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秦皇岛市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说:“西方的扩张促进了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和西方化。这些社会的政治领袖和知识领袖用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对西方的影响做出了回应:拒绝现代化和西方化;接受两者;接受前者,拒绝后者。”中国的洋务派选择的是哪种方式

A. 第一种

B. 第二种

C. 第三种

D. 三种都不是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晚清时一些学者发表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曾廉认为中国一切皆非为制度之不良而但为人心之败坏而已。叶德辉说与其言变法不如言变人。徐致祥认为变人之道无他只须给皇帝开经筵讲理学就行因为孟子说过一正君而国治矣。下列主张与三人思想一致的是    

A.祖宗之法不可变  B.中体西用

C.变者古今之公理  D.托古改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关于唐代书法的特征,诚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论述的:它们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炼在一定形式、规律、律令中。下列书法家的作品最能体现盛唐书法的这一特征的是 ( )

A. 王羲之    B. 张旭    C. 颜真卿    D. 赵孟頫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戊戌政变后,李鸿章屡奉慈禧懿旨访拿康、梁,但他曾对人说:“康有为吾不如也,废制议事,吾欲为数十年而不能,彼竟能之,吾深愧焉。”他还多次寄意逃亡日本的梁启超,要他“精研西学,以待他日效力国事”。这表明李鸿章

A. 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B. 已转变为资产阶级维新派

C. 对维新变法持同情态度

D. 意识到民主潮流不可阻挡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中庸)记载“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黄宗羲后来说朱学“以道学问为主”,陆学“以尊德性为宗”,宋代以后“尊德性”与“道学问”一分为二。这表明

A. 儒学强调先天的善性和后天的努力合二为一    B. 宋代儒学治学方法的不同

C. 儒学内部矛盾不可调和    D. 阳明心学继承了朱学的衣钵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辛亥革命以前,人们谈论较多的是中西问题,很少涉及中国古今问题,而新文化运动时期则集中讨论古今问题,尤其是文化上的古今问题。此变化实质上反映出

A. 中外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

B. 对中国社会改造的层次加深

C.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减弱

D. 文化上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某位思想家认为“天下之人异义”造成人与人“交相非”、“交相害”,并且这种祸乱局面在他生活的时代已愈演愈烈。为此,他主张

A. 法治、集权

B. 兼爱、尚同

C. 无为、齐物

D. 仁政、复礼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说到宋词,有人誉称“唱彻宋代的歌声”。当其时,词坛群星璀璨,词风或豪放雄壮,或婉约细腻。其中“婉约细腻”的代表人物是

A. 苏轼

B. 辛弃疾

C. 柳永

D. 关汉卿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16年2月15日,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提出“伦理革命”的口号时说:“倘于政治否认专制,于家族社会仍保守旧有之特权,则法律上权利平等经济上独立生产之原则,破坏无余,焉有并行之余地?”据此可知,陈独秀

A. 认为伦理觉悟比政治觉悟重要

B. 具有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

C. 批判为君主专制辩护的传统文化

D. 批判传统社会契约型伦理关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主要在哪两个领域展开

①政治领域

②文学艺术领域

③经济领域

④科学研究领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唐宋之际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时期。从分期角度提出“唐宋变革”理论的首推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他于1910年在日本《历史与地理》上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提出唐和宋在文化性质上有显著差异。下列支持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有

①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②科技发展与程朱理学的出现

③城市经济发展与交子出现

④文学艺术方面世俗文化兴起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与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D.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明代陈献章在学术上“舍彼之繁,求吾之约”,追求“自然,自得”,被誉为“真儒复出”。其主要针对的是

A. 道教思想

B. 佛教思想

C. 程朱理学

D. 陆王心学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957年,著名越剧演员范瑞娟写了体现家庭生活的《我的丈夫,我的蜜月》,被人批评为黄色文章,对此,毛泽东表示:这篇文章是黄色的?天天《上甘岭》,没有我的丈夫怎么办?这里毛泽东的主张是

