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图反映了一百四十多年前发生在巴黎的一场革命的情景,它所诞生的巴黎公社政权只存在两个月。下列关于这次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革命开始于国民自卫军与政府军的冲突 B. 公社将敌人完全消灭于巴黎城 C. 公社未建立工农联盟 D. 公社的战士们英勇奋战
|
2. 难度:中等 |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在黄河附近筑堤自保,甚至还恶意将灾害引致邻国。战国时,赵国曾将黄河决堤以浸淹齐魏。这说明 A. 礼乐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B. 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 C. 分封制严重阻碍农业发展 D. 大一统王朝出现具有合理性
|
3. 难度:简单 | |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历程,最主要体现在中国 A. 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B.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 开始向西方学习 D. 反侵略斗争此起彼伏
|
4. 难度:简单 | |
洪秀全等人信奉上帝会而到处焚毁孔庙及其他寺庙,并禁士人“读孔子之经”。陈独秀等人反对三纲五常,主张“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两者都 A. 出于反对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B. 鼓吹平等民主思想 C. 利用西方观念攻击传统文化 D. 促进了民众的觉醒
|
5. 难度:简单 | |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认为:“俄国革命对20世纪随后年月中的重大事件及全球冲突的影响之大,并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各项表述中,与帕尔默这一观点一致的是 A. 俄国通过这场革命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 B. 俄国革命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C. 俄国革命胜利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出现 D. 俄国革命实现工人、农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
6. 难度:中等 | |
“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依据材料判断,禁烟运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 遏制吸毒,医治官场病疾 B. 制止白银外流,缓解政府财政危机 C. 整顿海防,打击英国入侵 D. 打击鸦片走私,增加政府外贸收入
|
7. 难度:简单 | |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说明洪秀全 A. 背叛了农民革命事业 B. 没有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 C. 害怕得不到尊重 D. 为了完善农民政权的法律
|
8. 难度:简单 | |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这表明布尔什维克党当时 A. 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B. 希望和平过渡,掌握政权 C. 决定与临时政府决裂 D. 力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B. 后者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方案 C. 二者在经济纲领上是相互矛盾的 D. 两者都反映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要求
|
10. 难度:简单 | |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A. 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 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 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 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
11. 难度:简单 | |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周恩来制定了举世闻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了当代中国外交理念的基础,规定了新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三大价值取向和标尺。下面不属于“三大价值取向和标尺”的是 A. 以和平为最高目标 B. 以平等为基本准则 C. 以互利为基本要求 D. 以结盟为主要手段
|
12. 难度:简单 | |
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出“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两次合作都是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的 B. 两次合作都是中途破裂,合作的目标都没实现 C. 两党性质不同,只能通过武力对抗解决矛盾 D. 合则两利、分则不利
|
13. 难度:简单 | |
孙中山指出:“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为此他 A. 成立中国同盟会 B. 发动辛亥革命 C. 建立中华民国 D. 颁布《临时约法》
|
14. 难度:简单 | |
“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种“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的“方式”对德国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成产生的影响是 A.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 建立了资产阶级总统制 C. 建立了与英国完全一样的君主立宪制 D. 建立了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
15. 难度:中等 | |
二战后,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提出了所谓的“烂苹果理论”:“就像一个烂苹果会引起一桶苹果都烂掉一样,希腊的腐烂会传染给伊朗以东的所有国家,它还会通过小亚细亚和埃及传染给非洲,并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染给欧洲……。”下列各项对“烂苹果理论”理解不准确的是 A. 为战后的美国遏制战略造势 B. 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如出一辙 C. 主张加强合作应对恐怖主义 D. 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美苏博弈的缘起
|
16. 难度:中等 | |
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对这种文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 B. 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 C. 体现了小农经济封闭的特点 D. 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
|
17. 难度:中等 | |
