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易中天说:“百家争鸣……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其中“争”的实质是 A. 建立自己的学术霸主地位 B. 争夺国家主导思想的特权 C. 寻求稳定社会秩序的途径 D. 促进社会制度的顺利转型
|
2. 难度:简单 | |
孔子曾在杏坛传道授业,他向其弟子阐释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A. 清静无为 B. 兼爱非攻 C. 克己复礼 D. 法不阿贵
|
3. 难度:困难 |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 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 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 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 都主张“礼”、“法”并用
|
4. 难度:简单 | |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A. 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 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 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D. 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
5. 难度:简单 | |
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下列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思想是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C. 实践德政,推行教化 D.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6. 难度:中等 | |
葛兆光教授说:“一种思想要成为普遍真理,它必须成为政治意识形态,而要成为意识形态,则要借助于权力。”儒家思想成为“普遍真理”的过程中,“借助于权力”的史实有 A. 秦始皇焚书坑儒 B.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朱熹认为道的价值内涵即“三纲五常” D. 王阳明提出心学
|
7. 难度:简单 | |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②“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③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 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8. 难度:简单 | |
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下列观点与理学家的思想明显不符的是 A.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 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C.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 “正君心,立纪纲,亲贤臣,去小人”
|
9. 难度:简单 | |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宋朝的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 A. “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B.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C. “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D.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
10. 难度:简单 | |
某思想家认为:“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下列哪一思想主张与此一致 A. “格物致知” 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C. “人伦者,天理也” D. “存天理,灭人欲”
|
11. 难度:中等 | |
宋朝的陆九渊和二程、朱熹都是我国的儒学大师。陆九渊和其他三人的学说的共同之处不包括 A. 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B.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C.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相联系 D. 宇宙便是吾心
|
12. 难度:中等 | |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是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伟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主张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A. 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B. 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彻底否定 C. 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有力捍卫 D. 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总结捍卫
|
13.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在写一篇关于“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的学术论文时,引用了如下材料:(上古的君王)“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受其利”“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该材料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部著作 A. 《焚书》 B. 《明夷待访录》 C. 《天下郡国利病书》 D. 《周易外传》
|
14. 难度:困难 | |
吴晗《历史的镜子》中提及“他晚年游历北方时,有和过去知道不符合的,就立刻检书查对,力求记载的真实,他这种从实际出发,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材料中的“他” A. 认为探究“理”,只需内心反省即可得到天理 B. 主张限制君权,学校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 C. 关注实地的调查和国计民生,富有时代责任感 D. 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
15. 难度:简单 | |
北宋人徐兢撰写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记载:“是夜,洋中不可住,惟视星斗前进,若晦冥,则用指南针,以揆南北。”对这段文献解读正确的是 A.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罗盘针的首次记录 B. 宋代人利用磁石指南特性发明了指南针 C. 可印证在北宋时期指南针已用于航海 D. 可证实中国是最早发明指南针的国家
|
16. 难度:简单 | |
《大国崛起的奥秘—一国家管控》指出:“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
17. 难度:中等 | |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对火法有所记载,火法大致包括:煅(长时间高温加热)炼(干燥物质的加热)灸(局部烘烤)熔(熔化)抽(蒸馏)飞(又叫升,就是升华)优(加热使物质变性)。这一记载 A. 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 B. 说明我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 C. 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D. 体现古人对制造火药的认知
|
18. 难度:困难 | |||||||||||
下表是关于印刷术的相关记载。由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元朝活字印刷取代了雕版印刷 B. 佛经大多采用活字印刷 C. 金属活字印刷至迟出现于南宋 D. 泥活字印刷术流传广泛
|
19. 难度:简单 | |
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的艺术门类是 A. 汉字 B. 中国书法 C. 中国画 D. 中国戏剧
|
20. 难度:简单 | |
“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的书面语”,其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 甲骨文 B. 大篆 C. 小篆 D. 隶书
|
21.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B. 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画 C. 至商代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D. 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
22. 难度:中等 | |
近代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衡恪先生在论及中国古代某一画派时,认为该画派的风格是“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A. 山水画 B. 花鸟画 C. 人物画 D. 文人画
|
23. 难度:中等 | |
《大众日报》2008年刊载《关公何以战秦琼》一文,提到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的节目《蔺相如》中的布景道具问题,请判断符合史实的是 A. 蔺相如府中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 B. 厅堂楹联上有草书写的古诗 C. 渑池会上秦王和赵王用青铜器皿喝酒 D. 书写的古诗是杜牧的《泊秦淮》
|
24. 难度:简单 | |
法国人毕欧认为,《诗经》“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进程”。他所强调的是《诗经》具有 A. 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B. 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 C. 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 D. 鲜明的浪漫主义传统