A. 在政治问题上可以自由谈论

B. 在文艺创作上不应限制过多

C. 艺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D. 要制定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划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 发展外向型经济

B.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 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985工程”是1998年中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国家启动这一工程具体是为了

A. 落实过渡时期总路线

B. 贯彻“双百”方针

C.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 实现“十二五”规划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明代,江苏泰州学派的创立者王艮说,“百姓日用是道”“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此观点

A. 发扬了程朱“理学”思想

B. 彻底否定了传统的儒家思想

C. 体现了市民阶层的利益要求

D.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一思想的提出

A. 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B. 说明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斗争方式

C. 体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

D. 表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社会相对稳定繁荣,墓碑、摩崖石刻、塔铭等文字遗迹宏富。但北魏分裂后的漫长的1000多年里,妍媚潇洒的书法风行天下,北朝碑刻湮没无闻,几乎无人问津。这反映了

A. 汉字书法艺术处于长期的停滞状态

B. 史上对北魏书法评价负面倾向明显

C. 少数民族政权对书法发展贡献不大

D. 社会环境根本决定了书法艺术走向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黄宗羲指出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发展商业,工商皆本    B. 治贫须与治愚相互结合

C. 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D. 统治者应实行轻徭薄赋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明代小说、戏曲等都特别昌盛。在短篇小说方面,以《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拍案惊奇》为代表,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成熟。此外,也出现了一些以描写男女爱情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从社会层面讲,这一现象的出现

A. 表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顺应了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C. 表明民族矛盾尖锐、民族政权并立

D. 反映了广大知识分子对理学的不满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明朝出现《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总结性科技著作,这说明(     )

A. 统治者思想开化,文化专制减弱

B. 中国传统科技走到终点

C. 中国传统科技失去创新精神

D. 中国传统科技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捉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 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

D. “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该言论旨在

A. 维护儒学独尊地位    B. 反对文人参加科举

C. 大力提倡求实学风    D. 强调加强自身修养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民族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随着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各种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交流、碰撞,有时表现为激烈的状态,有时表现为平和的状态。早在明朝以前,中外文化就有了交流、碰撞。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主要途径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史实说明“早在明朝以前中外文化就有了交流、碰撞。”

材料二  明清之际,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所翻译书籍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材料三  儒家的“知天命”推动了古代的天文观察和天文学研究;天文历法的研究离不开数学,因而儒学把数学列为“六艺”之一,由此激发了很多儒生对数学的研究;儒家以“仁”为核心,于是以治病救人的医学为“仁道”,主张“不为良相,但为良医”;儒家认为治国要以农为本,对农学的重视乃是其题中之意。其次,儒学的一些思想方法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如孔子的“举一反三”、孟子的“苟求其故”,对于古代科学家开拓研究思路,探寻事物规律具有深远影响。

——摘自王永星的《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归纳儒学对我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和当时建造的超大型宝船长140多米,宽57米,是史无前例的。(建造宝船的)巨型船坞,在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在当时世界上也无与伦比。它是中世纪中国造船业在全世界遥遥领先的明证。郑和船队先进的航海技术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领风骚的。15世纪初,是中国人称雄海上的时代,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

——摘编自韩胜宝《郑和之路》

材料二  江南制造总局造船厂1868年已着手建造螺轮蒸汽舰了。螺轮蒸汽舰是1845~1850年间在欧洲推广使用的,1850年以后被用于军事。

——摘编自徐泰来《中国近代史记》

克服技术的落后是一个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当那些西洋顾问和教习自己就不很专业时,更是如此。自强规划所造出的枪炮船舰性能极其低劣,这就导致需要不断从国外购买船炮。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从1958年起,由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研究已迈开步伐。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国防力量。这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造船、航海技术对郑和下西洋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追述唐宋时期造船、航海的主要科技成就。

(2)根据材料二,归纳洋务企业制造军舰的技术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的表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