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成都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子曰:“饭疏食饮水(吃粗食喝冷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材料反映了儒家

A. “顺应自然”的价值观

B. 重“义礼”的道德原则

C. “积极入世”的实践精神

D. “仁政无敌”的治国理念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道:“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据此可知,该思想家认为

A. 贤者对社会发展无济于事

B. “无为而治”乃治国良策

C. 应以“仁爱”之心治天下

D. 商品交流不利于社会发展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君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B.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的天文机构具有皇家性质,太史令等天文官员,常常由皇帝亲自任命。朝廷对天文台的观测记录严格保密,禁止流传到民间,天文官员不允许与平民百姓随便接触。同时,民间也不许私自研习天文。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为了维护君主的绝对统治

B. 造成了天文学的长期落后

C. 源于小农经济地位的提高

D. 反映了民间教育水平低下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陆贾是西汉初年力倡儒学的名臣,为适应汉初政治统治的需要,他提出了“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由此可知陆贾

A. 否定了法家的基本主张

B. 背离了汉初的治国理念

C. 继承了董仲舒的思想体系

D. 代表了汉代儒学发展方向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朱熹认为“道不远人,理不外事”,他不赞同学者把精力仅仅用在从内心中寻找终极意义。这说明朱熹

A. 推崇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B. 反对内心反省

C. 主张理学原则的生活化

D. 提倡知行合一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在湖北郭店楚墓中发现的战国儒家文献中,“德”被看作是“率民向方”的有效途径,“德”被具体化为以礼乐教化百姓,“先人以德,则民进善焉”。这表明了当时的儒家

A. 以关注社会秩序为重要内容

B. 把克已复礼作为封建统治主要手段

C. 符合了普通百姓的实际需求

D. 促使教育对象朝着平民化方向发展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宋儒推崇《大学》,强调“修齐治平”,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经典名言道了当时儒者的使命。这表明当时思想家的终极使命是

A. 重建汉代儒学统治地位

B. 彰显儒家文化继承者的家国情怀

C. 为实现稳定的社会秩序奠定精神基础

D. 重新恢复先秦儒学民本思想观念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清政府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驻华公使觐见清帝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即不行跪拜之礼;“会晤文移,均用平礼”,公使应由对等的“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接待,文书由对等级别的部门回复,并不得使用“夷”人字眼;依照国际惯例,允许公使进驻京师。《北京条约》重新确认了上述约定。这表明

A. 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B. 清政府讨好列强苟且偷安

C. 中国近代外交的不平等性

D. 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图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它主要表明当时

A. 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

B. 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

C. 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

D. 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然其实施政策,以为中国积数千年之习惯,其民智未开,骤予以权,固自不易。……盖独有所见,非徒感今上之恩而已。”材料中先生的政治主张是

A. 主张民主共和    B. 提倡民主科学    C. 主张君主立宪    D. 倡导中体西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黄宗羲认为,上古君王“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后世君主则“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古之君王,受到人们爱戴:“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据此可知,黄宗羲

A. 反对中国古代的封建君主制度

B. 认识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危害

C. 反对脱离物质生活而空谈义理

D. 认为保卫国家是天下人的责任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清代文献记载,“中国居大地之中,瀛海四环,其缘边滨海而居者,是谓之裔,海外诸国亦谓之裔。裔之为言边也。”此记载说明

A. 中国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 英国侵略加深了中英间的矛盾

C. 国人对世界缺乏足够认识

D. 地缘使得中西方之间交流中断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辞海解释某种字体“形体方正、管画平直,可作楷模”。下列属于该字体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此后系列的巨大屈辱与挫折,使得“亡国灭种”成为当时的核心话题之一。清末民初的历史教科书中,“国耻”和“亡国”话语是其中的主导性话语之一。据此可知

A. 唯物主义史学家成为史学界主角

B. 历史教村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C.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 历史教材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源寰志略》是成书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的一部世界地理志。作者徐继畲在初版中,将“皇请一统舆地全图”放在了“亚细亚”之后,但最终在好友的建议下,将其调整到卷一的卷首。这一变化

A. 有利于改变中国人的世界观

B. 体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旨

C. 说明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D. 是对传统心态的第一次挑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著名学者葛兆光指出,从明末清初以来,面对西方文明,中国大体都是坚持在“传统中变”。可1895年以后,在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省西方式的“现化“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材料中“在传统外变“指的是

