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有学者指出,宗法制是在同宗、同祖的血缘亲情基上区别尊卑长幼,以确定财产、地位的继承秩序以及不同身份的宗族成员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的制度。这表明宗法制具有鲜明的

A. 平等性

B. 礼俗性

C. 地域性

D. 等级性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西周时,一般人见面以推手为礼,如果推手位置偏下,表示没有亲属关系;位置偏高一定是同族人;位置适中则是有婚姻关系的异姓人。这说明西周时期

A. “礼”贯穿人们生活方方面面

B. 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

C. 分封制和礼乐制互为表里

D. 见面的礼节决定血缘亲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 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汉武帝通过举贤良对策等方式,在身边集中了一批有才干的近侍之臣。他们由庶僚加衔待中、诸曹、给事中,从而成为内臣。他们有时奉命与公卿大臣论辩,以致面折廷争而诎大臣。汉武帝的这一举措意在

A. 重用近侍之臣以强化皇帝权力

B. 使内外朝权力平衡

C. 提高内臣水平以使之独当一面

D. 告诫自己人外有人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他们凭藉祖先的余荫……凡州郡掌管选举诠叙的官吏,如中正、主簿、功曹之类,都非由他们中择人任用不可,而且由中央到地方的高级长官亦由他们包揽独占,使一般平民不易有参加的机会。”材料反映的是

A. 科举制形成的必然性

B. 察举制引发社会动荡

C. 科举制打破特权垄断

D. 世家大族垄断选官权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A. 分割地方权力

B. 对地方官的监察

C. 发挥文官作用

D. 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在唐朝的政治运行中,门下省(对)诏书之出,有不便者得以“封还”。这里的“封还”是指门下省

A. 将不合理的决策交付皇帝审议

B. 重新拟定诏令以备皇帝的审核

C. 将未通过的诏令发中书省重拟

D. 与中书省重新拟定皇帝的诏令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另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知宋朝

A. 废除三公九卿制

B. 开始确立众相制

C. 相权进一步削弱

D. 枢密院独掌实权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巨相见,无论宣寺不得参,即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一现象主要是清代

A. 政治体制不断强化的产物

B. 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C. 提高办事效率的必然选择

D. 弥补废丞相弊端的结果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中文的“城邦”是从“波利斯”(polis)”的英译“city state”,即城市国家转译而来的。在希腊人的观念中,“波利斯”首先是指高于家庭、村落和部落之上的特定人群的联合体,即公民团体。它首先指的是人,而不是物,城市的含义是“波利斯”的内涵外延的结果。据此可知,古希腊城邦的内在特征是

A. 小国寡民

B. 独立自治

C. 公民集体

D. 城市国家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公元前630年,雅典出现第一部成文法典——拉古法典。该法典规定:凡能自备武装的人有公民权利,除了少数重要官员,其他官员都从能够制备武装的人们中选出。这说明

A. 法制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

B. 雅典民主呈现形式主义的特征

C. 公民权的获得有财产资格限定

D. 政体的运行需要私人资金支持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欧洲历史》说:“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代议制形式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这说明了

A. 古希腊民主与近代西方民主是完全不同的

B. 雅典民主强调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C. 雅典民主比西方代议制优越

D. 西方代议制是直接民主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十二铜表法》第3表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押到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者听便。此规定反映了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 巩固罗马帝国统治

D. 解决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在这样的法制基础上,帝国范围内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人员的来往大为便利……罗马文化的综合统一达到前无古人之境。”材料中便利帝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法制基础”是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英国近代的《权利法案》重申了中世纪时期颁布的《大宪章》里面的内容,这就是将国王与贵族的权利分辨明晰。这反映了

A. 英国宪政发展一成不变

B. 贵族势力遭受沉重打击

C. 英国宪政发展尊重传统

D. 国王变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787年宪法对联邦权力的规定采用了列举方式,凡未列举的权力均由各州保留,而对一些“未尽事宜”,则依靠联邦法院对宪法的“适用解释”来明确。宪法的这种规定

A. 削弱了宪法的权威

B. 保证了宪法的公正

C. 赋予了宪法灵活性

D. 扩大了各州的权力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美国学者菲利普这样评价一部宪法:“这部宪法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这部宪法是

