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陕西省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检测试卷
一、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甲午以,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族的第二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材料四  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固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二两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主旨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较第一第二方案有何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人的路”是一条什么道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这条道路?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有何特点?实践结果怎样?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主义”表示对事物的主导,往往被国家或国家集团等用于表达其强烈推行的主张,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关系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7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向国会提出关于中东的特别咨文……主要内容是:由国会授权总统动用2亿美元给中东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总统有权应这些国家的请求提供武力援助,只要这些国家面临“国际共产主义控制的任何国家的武装侵略”。……以后这个中东政策纳也被用于中东以外的地区。

——百度百科《艾森豪威尔主义》

材料二  “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布什宣布,其政府所关注的焦点将是摧毁恐怖分子的网络,这场战争“不仅是美国之战,也是世界之战”,任何国家都必须做出选择:或者站在美国一边,或者与恐怖分子站在一起。“从现在起,任何继续庇护或者支持恐怖分子的国家都将被美国认定为敌对的政权。

——袁征《“非友即敌——美国推出“布什主义”》

材料三  奥巴马主义

注:“轻轻的走,慢慢来,好好想,建立联盟并带上一根大点儿但别太大的棒子。”

材料四  欧盟作为当今世界最成熟,最具影响力的区域集团,它在区域间主义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领跑者”角色。由它所主导的区域主义不但促进了世界各区域之间更为紧密的交流与联系,而且由此催生了全球政治经济中“一种新的互动层次”,并对新的世界秩序和全球治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郑先武《欧盟与区域间主义:区域效用与全球意义》

注:区域间主义指的是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各种行为体(国家或非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实质是什么?它是美国二战后什么政策的延伸?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推行“布什主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杜鲁门主义”和“布什主义”产生的催化剂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变化?从“杜鲁门主义”、“艾森豪威尔主义”到“布什主义”的变化指出美国制定外交政策的立足点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分析,“区域间主义”的发展反映了当今世界怎样的发展趋势?

(5)综上所述分析,为了应对国际关系的新发展,中国应采取怎样的外交措施?

 

二、单选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徵不信,不信民不从,故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若谓圣人行事不可依托,则是以硁硁之小人,律神话之孔子矣。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著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现当开创百度,事务繁多,度支岁入有常,岂能徒供无用之冗费,致碍当务之急需。如詹事府本属闲曹,无事可办……均著即行裁撤,归并内阁及礼兵刑部办理。旗丁生齿日繁,徒以格于定制,不得在外省经商贸易,遂至生计益艰,……现当百度维新,自宜驰宽其禁,俾得各习四民之业,以资治生。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材料三  比年以来,皇上有意变法,而盈朝汹汹,不可向迩,亲贵抗违,耆老力诤,群僚面从而后言,举政始行而中废。乃至奉旨发议,乃推延而不议;明诏施行,乃束阁而不行。人心众论,缉缉仳仳。”

——杨深秀《请告天祖誓群臣以变法定国是折》

材料四  适应现代世界不断发展趋势而不断革新,是现代化的本质,但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不但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革新的阻力,而尤其在善于利用传统因素作为革新的动力。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方式。该方式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2)概括材料二中改革的主要措施。结合材料三,指出这些措施在当时的实施结果。这一结果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就如何顺利推行变法。谈谈你的认识。

 

 

三、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始皇既并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置材官(地方预备兵兵种),聚天下兵器于成阳,铸为钟镣,罢为角抵(摔跤)是时北筑长城四十余万,南戍五岭五十余万,骊山、阿房之役各七十余万,兵不足用而后发谪矣。其后里门之左,一切发之,而胜、广起。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兵考一》

材料二  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了胜利,使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真正成为独立的州,并联合起来建立了一个新国家;取消了英王直辖殖民地和业主殖民地的政府形式,实行了民主的、科学的资产阶级共和制;……但是美国独立战争作为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是不彻底的,革命没有解决土地问题和奴隶制问题;没有根本改变殖民时期的选举权情况。

——张友伦《美国通史》第二卷

材料三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随后在短短的时间内,孙中山制定了很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面对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袁世凯故意制造事端,逼迫革命派让步.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各自的利益公开出面支持袁世凯,对革命派进行恫吓。在帝国主义的威胁下,多数革命党人屈服了,随后,南北双方达成协议:革命党人同意让出政府,袁世凯则同意宣布赞成“共和”,并且逼迫清帝退位。2月12日,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凯声明赞同“共和”,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朱育和等著《辛亥革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秦始皇的功过。

(2)材料二中“民主的、科学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没有根本改变殖民时期的选举权情况”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孙中山“制定了很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4)上述材料中三位伟大人物对本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功绩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四、单选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明朝有学者言:负惟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

A.否定君主专制  B.主张建立法制社会

C.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 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B. 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C. 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 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希腊神与人同形同性,以人为神的形象,以人的精神承认为神”。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古希腊

A. 民主政治发达

B. 商品经济发达

C. 受东方文化影响

D. 人文主义思想盛行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观察下图,文学作品(《十日谈》)的内容与(《红楼梦》)的内容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 反教会压迫

B. 反世俗专制政权

C. 反殖民侵略

D. 反封建礼教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655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写到:“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但是它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这一思想反映了

A. 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B. 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

C. 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说

D. 工业革命后的空想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指出“英国政体的有效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整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A. 君主

B. 议会

C. 最高法院

D. 内阁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美国1787年宪法以分权与制衡为出发点,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

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④总统与内阁之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材料中“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该分析说明进化论在当时

A. 并没有对传统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

B. 对论证资产阶级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

C. 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D. 顺应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张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曾指出:人们经常断言汉语中没有关于自由的词汇,但令人惊奇的事实是,不仅汉语中有关于自由的词汇而且这个词还准确地表达了 自由的真正含义。汉语中表示自由的字是’ ……当它在自由这个意义上使用时,被定义为遵循我们本性的法则——率性之谓道。辜鸿铭言论的主要目的是(  )

A. 推进文学革命    B. 弘扬传统文化

C. 提倡自由平等    D. 否定西方文化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了。”这则新闻报道反应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A. 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

B. 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 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D. 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据载,山西太原有个前清举人叫刘大鹏,辛亥革命后仍以清代遗民自居,拒不承认民国,直到民国二十六年后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国人。促使刘大鹏思想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B. 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C. 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这段话高度评价了

A. 伏尔泰和其反封建学说

B. 欧文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C. 马克思和其社会主义理论

D. 达尔文和其进化论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 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 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是最佳模式

B.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C. 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D. “中国模式应该在世界各国推广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有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④“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下列对该国际组织的评价正确的是

A. 它当时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它不和美苏大国结盟,只和发展中国家结盟

B. 它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有力的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多权极化的趋势

C. 20世纪70年代它已和美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D. 中国已经成为其重要成员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图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作品《伊凡雷帝杀子》。这幅画一问世就惹怒了沙皇当局,一位总检察官在给沙皇的奏折上说:“画家偏以全部真实去描绘这事件,其用意究竟何在?”该作品属于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题文)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 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 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A. 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 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 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 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 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