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练习(二)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据《礼记·礼运》记载,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之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这表明“小康”之世

A. 阶级矛盾变尖锐

B. 是历史倒退的体现

C. 开始出现分封制

D. 具有浓厚血缘色彩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说文解字》中说:“宗,尊祖庙也。”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

A. 宗教信仰

B. 财产制度

C. 血缘关系

D. 地域联系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某古书记载,“君王自命‘天子’,龙种高贵,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一把手,是全国子民之严父,且各级地方政权之首脑亦被视为‘父母官’。”该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

A. 君权神授,皇位世袭

B. 强干弱枝,中央集权

C. 君父同伦,家国同构

D. 男女平等,均可做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赦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A. 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 分封制受到冲击

D. 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秦始皇认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于是采纳李斯建议,“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这是郡县制在中国确立的标志,也是中国和世界行政区划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下列关于郡县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

②精英政治取代了大众政治,是对分封制的否定创新

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是对分封制的继承和创新

④郡县制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汉书》记载:“秦郡守掌治其郡,有丞、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监御史掌郡监。”这表明

A. 秦朝仿中央官制,设立地方政体

B. 秦朝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治国理念

C. 秦朝地方官制有分封制遗风

D. 秦朝军政大权操纵于皇帝手中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 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

B. 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

C. 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

D. 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使职,就是代表朝廷衔命出使四方完成特定任务的官员。从唐睿宗起,三省长官相权旁落,不专机务,六部职能废弛,各种使职大量产生,为数众多。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 君主专制的强化

B. 宦官专权的出现

C. 三省六部的职能被打破

D. 君主专制的削弱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王彦超及诸藩镇人,帝(宋太祖)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室仰仗,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引自《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太祖之“意”是

A. 准备赏赐开国宿旧

B. 鼓励诸藩为国操劳

C. 表白歉意抚慰群臣

D. 暗示他们自解兵权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学者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指出:科举制使得做官第一主义得到充分发挥,它“像从外部为中国的官僚社会做了支撑的强大杠杆,虽然它同时又作为一种配合物,是中国整个官僚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科举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贯穿科举制的“学而优则仕”有助于提升社会的整体文化水平、

B. 读书—考试—做官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C. 科举制不断地为封建官僚社会输入新鲜“血液”,有助于巩固封建统治

D. 科举制形成后,科举入仕成为封建社会官员的唯一来源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元朝“……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中书省直辖地区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行政管理权

B. 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实行省界犬牙交错,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

C. 体现了地理搭配的划界原则

D. 借鉴了秦汉时期的地方管理方法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史学家邓嗣禹说:历代名臣贤相,十之八九,盖从此孔(科举)穿过,不能谓未得人才也。然以盖世奇才,有不尽出身科场者。这说明科举制(  )

A. 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B.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C. 难以全面地选拔人才    D. 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 公平竞争

B. 分科考试

C. 以文治国

D. 学而优则仕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明朝嘉靖万历时,内阁权压六卿……对于军国大事无所不掌,刑名钱谷无所不问,内阁无疑是操有宰相之权。可见,当时的内阁

A. 已成法定机构

B. 开始统领六部

C. 握有军政大权

D. 严重威胁皇权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美国的托马斯·利科纳认为,古希腊人给人类留下了四种美德:智慧、公正、坚韧不拔、自我控制。古希腊人能够给人类留下这四种美德的原因是

①哲学的发展

②人文精神的产生

③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④进行海外殖民活动

A. ①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戴维·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中称,雅典的公民凡不归派、不竞争而中立者,法律予以严厉惩罚,并去其公民权。材料说明了

A.民主限制个人自由                  B.公民不具备实际权利

C.城邦鼓励派别竞争                  D.法律不保护公民权利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随着雅典城邦的兴起,市政广场、公民大会会场、露天剧场、体育场、摔跤场、神庙、祭坛等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开始出现,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这些公共空间的出现

A. 加剧了公民的贫富分化    B. 强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

C. 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D. 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罗马法比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契约、遗嘱等行为但没有能抽象出法律行为的一般概念它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作了透彻规定唯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这说明罗马法

A.坚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原则

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注重实际而不专尚理论的特点

D.法律关系扩大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在19世纪30年代,工业资产阶级运动领袖托马斯说:“大贵族在下院有充分的代表权,工业和商业却几乎全无代表!他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与力量的源泉,因此,改革这种状况对国家的昌盛极为重要。”为此英国进行了

A. 光荣革命

B. 颁布《权利法案》

C. 1832年议会改革

D. 责任内阁的设立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英国制度规定:任何阁员不能投票反对政府的政策,否則,他必须辞职或被解职;任何阁员不能发言反对,也不能不明确支持内阁的政策;每个阁员必准备为所有的政策负政治责任。可见英国内阁制度

A. 极大限制阁员的个人自由

B. 要求阁员政治上互相信任

C. 保证了国王名义上的治权

D. 能有效减少立法上的失误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美国制宪会议就众议院议员席位分配问题曾出现三个建设方案:方案一,(马里兰州)将奴隶也算入州人口数;方案二(密歇根州)只将自由人算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奴隶按五分之三的比例加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说明了

A. 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策略

B. 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C. 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D. 奴隶是民主选举的重要力量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如果两党的原则分歧很大,以至于一执政党转变到另一执政党就意味着根本转变,那就太危险了。”这番话说明的实质是