A. 中体西用,自强求富

B. 突破器物,学习制度

C. 以日为师,全盘西化

D. 追求民主,提倡科学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19年胡适发表文章指出,新思潮的根本意义是“评判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要通过“整理国故”,区分“国粹”与“国渣”,去芜取菁,再造文明。这表明胡适

A. 背离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B. 贯彻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C. 用西方文明改造儒家思想

D. 主张传统文化与时俱进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据不完全统计,1922-1927年,列宁的三十多部著作被译成中文,而1919年7月到1927年4月之间,中国只出版了马克思的10部著作。这反映了

A.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困难重重

B. 北洋军阀加紧舆论控制

C. 苏联个人崇拜风气开始盛行

D.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为此,他主张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祭黄帝陵文)中写到:“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这表明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 中共放弃了工农武装割据

C. 中共坚决抗战的决心和勇气

D. 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已拉开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毛泽东曾指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促进革命高涨。所以,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要超过工人的努力而不利于革命,我们认为是错误的。”根据所学知识,毛泽东这段话应选自

A.

B.

C.

D.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智者学派认为政治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既非自然有之,也非神意所造,是人类在长期共同生活中为避免纠纷而约定俗成的产物。法律是人为的,那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公平、正义。这一观点意在揭示

A. 社会契约思想

B. 没有永恒的法律

C. 法律的客观性

D. 人是万物的尺度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他们在批判中世纪神学思想时,并没有完全采取纯粹的世俗主义态度。相反,他们创造性地阐发了基督教神学文化传统的某些想想资源,采取了“借神颂人”的理论模式。借助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来颂扬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性尊严。属于“他们”主张的是

A. 实现人的彻底解放

B. 反对世俗君主专制

C. 追求人的价值尊严

D. 怀疑神灵人性至上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一天,马丁·路德在研读《圣经》时,看到“义人必因信得生”时,突然觉醒到原来人的得救只是因为他对“上帝”的信仰以及上帝的思赐,由此提出了“因信称义”的观点。这说明马丁·路德

A. 意图恢复基督教的历史传统

B. 从神学角度论证人的自主性

C. 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D. 传播和发展了理性主义思想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霍布斯认为:“把大家所有的权力和力量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能够通过多数的意见把大家的意志转化为一个意志的多人组成的集体。”这种观点

A. 否定了君权神授理论

B. 体现了权力分立原则

C. 指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正确的分析了国家的起源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伏尔泰讴歌和费美中国的体制、文官制度和伦理道德,他惊叹:“早在四千年前,我们还不知读书识字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知道我们今日拿来自己夸口的那些非常有用的事物了。”伏尔泰推崇和赞美中国文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文化自身的优越性

B. 利用中国文化批判和改造法国旧制度

C. 他以善意和宽容的精神对待外国文化

D. 法国社会的黑暗统治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它的发现使人们看到的结论就是:四维弯曲时空、有限无边宇宙、引力波、引力透镜、大爆炸宇宙学说以及二十一世纪的主旋律——黑洞等。“它”是

A. 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B.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C. 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夏尔·波德莱尔说:"它既不是随性地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随着自己的心走”。与他这一创作理念相符合的是

A. 《人间喜剧》

B. 《巴黎圣母院》

C. 《等待戈多》

D. 《约翰·克利斯朵夫》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二战后的英国出现了文学流派‘愤怒的青年’,随后,在美国出现了‘垮掉的一代’文学”。这些文学流派

A. 重点批判工业化带来的危害

B. 反映青年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C. 体现二战后社会矛盾的变化

D. 均带有反社会反传统的色彩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多次提到,“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这思想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产生了重大影响。当时的中国

A. 已经明确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B. 正处于改革开放新的探索时期

C.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 开始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他整合了各种科学发现和方法,对宇宙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描述,即宇宙是遵循可测址、可预测的机械规律面运转的。”“他”是

A. 牛顿

B. 法拉第

C. 伽利略

D. 巴斯德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1970年6月,中共中央提出恢复“文化大革命”后业已停山的高等学校招生,招生的对象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土,招生办法为“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这一做法