|
25. 难度:简单 | |
2014年,两汉文化发源地徐州诞生了史上第一个赋社——彭城赋社,专门从事辞赋的整理、创作、研究,重点开发“汉代五绝”之一的汉赋资源。下列关于汉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B. 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 C. 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 D. 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
|
26. 难度:中等 | |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宋词元曲永远是一枝奇葩,这与时代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宋词元曲盛行的原因包括 ①城市手工业、商业的繁荣 ②市民阶层要求丰富的文化形式 ③词曲更符合士大夫的意趣追求 ④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27. 难度:中等 | |
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杂剧的创造和演出兴盛,城市里“瓦肆”“勾栏”纷纷出现,到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晚清则产生四大谴责小说,这反映出 A. 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 B. 民间思想的广泛传播 C. 文化政策影响文化现象 D. 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
28. 难度:简单 |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词语,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铁辙(track)、火轮机(1iterature)等。这段材料表明魏源 A. 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 B.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C. 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 D. 力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
29. 难度:简单 | |
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该学堂的创设 A. 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 B. 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 C. 开启了西式教育的先河 D. 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
30.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虽然在客观上开启了近代中国文化启蒙的源流,但它只能算作是一支意韵朦胧的启蒙前奏曲。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洋务运动 A. 坚持“中体西用”的立场 B. 消除了“夏夷之防”观念 C. 大力引介西方先进科技 D. 推动了中国军事的发展
|
31. 难度:中等 | |
刘亚洲将军说,鸦片战争后中日两国同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一个则止于外形。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只撑起一个模样。作者意在 A. 肯定西学东渐思潮 B. 对洋务运动失败痛彻反思 C. 肯定发展近代工业的重要性 D. 指出明治维新成功之道
|
32. 难度:中等 | |
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说,中国“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这实际上反映了早期维新派 A. 认识到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弊端 B. 已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省 C. 已形成全面赶超西方的自强思想 D. 全面否定了传统中国的天朝意识
|
33. 难度:困难 | |
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认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革新者,他不但是儒教的先知般的创立者,而且也是建制之“王”。其主要用意在于 A. 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 B. 把孔子塑造为改革先知 C. 减少变法遭遇的阻力 D. 肯定孔子对建制的贡献
|
34. 难度:中等 | |
严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也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在戊戌变法时期,严复提出 A.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B. “伸民权”“设议院” C. “令百官易服而朝,小民一听其便” D. “哲杀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
|
35. 难度:中等 | |
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中的人物,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这体现了维新派 A. 改革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B. 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 C. 努力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 D. 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
36. 难度:中等 | |
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指出:“中国和欧洲文明都不是绝对完美的文明”,他还批评“中国文人”,并不真正懂得“兼收并蓄”或“扩展”思想。这表明他 A. 对中西方的文化都加以否定 B. 反对西方文化的传入 C. 主张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不动摇 D. 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有理性认识
|
37. 难度:困难 | |
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很多史学家认为它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他们主要依据的是新文化运动 A. 是资产阶级发起的 B. 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C. 是五四运动的先导 D. 是思想领域的反封建运动
|
38. 难度:困难 | |
20世纪初期,胡适宣讲俗语俗字,陈独秀提倡国民文学和通俗的社会文学,这些活动 A. 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迫切需求 B. 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 C. 直接冲击了封建的纲常伦理 D. 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
|
39. 难度:简单 | |
陈独秀在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行销达一万六千份,蒋介石是这本刊物的经常读者,毛泽东自称受这本期刊影响深远。此刊畅销是因为其 A. 反映国共两党的心声 B. 代表社会主流舆论 C. 启蒙救亡的爱国立场 D. 指导中国救亡运动
|
40. 难度:中等 | |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文章,提到马克思及其学说,并预言“社会主义必将磅礴于二十世纪”;同盟会早期会员朱执信1905年翻译《共产党宣言》部分内容;1917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上述史实表明了 A. 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思想界产生影响 B. 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在中国得到了实践 C. 各政治派别都主张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D. 中国知识分子关注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
|
4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 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 “孔子未尝教人之学孔子,而学孔子者务舍己而必以孔子为学……真可笑矣。” ——(明)李贽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3)依据材料三,比较李贽的思想与朱熹有何不同。如果要给以上三则材料设一个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表述是什么?
|
4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夫蛮狄羌夷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非谓本国而外,凡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内之良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呜呼!八荒以外,存而不论,乌知宇宙之大哉?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三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 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写出两位与黄宗羲属于同一时期、观点相近的知识分子,并概括其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魏源针对“不能再称西方文明之国为蛮夷”,而提出了什么重要主张?这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根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陈独秀掀起的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这场运动在当时起到的最主要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