A. 两党不能轮流执政,否则就会给国家带来危险

B. 两党存在分歧有利于国家发展

C. 共和党和民主党存在严重的原则分歧

D. 两党应该保持根本原则的一致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鸦片战争前,制约英军航行作战的关键是其对中国沿海缺乏地理认知和准确的海图,为此,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中国沿海展开大范围水文调查,而这一行为并没有受到清军的干扰。这说明

A. 清政府缺乏近代海权观念

B. 晚清政府盲目自信

C. 英国的殖民扩张准备充分

D. 中英军事实力悬殊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1858年,英国侵华军司令额尔金率舰队自上海沿江西上。在天京江面,太平军与其交火。事后,太平天国向英方道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可在长江航行。由此可见,太平天国

A. 认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

B. 未认清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

C. 迫切希望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

D. 遵循近代国际水路交往规则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中英《南京条约》附件规定:“向来各外国商人只准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吝惜,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英国据此取得的新权益是

A. 四口开埠通商

B. 广州贸易权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领事裁判权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在“剿夷”与“抚夷”的问题上曾摇摆不定。如果说(清政府)对外的“抚”字在鸦片战争初起时还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让步,而到19世纪末几乎已成“降”的同义词。“抚”字含义的变化实质上反映出

A. 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博弈

B. 民族危机的加剧与深重

C. 清政府国际地位的下降

D. 不平等条约的发展延伸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材料评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中的

A. 金田起义    B. 北伐    C. 定都天京    D. 西征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以下几位同学的发言中,正确的是

A. 辛亥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B.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辛亥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 辛亥革命取得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彻底胜利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A. 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

B. 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C. 知识分子的共识

D. 人民的迫切愿望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依1938年初国民党制定的《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1939年1月17日至2月4日,陕甘宁边区第一届议会在延安召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选出议长、副议长、政府主席、副主席。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这反映出当时

A. 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

B. 边区政府由国民党政府直接管辖

C. 共产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D. 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民国元年至民国六年,虽经袁世凯帝制自为、张勋复辞,但只不过是两场短暂的闹剧,并没有使民国中断,更没有像法国那样出现两次帝国、三次共和国的波折。这主要是因为

A.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C. 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与中国国情适应

D.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逐步加快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中日双方对18947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 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 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是:

①打倒军阀

②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③实现共产主义

④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⑤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详细信息
34. 难度:困难

据统计,1953年6月30日24时的全国人口总数是601912371人。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全面的普查所得到的准确的人口数字。此次人口普查的直接作用是

A. 作为控制人口计划生育的依据

B. 作为实行普选的基本数据

C. 作为实行三大改造的依据

D. 作为普及义务教育的根据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政治上的“成熟”不包括

A. 实现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 从理论和实践上开辟了中国革命正确道路

C.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D. 根据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妥善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廷杖)此皆关系朝家纲常,有功名教者,虽见辱殿廷,而朝绅视之,有若登仙”。以上材料说明了当时士大夫

A. 害怕君主专制的迫害不敢表现其不满

B. 借用廷杖的影响力来追求忠义的名节

C. 买通监督的宦官导致廷杖未对其伤害

D. 以臣服于君主的意见接受廷杖为骄傲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2014年底,台湾军方推出的抗战殉职将官名录中列有1942年牺牲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而2014年9月份中国大陆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中,1943年牺牲的国民党将领.国民革命军第一五零师师长许国璋名列其中。这说明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深入人心

B. 国共联合抗战增强了民族观念

C. 海峡两岸都尊重抗战的历史事实

D. 国共两党对抗战评价高度一致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为扭转货币发行的混乱状况,美国邦联政府根据《邦联条例》所授予的权限,于1781年进行金融制度改革,成立北美银行,发行纸币;但各州对此不屑一顾,到1786年有7个州继续发行自己的纸币,导致邦联政府金融改革的夭折。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

A. 美国只是名义上获得独立

B. 各州对《邦联条例》不满

C. 美国邦联制存在明显弊端

D. 各州与邦联矛盾不可调和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法国宪法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其作用是

A. 阻塞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B. 开始确立法国共和政体

C. 肯定了君主立宪政体

D. 违背了民主共和原则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楚简记载:“唐虞之道,神而不传、尧류之王,利天下面弗利(自己)也,禅而不传,圣之盛也利天下而弗利(自己)也,仁之至也,”材料中称赞的这种制度

A. 使国家开始成为帝王的私产

B. 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制度

C. 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D. 利于帝王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候到士,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唐代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持节都督出征时是一军统帅,屯驻时是军区首脑,对所统将领及州郡长吏都有节制以至生杀之权……根据《新唐书・方镇表》的记载,唐玄宗统治时期设节度使九个,安史之乱后设置节度使的方镇达四十二个,除了原有的安西节度使、北庭节度使等边疆节度使之外,还增设了淮南节度使等……《十七史商榷》记载,此时的节度使“无不兼本州刺史,则权尽归于ー家,而守土之臣几无复有分其任者矣”。……《新唐书・兵志》记载,“……节度使或父死子据其兵不肯代。”……《旧唐书・田承传》记载,如魏傅节度使田承周“户版不籍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还从十万军队中,“选其魁伟强力者万人以自为,谓之衙兵(亲兵、个人武装)”,借此对抗中央。

——摘编自高风林《略谈唐朝的节度使制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在官员来源上的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唐朝在地方上实行的管理措施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主要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历史启示?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三  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后来的法学家们继承并系统论述、论证自然法学说。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

(3)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说:“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试以古罗马法的演变为例,阐释该观点。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三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农民阶级准备怎样解决土地问题?如何评价?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3)按照材料三的研究角度,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辛亥革命。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