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云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包括

①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

②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

③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④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16世纪,西班牙探险者绕过美洲南端进入太平洋,来到菲律宾群岛。1580年以后,西班牙的马尼拉殖民当局,为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中国商品,找到了一条通向墨西哥的航路——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随后,中国产品通过这些“马尼拉大帆船”源源不断到达美洲地区。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 遭到了西班牙殖民入侵

B. 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C. 商品大量输往美洲地区

D. 改变了闭关锁国政策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位于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等6处办事处所组成。到166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5万名员工与1万名雇佣兵的军队,股息高达40%。认购股份的热潮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共释出650万荷兰盾供人认购,仅阿姆斯特丹就认购了一半的股份。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

A. 商业资本是推动荷兰殖民扩张的主要动力

B. 荷兰的工业发达,基础雄厚

C.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最早的殖民贸易公司

D. 荷兰垄断了当时的世界贸易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19世纪工业化后,欧洲开始面临周期性经济衰退和危机,第一次大萧条出现于1873﹣1895年之间。欧洲农业利润的下降最为明显,如1890年代小麦价格跌至1860年代的1/3。当时各国对此反应不一,如丹麦积极推行农业现代化,德国、法国以关税制度维持农产品价格,只有英国态度特殊,未采取积极应对策略。英国态度特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不重视农业发展

B. 工党长期执政

C. 忙于对外殖民扩张

D. 从事农业者少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如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图中序号①为枪支、火药等,那么序号②、③可能包括

A. 烟草、丝绸

B. 黑奴、茶叶

C. 黄金、枪支

D. 黑奴、黄金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史料记载: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娛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这主要反映了工业革命

A. 改变了人们的政治地位

B. 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C. 加重了人们的工作强度

D.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如图为伦敦某画刊刊载的一幅漫画,内容主要是讽刺1902年南美委内瑞拉与两个经济强权发生债务纠纷,两国为讨债而威吓委内瑞拉时,图中右手拿旗帜象征委内瑞拉的士兵,则躲在一道插有“非请莫入,违者必究”告示牌的围墙内,受到这道围墙的保护。这两个经济强权最可能是

A. 美国与法国

B. 美国与日本

C. 英国与俄国

D. 英国与德国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7世纪英格兰诗人约翰•克利夫兰曾写道:“英格兰是个完美的世界!又拥有了东、西印度!请修改您的地图吧:纽卡斯尔(位于英格兰东北部,当时英格兰的煤炭出口中心)就是秘鲁。”这反映了当时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拓展

B. 工业革命加速英国扩张

C.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D. 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11家铁路公司缔结经营协定,完成了全英铁路的垄断化。1921年根据政府法令合并为4个垄断联合组织,控制了全国铁路运输量的95%.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J.P.摩根公司协助铁路业的发展提供融资,垄断了铁路行业。这些现象说明

A. 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交通运输方式

B. 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C. 交通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D. 自由贸易政策推动了生产的集中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观察下图,可以推知

A. 初级产品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持续下降

B. 国际组织促进世界贸易稳定增长

C. 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

D.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8世纪初荷兰医生曼德维尔出版一本长篇讽喻诗《蜜蜂的寓言》。他在书中宣称:“个人的恶行对公众而言就是一种美德;奢侈腐化的社会享受极大的繁荣,而勤俭节约的社会将饱受经济萧条的折磨,纯粹的美德不能为国家带来繁荣”。曼德维尔的观点体现的这种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强调

A. 政府的作用

B. 消费的作用

C. 生产的作用

D. 道德的作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1861-﹣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A. 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成型

B. 英法两国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C. 垄断组织的作用日趋减弱

D.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9中叶至20世纪初的世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工业化浪潮的扩展,美、德、俄、日的资产阶级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等等,从根本上显示了

A. 资本主义制度的成熟

B. 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确立

C.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D.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全球通史》中说:“明朝的这些远航为何是为某些未知的但肯定是非商业方面的原因而进行的……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这种导致中西远航反差的根源是