林继庸说:“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八日,我出席机器和化学工业组的会议。……我即把握这个机会,提议把上海的工厂迁移到内地去。”这就是迁厂的发轫,与这一举措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 北伐战争爆发 B. 官僚资本的压榨 C. 日本全面侵华 D. 美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
18.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 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 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 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
19.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某位作者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40周年设计的邮票图案。如要你为这图案的有关背景作说明,符合史实的有 A. 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 中美关系的缓和和正常化 C. 第三世界的崛起,对中国的支持 D. 中苏关系的和好和苏联的强力支持
|
20. 难度:中等 | |
1894年9月,发生于黄海海战时期的邓世昌与其“义犬”的故事一直令国人感动并深信不疑。但亲历黄海之战的美籍军官马吉芬在回忆录中指出,“义犬救人”的故事并不存在,邓世昌和狗是一起沉下去,双双落水而死的。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当事人提供的资料最为可信 B. 单一的当事人记载不符合历史真相 C. 可以相互印证的资料可信度更高 D. 传说故事不具有历史研究的价值
|
21. 难度:中等 | |
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65号的桂园是重庆市历史文物保护单位,1945年10月10日,一个使国民党如果再次发生内战,就会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的协定在此签订,它是 A.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B. 《共同纲领》 C. 《国共停战协定》 D. 《双十协定》
|
22. 难度:简单 | |
1859年,洪仁玕提出由私人集资筹建“书信馆”,并用火车运送邮件,“以通各色家信”。这反映了 A. 太平天国大力发展近代事业 B. 洋务派致力于“自强”“求富” C. 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D. 太平天国提出进步的改革方案
|
23. 难度:中等 | |
华盛顿不得不向人们发出警告,“要么我们在一个领导之下成立联邦而结合为一个国家,要么我们就保持13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永远互相争吵”。华盛顿的这一警告所针对的是 A. 美国刚宣布独立,英美力量悬殊 B. 赢得独立战争胜利后不久,邦联制面临危机 C. 美国联邦宪法遭到强烈抵制 D. 南北方因黑奴制矛盾日益尖锐
|
24. 难度:中等 | |
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A. 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 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 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 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
25. 难度:中等 |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此规定的主要意图是 A. 实现权力的相互制衡 B. 防止总统以权谋私和叛国 C. 立法机构兼掌司法权 D. 限制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
|
26. 难度:简单 | |
中日甲午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中日甲午战争 A. 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D. 促使中国认清了所处的国际地位
|
27.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创造,却最终在15世纪之后输掉了竞争?写出《枪炮、细菌和钢铁》的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给出了他的见【解析】 ——刘十九《小细节里的大变局》 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1)材料一中美国学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你是否同意,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指什么?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袁伟时为何认为甲午战争中“没有赢家”?
|
28.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3月,彼得格勒的女工高呼“打倒战争!”“要面包!”等口号举行游行示威,各工厂的男工也加入游行队伍。参加示威和罢工的人数不断增加。沙皇政府派军警开枪镇压,工人们奋起反抗。起义工人得到士兵的支持,起义迅速发展,革命的红旗代替沙俄的白、蓝、红三色旗在首都上空飘扬。正在前线指挥俄军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于3月15日宣布退位。 材料二 代表大会决定: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 ——《和平法令》 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判断它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的三个文献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通过的?各有什么作用? (3)两段材料所反映的事件关系如何?
|
29.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历史上,共和制只是存在于城邦国家(如希腊的雅典共和国)。一旦地域扩展,中央集权的政府就会发展成帝制。 材料二 1776年《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诞生时,13州结成的是松散联盟。中央政府权力很小,不设置国家元首,它只是13个独立主权国家之间的一个协调机构,它没有全国性的法律和军队,无权向各州课税和规定商业活动。各州享有独立与主权,它们自行征税、征兵,发行货币,自行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华盛顿将它比喻为:“沙粒扭成的绳子”。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J•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独立战争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10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立的公民,而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上册商务版1995年第P213—215页 (1)依据材料二,你认为美国建立之初,存在哪些弊端? (2)为什么人们普通认为“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 (3)结合史实说明美国建立共和政体对欧洲和中国产生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