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的着眼点在于 A. 新思想,新文化 B. 历史地理方面 C. 社会制度方面 D. 军事技术方面
|
2. 难度:中等 | |
1839年9月,在广州禁烟已有9个月的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指出:此蕞尔小邦,若大军远征,势必路途遥远、补给困难,绝对不会出此下策。据此可知,当时的林则徐 A. 一味排外不了解敌情 B. 思维固化且盲目自信 C. 顽固守旧排斥新知识 D. 愚昧无知且刚愎自用
|
3. 难度:简单 | |
鸦片战争前后对西方国名的翻译,基本是带“口”旁的音译名,如英咭咧、咪唎、咈囒哂,提到西方各国时译名通常加上:“夷”“逆”或“酋”,如“米夷”“咈囒哂夷”“法夷”;近代后期,对各国国名的翻译多用褒义词,如“美”“英”“德"“法”。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 A. 对西方认识的不断深入 B. 摆脱了天朝上国观念 C. 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D. 实现了外交的近代化
|
4.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虽然在客观上开启了近代中国文化启蒙的源流,但它只能算作是一支意韵朦胧的启蒙前奏曲。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洋务运动 A. 坚持“中体西用”的立场 B. 消除了“夏夷之防”观念 C. 大力引介西方先进科技 D. 推动了中国军事的发展
|
5. 难度:简单 | |
从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古改制”,再到新文化运动中一些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反映出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逐步加深 B. 西方列强的侵略,西学传入中国 C. 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 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
6. 难度:中等 | |
陈旭麓教授认为:“在当时要在充斥封建主义酒文化的田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不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落不了户的。”他旨在说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A. 是一种资本主义的思想 B. 是一种极端反动腐朽的思想 C. 其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 D. 不同时期的作用是不同的
|
7. 难度:困难 | |
如图是一幅名为《日本,巨人杀手》的漫画。漫画中,中国巨人狼狈不堪地摔倒在地,小矮人手持军刀,双脚踏在巨人身上。针对漫画中这一现象所引发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 A. 地主阶级迈出近代化历程第一步 B. 农民阶级反抗压迫绘制理想蓝图 C. 资产阶级初步尝试变革社会制度 D. 无产阶级承担民主革命领导任务
|
8. 难度:中等 | |
康有为通过重塑孔子形象、高悬大同理想,并用西方政治伦理学说论释儒家经典,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对接和调融、重塑和创造,是儒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行为的重要影响是 A. 重新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 B. 减少近代化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危机 C. 使晚清保守思想大行其道 D. 推动了传统思想与民主科学的结合
|
9. 难度:中等 | |
李大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李大钊的是 A. 《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B. 《庶民的胜利》 C.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10. 难度:中等 | |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下列口号或学习内容按阶段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师夷长技 ②维新变法 ③文学革命 ④创立民国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②④③①
|
11. 难度:困难 | |
辛亥革命以前,人们谈论较多的是中西问题,很少涉及中国古今问题,而新文化运动时期则集中讨论古今问题,尤其是文化上的古今问题。此变化实质上反映出 A. 中外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 B. 对中国社会改造的层次加深 C.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减弱 D. 文化上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
|
12. 难度:中等 | |
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中指出:“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心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应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据此表明新文化运动 A.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深刻而全面 B. 主张改造传统文化 C. 有遵循进化理论全盘西化的倾向 D. 力图挽救民族危亡
|
13. 难度:困难 | |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 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相继独自存在 B. 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C. 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D. 继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后,其他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
|
14. 难度:中等 | |
学者金观涛、刘青峰在《五四新青年知识群体为何放弃“自由主义”?》一文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而且影响到对《凡尔赛和约》的解释,并进一步冲击中国知识分子对未来观念的建构。”一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 A. 从宣扬科学到反思“科学万能”说 B. 从学习西方社会制度到质疑 C. 从盲目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 D. 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
|
15. 难度:中等 | |
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有的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提出的社会根源是中华民族灾难日甚一日,清朝政治腐败不堪和流传会党中的‘反清复明’的民族意识”;也有的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从思想渊源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更多一些,这与孙中山的经历有关,更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上述评论都旨在强调 A. 传统文化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B. 外部因素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C. 时代潮流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D. 社会环境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
16. 难度:中等 | |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早期以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主义为主要内容,辛亥革命后以反对帝国主义,追求中华民族独立为核心,“五四”运动以后则以“济弱扶倾”,支持全世界弱小民族独立为目标。这说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A. 始终围绕着民族独立的主题进行着 B. 是随着民主革命的发展不断丰富的 C. 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根本目标 D. 把反对封建专制和民族独立相对立
|
17. 难度:中等 | |
1956年,毛泽东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在“第二次结合”时期,毛泽东为吸取苏联建设的教训强调 A. 突破“城市中心论”,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B.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C. 依据国情创造性提出分两步走的革命战略 D. 必须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
18. 难度:中等 | |
毛泽东在某篇文章中说:“孙中山死去二十四年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都大大地向前发展了,根本上变换了中国的面目。到现在为止,中国人民己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就是这两件事:在国内,唤起民众。……(二)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及各国人民共同奋斗。”该文章是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新民主主义论》 C. 《<共产党人>发刊词》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
19. 难度:中等 | ||||||||||||||||
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下关于毛泽东在各个时期撰写的著作及其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
20.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邓小平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全党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心的转移 ②属于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③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21. 难度:中等 | |
“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这里的“新的高度”是指提出了 A.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B.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
22.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是连环画的收藏爱好者,以下是他在班级做连环画展览的三本书,他需要给这三本书列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A.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B. 现代中国的建设道路 C. 20世纪三位巨人的成就 D. 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