A. 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

B. 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

C. 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

D. 经济结构方面存在差异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磅;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磅……英国议会曾宣布:杀戮和剥头盖皮是上帝和自然赋予它的手段。”马克思这段记述是要说明

①西方殖民者在被征服地区进行野蛮屠杀的罪恶

②资产阶级标榜“自由、平等、博爱”的虚伪性

③西方殖民者的掠夺,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西方殖民者的杀戮合法化,并得到国家的支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一方面,有贵族宫殿式的庄园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农人破败的茅屋草舍。一方面,是工厂主舒适的生活享受;另一方面,则是失业工人绝望的生存挣扎。这一时期英国著名的保守党首相迪斯雷利曾把英国说成是一个“两个民族”的国家,“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材料主要说明

A. 工业化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危机

B. 圈地运动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C. 英国的产业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D. 自由主义政策不再适应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8世纪40年代,英国沃克兄弟投资500镑创办一家炼铁厂,起初他们每周仅从企业支出10先令的薪水用于生活开销。1757年,企业资产达到7500镑,他们仅从中拿出140镑作为分红。当时,相当一部分企业是这样发展起来的。由此看出18世纪英国

A. 企业主注重企业的扩大和发展

B. 企业主不重视改善工人生活

C. 资本家以剥削国内人民为主

D. 工厂管理制度能紧跟时代潮流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许多技术成果在被发明之前,其原理已经在理论上被阐明,如电气技术的发展完全依赖于电学的发展。19世纪是自然科学获得长足发展的时代,特别是在热力学、电磁学、化学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的新进展,并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材料突出强调了

A. 科学与技术尚未做到真正结合

B. 电的发现是推动新工业的主要途径

C. 科学理论一直落后于技术

D.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发展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某同学在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绘制了如表表格,表中①②③处应填

A. ①21世纪初、②基本形成、③新航路开辟

B. ①19世纪末、②进一步形成、③文艺复兴

C. ①20世纪初、②开始形成、③洋务运动

D.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②基本形成、③新航路开辟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A.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

C. 城市化的进程

D.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西方国家针对工业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不断建立、调整和完善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运行机制,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关于工业文明时代西方国家的运行机制说法正确的是

A. 其经济运行机制由重商主义到自由主义再到干预主义演变

B. 其政治运行机制充分体现了政权的民主性和人民性

C. 其社会运行机制有利于消除贫富差距,保证社会公平

D. 其各种运行机制的不断发展完善得益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于发展大致经历了重商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外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对应正确的是

A. 商品输出→资本输出→资本原始积累

B. 资本原始积累→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 商品输出→资本原始积累→资本输出

D. 资本原始积累→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鹿鸣馆是位于日本东京的一所欧式风格的类似于沙龙的会馆,建成于1883年。由于来客大都是日本近代化的栋梁型人物,很多重要的政策都出自于鹿鸣馆,于是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鹿鸣馆时代”。据此,“鹿鸣馆时代”的内涵应该是

A. 针砭时弊以商开国大计

B. 推翻幕府以建立近代国家

C. 学习西方以助文明开化

D. 尊崇天皇以推行军国主义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表是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该表格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与西欧国家的差距较大

B.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利于中国近代化

C. 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远强于农业文明

D. 近代中国传统的农本思想仍然很浓厚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中讲道:“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出19世纪后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 世界市场的形成

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 财富资源的猎取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曾经谈到,“有助于美国维护民主制度的原因有三: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自然环境不如法制,而法制又不如民情”。对此合理的解释是美国

A. 法制建设的程序符合民情

B. 政治制度体现了天赋人权

C. 各州的自然环境差异不大

D. 民主观念植根于民众心中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对材料中“光荣革命”的意义理解错误的是

A. 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的权威

B. “不流血”一定程度上是与落后势力妥协

C. 至此国王已经是虚位国家象征

D. 这次事件总体推动了英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指出:“‘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这里“变革的手段”不包括

A. 保留了君主制

B. 改变了国家性质

C. 逐渐实现民主政治

D. 废除了君主专制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有观点认为,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这一观点旨在

