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又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这一“回潮”的历史时期是( ) A. 秦汉 B. 隋唐 C. 魏晋南北朝 D. 明清
|
2. 难度:简单 | |
“封建社会”、“封建思想”、“封建文化”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其实是在近代以后才传入中国的。唐朝文学家柳宗元有一名篇《封建论》,他“论”的可能是 A. 内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分封制
|
3. 难度:简单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 A. 分区占领德国 B. 提出杜鲁门主义 C. 策动建立北约 D. 实施马歇尔计划
|
4.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在对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进行探究学习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了该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在其寻找的下列论据中无法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A. 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没有中国的声音是极不正常的” B. 法国:“在欧洲事务安排上,我们无法保证都有美国人的位子” C. 非洲:“在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完全享有与大国平等的地位” D. 日本:“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这种现象必须改变”
|
5. 难度:困难 | |
有关中共在民主选举上提出的“三三制”原则,正确的是 A.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 B. 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人员包括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分子和国民党 C. “三三制”政权充分保障了中国共产党的广泛民主权利 D. 是由中共领导并与其他抗日党派真诚合作的民主制度
|
6. 难度:简单 | |
1940年代,《抗建通俗画刊》刊载了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见下图),其昭示的主题是 A. 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B. 党内合作、团结抗战 C. 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D. 民族觉醒、抗战必胜
|
7. 难度:简单 | |
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通过下列哪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
8. 难度:简单 | |
从政治经济结构来看,德意志帝国呈现的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以下能支撑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 A. 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 B. 皇帝拥有主宰议会的权力 C. 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D. 皇帝是国家元首
|
9. 难度:简单 | |
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产生了灿若群星的文化巨匠,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 B. 人们享有较高程度的自由 C. 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 D. 希腊享有广阔的思想空间
|
10. 难度:简单 | |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里所说的“全体人民”实际上是指希腊城邦的 A. 所有居住者 B. 全体公民 C. 全体男性公民 D. 成年男性公民
|
11. 难度:中等 | |
学者沈志华指出:及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调整外交战略,使国际“冷战”格局出现了继中苏签订同盟条约后的第二次转型。该时期“调整外交战略”的表现有 A. 提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B. 中日建交 C. 倡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D. 中美建交
|
12. 难度:中等 | |
《人民日报》评论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评论的是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不结盟运动 D. 巴黎和会
|
13. 难度:中等 | |
1954年为进一步缓和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旨在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这是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会议是 A. 巴黎和会 B. 日内瓦会议 C. 万隆会议 D. 26届联合国大会
|
14. 难度:中等 | |
观察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A. 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 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 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 从法律上宣告封建制度的灭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成就
|
15. 难度:中等 | |
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的直接意图是 A. 为了打破海峡两岸的长期隔绝状态 B. 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C. 为顺利解决香港问题提供法律依据 D. 为了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
16. 难度:中等 | |
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 A. 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B. 直接处理港澳台问题 C. 监督中国共产党执政 D. 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
17. 难度:中等 | |
前国家总理温家宝曾引用诗句“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来答记者问,该回答主要是针对 A. 台湾问题 B. 香港问题 C. 中美关系问题 D. 中日关系问题
|
18. 难度:中等 | |
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社会主义成为英国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B. 工业革命加剧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 C. 英国工会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 D. 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
|
19. 难度:中等 | |
俄罗斯人民纪念十月革命的游行场面。从人类文明史观看,人们怀念十月革命的主要理由 A. 它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政治目的 B. 它的成功证明了列宁主义的正确性 C. 它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D. 它为俄国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
20. 难度:中等 | |
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A. 民族独立和富强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 扶清灭洋 D. 建立社会主义
|
21. 难度:中等 | |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虽然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在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 发展经济 B. 武力掠夺 C. 科技强国 D. 制度创新
|
22. 难度:中等 | |
“—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被统治的”,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俾斯麦的话说明了 A. 徳国是一个政治上专制色彩浓厚的国家 B. 以社会福利促进社会控制 C. 国家统治政权才能制止社会混乱 D. 社会福利有制约人们日常生活的作用
|
23. 难度:中等 | |
如果你生活在罗马帝国时代,你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 角斗士受到罗马法的保护 B. 法学家对审判中的案例进行解析 C. 皇帝的子女因犯法而获罪 D. 执政官发布各种行政命令
|
24. 难度:困难 | |
易中天在《我们的反思》中写道:“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不包括 A. 主张创立联邦制共和政体 B. 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C. 推行责任内阁制度 D. 坚持人民民主原则
|
25. 难度:困难 | |
比较法学者彼得•克鲁兹认为:“在公元前2世纪,罗马进行地区扩张重要历史时期,她吸收和修正了希腊思想和哲学,造就了几近完美的一个制度,即罗马法,它具有适应性,持久且实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罗马法的形成得益于对希腊的征服 B. 罗马法因其自身的完美而持久且实用 C. 罗马法渊源于古希腊的思想和哲学 D. 罗马法的发展得益于古希腊文明
|
26.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下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西周和秦朝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根据材料二,概括柳宗元对秦、汉、唐等三朝代过失的认识。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三中“封建之失”“郡县之失”的主要表现。对此,顾炎武在材料三中提出了怎样的改良策略,其实质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