A. 《权利法案》

B. 德意志帝国宪法

C. 美国1787年宪法

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这说明此宪法

A. 体现了共和主义原则

B. 规定了中央集权制统治

C. 具有民主政治的色彩

D. 确立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己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饱开火了”。文中的“大炮”是

A. 资产阶级代议制

B. 古典政治经济学

C. 科学社会主义

D. 空想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这说明巴黎公社

A. 标志着无产阶级首次登上世界历史舞台

B. 是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D.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十月革命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高于巴黎公社革命。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

A. 巴黎公社未能建立全国政权

B.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法国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强大

D.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无产阶级的不断成熟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廷谕旨由两广总督兼管理各国通商事务钦差大臣,避免与西方使节直接打交道,将对外关系的范围局限于贸易。这反映了

A. 中国外交逐渐趋于近代化

B. 清政府拘泥于天朝上国思想

C. 外国侵犯中国的外交主权

D. 清政府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就有仅英国领事处理刑事案件就有503起,共有630名英国人涉案。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 英国人的法律意识十分淡薄

B. 领事裁判权使其为所欲为

C. 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高涨

D. 上海的社会治安状况混乱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1852年4月,太平军进军途中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夫中国有中国之形象,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于后,是使中国之人变为禽犬也。”据此可知,他们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 表明其宗教信仰

B. 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 废除封建所有制

D. 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它(的失败)对中国社会造成多方面的灾难……但是,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这里的“它”是指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戊戌变法

D. 义和团运动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通信、信教等自由;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和被选举等项权利”。这些规定

A. 使人民真正获得了自由民主

B. 实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D. 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民主革命时期提出的革命口号中,最早明确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A. “扶清灭洋

B.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 “打倒列强,除军阀”。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这些规定说明中共

A. 未能正确认识中国国情

B. 认识到人民军队的重要性

C. 坚持共产主义基本原则

D. 照搬俄国的民主革命道路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是反映中国近现代四个不同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主题词,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921-1935:□□□□,□□□□;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1978-2013: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其中1921-1935年应该是

A. 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 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 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 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美国一位历史学说:“……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在“新的革命策略”指引下,中共

A. 开展武装起义

B.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 组织城市暴动

D.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红歌是当代对革命年代或者新中国成立后对党和社会主义歌颂的歌曲代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十送红军》就是一首典型的红歌,其中歌词中有“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上野鹿声声哀叫,树树梧桐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应是

A. 国共合作进行的国民大革命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红军长征

C. 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建设

D. 解放战争时期的收复长江以南地区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美国《时代》杂志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下列哪次战役粉碎了日军的侵华“时间表”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武汉会战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 粉碎了国民党对延安的进攻

B. 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 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 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

A. 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B. 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还不到位

C. 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 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曾就新中国历史上某一重大事件作词《自度曲》:“澄波似镜长圆,如今正合林公语。……远略精思,光焰辉千古。紫荆花长伴五星旗,教重洋翘首观吾土。”这一事件应当是

A. 香港回归

B. “九二共识”

C. 开国大典

D. 澳门回归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选官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

——范晔《后汉书﹒樊条传》

材料二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者也。

——《晋书·刘毅传》、《晋书·王沉传》

材料三  中国历代开科取士录取文、武状元人数一览表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何种选官制度?选官的标准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三中宋代登科人数较唐代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意义。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宪法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它由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惯例组成……用议会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限制了君主制的权力,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英国还出现了世界最早的政党。总而言之,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一定意义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

——现代文明。——摘编自李少玉《17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变化》

材料二  民国时期北京政府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律法制度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它们)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则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民国时期法律体制改革……是中国法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为此后中国法律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线图。

——摘编自许克江、马烈《试析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制建设》

材料三  一个国家制度的成熟完善和执行、监督的坚决有力,这是现代化对国家治理体系提出的基求……站在现代化的角度看问题,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毋庸置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重在加强国家制度建设。

——摘自许耀桐《北京日报》2017年3月13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政治方面为世界提供范例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成立初期法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3)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史实证明材料三的观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