A. 说明议会获得的权力有限

B. 说明《权利法案》明确了权力界限

C. 《权利法案》缓和了社会矛盾

D. 强调英国立宪传统以法律形式确立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题文)钱乘旦指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这种现象的出现实际上说明了

A. 国王凭手中的权力转嫁责任

B. 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C. 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

D.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英国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当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该项改革的意义包括

①行政权逐步转移至内阁手中

②让民主主体扩大至普通公民

③以和平方式削弱贵族保守派势力

④使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更多政治权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美国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叙及列克星顿的枪声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殖民地民兵同英军的对峙交火,十分肯定地指出,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英军士兵首先向民兵开了枪。随之,各殖民地带着同样的冲动,飞快地拿起了武器;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发誓要准备应对这一极端事件,整个大陆万众一心,高呼不自由,毋宁死’”。对这一颇具文学色彩的描述,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 )

列克星顿之战确有其事吗?  

各殖民地居民对英国的敌视态度是一致的吗?

能肯定是英军首先开枪吗?  

④“不自由,毋宁死万众一心的声音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民主政治是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而民主政治的建立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诸多磨难,同时也要不断地吸收、借鉴以往民主政治文明的相关智慧,诸如美国通过1787年联邦宪法,最终确立起了资产阶级代议制﹣﹣联邦制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实现了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中的“实践和创新”。以下对美国这种关于孟德斯鸠学说的“实践和创新”,解读正确的是

①顺应了构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潮流

②体现出的是分权与制衡相结合原则

③通过平衡利益,协调了美国棘手矛盾

④充分地实现了美国民众的政治权利

A. 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华盛顿的戏称主要是针对

A. 各邦联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

B. 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

C. 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乏控制

D. 美国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小铁片也有大文化,相较“蓝底白字”的中国车牌照,美国各州的汽车牌照设计(如下图)色彩纷呈,五花八门。

 

这从侧面反映出美国

A. 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特点

B. 邦联制下的松散无序状态

C. 交通管理没有规范的秩序

D. 联邦政府分权与制衡原则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下表为美国总统的立法成功率

表中的统计数字说明

A. 民主党人长期控制国会

B. 权力制衡影响行政效率

C. 党派权力斗争日趋激烈

D. 立法程序更加严谨完善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托克维尔认为:(法国大革命)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下列不属于其观点的是

A. 反对人民自行起来革命

B. 主张由君主来完成革命

C. 主张中央集权制

D. 赞成君主专制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关于“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本质认识是

A. 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巩固

B. 说明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逐渐平息

C. 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D. 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1875年,国民议会在2月至7月之间先后通过了参议院组织法、公共权力组织法、公共权力关系法,三者合起来即为1875年宪法,以三部法律一起来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的宪政体制,这在法国宪法发展史上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这一现象

A. 体现了法国民主共和之路艰难曲折

B. 是各政治势力相互斗争妥协的产物

C. 说明了法国注重协调各阶层的利益

D. 反映了法国民主政治构是已经完成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政局不稳;1689年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也是政治的中心,但英国内阁稳定,政局稳定,这是因为法国

A. 君主制更符合法国国情

B. 共和制是妥协的产物

C. 权利的制衡不健全

D. 议会是权利中心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从政治制度演进的角度看,“帝制”取代“共和”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在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时期,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起飞的局面,并使步履蹒跚的法国工业革命最终大功告成。据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A. 民主制度妨碍了工业革命

B. 政局稳定推进了经济发展

C. 帝制更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D. 帝制巩固得益于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42. 难度:简单

对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恩格斯认为:“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的成就。”恩格斯的话表明德意志帝国

A. 民主是虚,专制是实

B. 以民主来欺骗工人阶级

C. 受到恩格斯的高度肯定

D. 其民主对工人有有利之处

 

详细信息
43. 难度:简单

在德意志近代史上,统一是无比崇高而神圣的事业,谁掌握了统一的领导权,谁便能控制现代化的领导权。然而,德国的这个特点潜藏着巨大的危险,埋下了自身难以克服的祸根。以下关于“危险”和“祸根”说法正确的是

