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2018届高三暑期训练卷(四)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我生不有命在天”一语,见载于《尚书》,此语乃殷大臣祖伊深感周邦对殷王朝已构成巨大威胁而奔告于纣时,纣对祖伊说的话。它反映出殷商时期

A. 天子成为君主称号

B. 存在君权神授观念

C. 纣王权威受到质疑

D. 萌发天人感应学说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黄宗羲这段话的主旨是

A. 指明内阁成员无宰相之名实

B. 批评太监干政

C. 指明内阁成员只是批答奏章

D. 批评皇权过重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乌青镇(乌镇)南北各与钱塘江和太湖相通,又与京杭大运河相贯连。明成化、弘治年间,“宛然府城气象”,清乾隆朝乌镇“升平既久,户口日繁”,成为江南市镇中人口最多的大市镇之一。乌镇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A. 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C. 纺织业发展最迅速

D. 政府赋税重要来源地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乾隆时规定:到退休年龄,主动申请退休,获准退休后级别不变的官员,可以“食全俸”;没有到退休年龄,但在考核中发现年老有病,朝廷可以特批退休,但即便获准级别不变,也只能“食半俸”;被朝廷勒令退休的官员,就不能享受任何食禄了。此规定

A. 利于增强政府机构的活力

B. 保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C. 对官吏体制作出法律规范

D. 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鸦片战争前,在外交文书的问题上,中英之间有着长期的冲突,清政府坚持用“禀”“谕”的体制(英国官员用下对上的“禀”,清政府官员用上对下的“谕”),而英国主张用平行的照会文书。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之间“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这个变化反映出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涌现

C. 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

D. 中英两国开始平等交往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1882年,英商魏特模等拟在上海设立纺纱厂,总理衙门明确指出:机器织布系中国创办之举,予限十年内只准许华商入股,不准另行设局……是故不准华商另行设厂,然则何能反而允许洋商设厂欤!这表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

A. 具有垄断性与排他性

B. 推动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 抵制了西方列强侵略

D. 开启了中国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历程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20世纪60年代上海承担导弹研制任务后,一批传统产品生产厂,如造纸厂、纺织厂、手工工厂被改造为超高强度合金钢、特种有色金属、半导体材料等新材料生产厂、电子元器生产厂、精密加工厂以及仪器仪表厂。这表明导弹研制

A. 增加了造纸业和纺织业的科技含量

B.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C. 依赖于我国传统工业的发展

D. 推动了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雅典公民“凡不归派、不竞争而中立者,法律予以严厉惩罚,并去其公民权”最能说明雅典政治中

A. 城邦反对无原则中立

B. 城邦鼓励派别竞争

C. 法律不保护公民权利

D. 民主有时限制自由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古罗马法律裁判官曾宣告:“对于任何以违反善良风俗进行聚众侮辱的人或者其所为之事导致违反善良风俗的侮辱,我给予一个针对他的诉权。”这表明罗马法

A. 注重法律程序

B. 追求公平正义

C. 保障公民权利

D. 体系成熟完善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我认为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是团结人民的全部力量以加快取得胜利。我同意国家杜马的请求,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继位,并祝福他登上俄罗斯国家皇位。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就此宣誓绝不违背。”1917年,这段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诏书说明

A. 二月革命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转型

B. 俄国革命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C. 沙皇专制体制未发生丝毫本质变化

D. 沙皇试图通过妥协方式维护君主制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苏联国家和中国合力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 体现了多国结盟的特点

B. 是新世纪冷战思维的产物

C. 主要目的是应付地区反恐

D. 是全面合作的新型国际组织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二战后期,美国力图在战后建立一个“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苏联也希望建立新的国际组织来“保证一个持久和正义的和平”,在美苏主导下,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为宗旨的联合国建立起来。这表明

A. 美苏在战后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

B. 美苏都希望建立自己主导的世界秩序

C. 维护和平的理念顺应了国际发展大势

D. 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能够永久和平相处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康乾时期农业高度发展。政府大力鼓励垦荒,此时全国新地面积上升到10亿亩以上。康熙帝亲自在宫中反复试种早熟的福种“御稻米”,以此带动农业技术发展。人们还创造了复种套种、多熟轮作等新作方法。此外,农作物品种方面最具革命性意义的是番薯、玉米、马铃薯的推广,这成为人口飞速增长的重要条件。防范水旱灾害成为农业发展的重大难题,乾隆皇帝就曾在谕旨中说:“河工关系民生者甚巨,苟有裨益,虽费帑金一二千万,亦非所惜。”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外国机制农产品全蜂拥而至,中国农业、手工业受到冲击。纺织工业需要进口大量的棉花作为原料,造成了大量资金外流。对外贸易方面,中国传统农业日渐失去竞争优势。1877年的《华北捷报》认为:“印度制茶较中国优越的地方在于改良的机器、最好的焙制技术及专家监督的大茶园。”1895年,康有为建议清政府设农商局于京师。袁世凯也上书呼吁,“中国想讲求地利,开辟利源,非效法西方创办农业学堂、培养农业人才不为功”。1897年,罗振玉主编《农学丛书》时,既有欧美、日本农业生产新技术,又有传统农书和我国农民生产经验的总结。

——摘自任耀飞《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康乾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2)根掘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晩清农业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