23. 难度:中等 | |
下列主张不能体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精髓的是 A.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B. “凡毛泽东的话都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C. 江泽民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24.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晚清模式(百日维新)﹣﹣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 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 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 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
25. 难度:中等 | |
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指导中国人不断前进的三大理论成果相继诞生。这三大理论成果都 ①具有时代精神 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都在发展中完善 ④都是共产党人的创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
26. 难度:简单 | |
评弹是一种盛行于江南地区的曲艺门类,在新中国成立前曾广为流传。1951年3月后评弹书目一度停演。50年代末60年代初,评弹再次焕发了新春,许多传统书目被保存、整理和传承,同时大量新的评弹书目不断推出。评弹艺术的再度发展主要得益于 A. 社会民众强烈需求 B. “双百”方针的提出 C. 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D. “双为”方针的提出
|
27. 难度:中等 | |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对毛泽东这段话认识正确的是 A. 批评了文艺领域中僵化教条思想 B. 纠正了对于学术研究的政治干预 C. 确保了文艺创作持续和长期繁荣 D. 推动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解放潮流
|
28. 难度:简单 | |
在时代背景上,“双百”方针与“二为”方向的主要区别是 A. “二为”方向是新中成立初期,“双百”方针是改革开放后提出的 B. “二为”方向是改革开放时期,“双百”方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 C. “双百”方针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二为”方向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 D. “二为”方向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双百”方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
|
29. 难度:简单 | |
1961年8月,北方昆曲剧院公演《李慧娘》,受到首都各界的广泛赞誉;1963年5月,《文汇报》发表文章,公开批判《李慧娘》;“文化大革命”期间,北方昆曲剧院被解散,1979年,北方昆曲剧院恢复建制,《李慧娘》一剧恢复上演。上述状况揭示的本质问题是 A. 政治运动左右文艺发展 B. 该剧剧本存在严重问题 C. “双百”方针贯彻的曲折 D. 党的文艺指导方针不断变化
|
30. 难度:简单 |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科教事业的发展,把教育事业摆在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但下列不属于能促进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有 A. 提出“二为”总方向 B. 提出“三个面向” C. 颁布《义务教育法》 D.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31. 难度:中等 | |
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正式颁布,其内容是按照可能和需要,把世界科学的最先进的成就尽可能迅速地介绍到我国的科学部门、国防部门、生产部门和教育部门中来,把我国科学界最短缺而又是国家建设所最急需的门类尽可能迅速地补足起来,使12年后,我国这些门类的科学和技术水平可以接近苏联和其他世界大国。”这一规划 A. 是“大跃进”运动在科教领域的产物 B. 表明国家重点发展同防科技的主要宗旨 C. 与国家科技教育实际存在若一定差距 D. 反映了科技教育落后局面下追赶的愿景
|
32. 难度:中等 | |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部门通过高考改革和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这说明高等教育 A. 出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 B. 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 践行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D. 培养了大批现代化的建设人才
|
33. 难度:中等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里的“壮举”是指 A. 袁隆平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 B. 中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C. 中国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 D. 中国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
34. 难度:简单 | |
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 A. “双百”文艺方针 B. “科教兴国”战略 C. “三个面向”方针 D. “载人航天工程”
|
35. 难度:中等 | |
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 A. 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B. 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C. 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 D. 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
|
36. 难度:简单 | |
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成功地回到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不包括 A.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C. 集中力量重点攻关 D. 近现代以来,雄厚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
|
37. 难度:简单 | |
中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擦肩而过,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积极抓住机遇,参与新科技革命。除去同步实验通讯卫星发射成功外,我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还有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神舟”号系列飞船成功发射 C.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 “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
38. 难度:中等 | |
下列中国科技成果中,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是 A.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 原子弹、氢弹研制成功 C.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 把宇航员送人太空
|
39. 难度:中等 | |
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多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这些“惊人”创举有 ①“文革”期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②“一五”期间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③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40. 难度:简单 | |
若要为2016年元旦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的贺词,需要确定一组可以恰当体现发展概况的“关键词”,请你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 “双百”方针、破“四旧”、“三个面向”、不结盟 B. 上山下乡、“东方魔稻”、两弹一星、一国两制 C. “样板戏”“半工半读”“三个世界”“和平统一” D. “希望工程”、科教兴国、“二为”方针、载人航天工程
|
4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三 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中图1和图2所示事件共同的历史作用。图1和图2所示事件对中国传统思想造成了怎样的冲击?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2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提出的口号及这一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和最大的历史功绩。 (3)李大钊可以说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李大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贡献。
|
42.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材料二:1977年的中国没有冬天。 这一年冬季和1978年夏季报考大学的人数,竟高达1160万!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居然拿不出足够的纸来印考卷。为了解决77级考生的考试用纸问题,中共中央决定,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 1978年的春天来得更早。 1978年3月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在会上宣布中共中央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改革开放20年之科教篇》 材料三: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和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教训时指出:“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他还说“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材料四: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请回答: (1)材料一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这种“教育革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你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论断?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指导方针。 (4)材料三、四表达的观点有何共同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