A. 统一后德国经济发展缓慢落后于英法

B. 统一后德国保留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统一后德国很快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D. 统一后德国分裂主义倾向依然严重

 

详细信息
44. 难度:中等

1871年宪法规定,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缔结为一个永久的联邦”,由普鲁士国王担任联邦主席。由于巴伐利亚等邦反对,普鲁士国王仅享有“德意志皇帝”而非“德国皇帝”的尊称。在联邦议会的58个议席中,普鲁士拥有17席,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法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这些规定反映德意志帝国是

A. 具有浓厚专制色彩的国家

B. 各种政治力量妥协的产物

C. 不彻底的民主改革的结果

D. 三权分立原则的典型代表

 

详细信息
45. 难度:简单

德国宰相俾斯麦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德意志帝国宪法》得益于美国主要体现

A. 保留君主权力

B. 实行三权分立制

C. 实行联邦制度

D. 实行君主立宪制

 

详细信息
46. 难度:中等

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在波茨坦有一座行宫,视线被一座磨坊挡住了,就派警卫人员把磨坊拆了,后来磨坊主一纸诉讼把皇帝告上了法庭,法院判决结果是威廉一世败诉。判决皇帝必须“恢复原状”,把那磨坊盖起来。威廉贵为一国之君,拿到判决书也只好遵照执行。由此说明

A. 德意志事实上承认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 德意志实行君主立宪制,帝无实权

C. 德意志政体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 德意志是欧洲民主政治最健全的国家

 

详细信息
47. 难度:简单

2013年1月21日,美国第57任总统奥巴马在宣誓就职仪式上宣读宪法相关内容;3月17日,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国家主席习近平、总理李克强在履新讲话中都说到要忠实于宪法,忠诚于祖国与人民。这说明

A. 中美交往密切,相互影响

B. 两国行政权力都受宪法制约

C. 民主和法治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

D. 相同政体下治理理念的趋同性

 

详细信息
48. 难度:困难

美国制宪会议就众议院议员席位分配问题曾出现三个建设方案:方案一,(马里兰州)将奴隶也算入州人口数;方案二(密歇根州)只将自由人算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奴隶按五分之三的比例加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说明了

A. 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策略

B. 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C. 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D. 奴隶是民主选举的重要力量

 

详细信息
49. 难度:中等

中世纪后期,欧洲的许多国家产生了等级会议,如1265年的英国等级会议及后来法国的“三级会议”等,后来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很大程度是为了恢复议会传统。对此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A. 中世纪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代议制

B. 传统文化影响了英法的民主政治

C. 近代欧洲议会是等级会议的翻版

D. 资产阶级革命旨在恢复等级会议

 

详细信息
50.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民主过程,实际上就是多元的精英采取政党竞争形式竞取权力的过程。民主可以被定义为多重少数人的统治,民主过程的价值就在于建立这种多重少数人的统治。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下列政治制度能够体现这一说法的有

①政党政治

②代议制

③分权原则

④联邦制度。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④

 

详细信息
51. 难度:困难

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的预言是错误的

B. 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儿”,其结果已经证明

C. 马克思主义理论需结合实践不断得到发展

D. 十月革命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详细信息
52. 难度:中等

《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说:“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下列对“纲领过时”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欧美各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已经取得合法的地位

B. 工人阶级政党组织不赞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运行能力增强

D. 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与时俱进

 

详细信息
53. 难度:简单

巴黎公社建立前后,梯也尔政府与普鲁士签订了《普法和约》,以大肆卖国换取普鲁士的支持。巴黎人民武装起来,决心誓死保卫首都。这些事实表明,巴黎公社

A. 是马克思主义者直接领导的革命

B. 是成熟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政治革命

C. 兼具民族革命和阶级革命的性质

D. 以武装革命直接抗击普鲁士的侵略

 

详细信息
54. 难度:困难

马克思在评价巴黎公社时说,它“不过是在例外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其评价反映出巴黎公社发生时

A. 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未诞生

B. 世界无产阶级尚未联合

C. 马克思没有对公社亲自指导

D.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

 

详细信息
55. 难度:简单

“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了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了耶路撒冷。”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A. 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 鼓励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