A. 是教育界拨乱反正的重要举措

B. 体现了“民族的大众的“教育

C. 导致大学教育形式化、政治化

D. 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教育质量水平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曾以“夷狄”自居的楚人,在春秋中后期将其先祖追溯至同中原政治联系更为密切的祝融,到战国时期再将其先祖追溯到五帝之一的颛项,同中原炎黄世系建立起直接血缘联系。这一过程反映了

A. 宗法制趋于强化

B. 华夏认同逐渐扩大

C. 分封制已经瓦解

D. 统一格局初步形成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佛教传入中国后,观音曾一度保持着印度佛教信仰中极富宗教威严的“伟丈夫”形象。但唐宋以来,观音逐渐转变成了和蔼可亲的女性形象,成为慈悲善良的化身。这

A. 背离了佛教的基本教义

B. 推动了佛教进一步传播

C. 吸收了理学的思想资源

D. 促进了三教合一的形成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姓名 

陈独秀

高一涵

刘叔雅

高语军

潘赞化

谢无量

易白沙

籍贯及主要社会背景

安徽怀宁人

安徽六安人,与陈独秀在东京交往密切

安徽合肥人,与陈独秀在东京交往密切

安徽寿阳人,与陈独秀交往密切

安徽桐城人,一直与陈独秀并肩作战

四川人,长期居安徽芜湖,与安徽知识分子熟稔

湖南人,长期旅皖,与皖政界和文化界关系密切

 

 

表1为1915年9月--1916年 2月期间《青年杂志》主要撰稿人情况,这表明初期的新文化运动

A. 未能突破传统社会未缚

B. 深受皖地传统文化的影响

C. 借助传统纽带聚合力量

D. 传播影响所及的地城有限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机器侵入花园”-直是 19世纪美国文学中的重要主题,它表达了许多美国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担忧,但技术能够改善生活的潜力却得到了当时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可。这种认可

A. 成为技术狂飙突进的前提

B. 容易导致对工业化弊端的忽视

C. 促成了现实主义文学流行

D. 反映了知识界与民众的严重对立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世界第一部唐诗交响乐《大地之歌》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马勒1908年创作的,它以中国唐诗为背景,歌词来自于一本意译的中国抒情诗《中国之笛》。该曲的创作体现了

A. 杰出文艺作品须有中西贯通的特征

B. 唐诗具有兼容并蓄的气度与品质

C. 跨界融合是滋生艺术生命力的根本

D. 全球化推动中西文化借鉴与交融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16世纪,一些教师和教育思想家发表”新教育”的论著。主张教育所要培养的主要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是政治、文艺、商业等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他们力主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这反映出

A. 教育摆脱了天主教束缚

B. 启蒙思想推动教育改革

C. 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

D. 人文主义影响教育理念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灾难片一直是好莱坞大片的主题之一,它以恐怖、惊慌、凄惨的情节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全球风暴》打造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各类气象灾难肆虚全球的场景如同世界末日,极致能撼又惊心动魄。该片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说明影视艺术

A. 具有商业性炒作的投机性特征

B. 能够引发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

C. 相比其他艺术形式更易被人们接受

D. 渗透了大国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代,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李约瑟《中国科学史》

材料三 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朝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引发了革新工艺技术的需要,推进了科技发展,但这一黄金时期稍纵即逝,入清之后,便不再有任何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甚至晚明已经取得的成果也被弃之遗忘。中国的科学技术由先进转为落后,陷入长期停滞状态。

——摘编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I)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从唐到清,中国主流文学形式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科技方面的突出表现,并指出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 .指出清代以后中国科技的世界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科技地位变化的原因。

 

详细信息
42.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的民本思想打破了君主制的框架,认为天下不是君主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设立君主的目的是服务民众。他提出具体的政治改良办法,如“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宰相设政事堂,便殿议政,天子不能尽批,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学校,养士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公是非于学校”;他还推崇夏商周三代的封建制,提倡“方镇自治”。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集体享有,人民必须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组成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或监督它所制定的法律的执行。贵族应组成团体和平民团体同时享有立法权,二者有各自的议会。行政权应掌握在国王手中,因为政府各部门时时需要采取急速的行动,一个人管理比由几个人管理要好。行政机关有权制止立法机关的越权行为,否则立法机关就要变成专制。行政也应通过它的“反对权”来参与立法。司法权应由选自人民阶层中的人员组成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来行使,它不为某一特定阶级或某一特定职业所专有。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对政治改良的构思。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和黄宗羲的思想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异同点,并分析其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