子女“另立门户、分割财产、供养有缺”。在思想观念上,民众自幼就接受儒家孝道教育,元代《二十四孝》成为专对幼儿进行孝道教育的通俗读物。历朝还经常以皇帝下诏的形式旌表和奖励孝子,康乾时期还曾多次在宫中举行宴请民间老人的“千叟宴”。除此之外,宋、元、明、清时由官府举办的救助机构遍设于全国府、州、县,历代还有各种养生方法的流行。 ——摘编自郭培贵《中国古代养老制度的现代启示》 材料二 中国现代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对比表 ——孙贵博《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的过程与结果》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居家养老体系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重视居家养老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现代农村养老制度变迁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养老制度的历史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