C. 认为人人有权阅读《圣经》

D. 对未来社会提出完整设想

 

详细信息
56. 难度:中等

15世纪,意大利的一些受过教育的商人子弟开始研读古典希腊罗马文学。……希腊罗马文化奠基在城市生活之上,正好与意大利这些因商业而兴起,又较不受封建制度束缚的城市有相似之处,于是恢复古希腊文化精神成为此时文化运动所追求的目标。这说明

A. 文艺复兴是古典城市发展的产物

B. 市民阶层的精神追求推动思想解放

C. 文艺复兴的根本目的是复兴古典

D. 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已经形成

 

详细信息
57. 难度:中等

宗教改革是指16世纪至17世纪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马克思谈到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A. 赎罪券和《圣经》

B. 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

C. 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

D. 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

 

详细信息
58. 难度:中等

约翰•洛克在《政府论》说:“当立法者图谋破坏人民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文中的引用“上帝”概念实质意义是

A. 论证中世纪的“君权神授”的重要性

B. 借用罗马教皇的权力否定君主专制

C. 说明“天赋人权”的合理性

D. 说明天主教赋予人权力的合理性

 

详细信息
59. 难度:简单

卢棱认为,社会契约“以道德的和法律的平等来代替自然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身体上的不平等;从而,人们尽可以在力量和才智上不平等,但是由于约定并且根据权利,他们却是人人平等的”,据此可知,社会契约

A. 得到了人们一致推崇认可

B. 消弭了自然的不平等

C. 有助于人们追求自由平等

D. 具有明显反专制色彩

 

详细信息
60. 难度:简单

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这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笔下的“拜伦式英雄”,这些“拜伦式英雄”反映了

A. 光荣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

B. 启蒙运动时代的浪漫之声

C.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D. 蒸汽时代社会的黑暗现实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61. 难度:中等

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转变,是近代政治观念发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朕即国家,……为了百姓本身的利益,国君应当使他们无条件服从。只有当全部权力完全集中在唯一的国君手里时,臣民的幸福和安谧才有保障……臣民没有权利,只有义务。”

——(法)路易十四(1638﹣1715)

材料二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第六条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法)《人权和公民权宣言》(1789年)

材料三  1908年,清政府在出洋考察各国政治的基础上,融合皇族和立宪派等多方利益要求,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宪法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组成,其内容涵盖了宪政制度的基本要求。第一条、“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第三条、规定“法律在皇帝批准颁布前应经议院决议。”……(附录)第一条、臣民中有合于法律命令所定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第二条、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第三条、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第六条、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

——摘编自岳麓版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

(1)材料1、2中“民”的内涵有何不同?

(2)《钦定宪法大纲》是两种“民”的意识影响的结果,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产生的原因,并简述其影响。

 

 

详细信息
6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日本作家末广铁肠创作的小说《哑旅行》著于1889﹣1891年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晚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日本绅士隐太郎因慕“西文西学最合时趋”,又听得游历西洋的人都有名望,乃乘汽船从日本横滨出发,先后游历了美、英、法等国。期间虽偶有懂外语者或者友人帮助,但因时有失散,或者翻译水平低,导致语言不通,在饮食、居住、交通、游玩等方面闹出许多笑话。在纽约参观蜡人馆时,误以真人为假人;在伦敦,因寻人不遇,险被马车撞倒,还因“Bath”读音不正,误至“Bus”站;去往法国时,又误买了至比利时的船票,复从比利时乘船至法国的加伦,再从加伦转乘火车前往巴黎。虽然多有曲折,但是隐太郎也见识了伦敦的“地底铁路”以及立在当路上的“电信电话杆子”,还有巴黎“男人收税﹣法郎,女人无税”的舞场。在巴黎游玩后,隐太郎乘船取道东南亚,来到当时世界“四大埠头”的末站上海,住进日本人在美租界铁马路开设的东亚洋行,遍游上海滩的风花雪月后,始返回日本。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晚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详细信息
6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材料二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

——根据王钧林《中国儒学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孔子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孔子思想提出的目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