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就性质而言,下图所示的企业应该是 A.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C.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D. 国家资本主义企业
|
2. 难度:中等 | |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 七千人大会进行了政策调整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评价正确的是 A.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就是否定计划经济 B. 计划经济在新中国历史上没有合理性 C. 实行计划经济是执行“左”倾路线 D. 计划经济是后来经济发展变化的前提
|
4. 难度:中等 | |
宪法的内容体现了时代特色,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发展与变化。下列各项内容选自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国家保护合作社的财产,鼓励、指导和帮助合作社经济的发展”反映的是三大改造 B. “农村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组织。现阶段农村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反映的是1960年对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 D. “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
5. 难度:简单 | |
1958年6月22日毛泽东批示: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只要W59年达到2500万吨,我们就钢的产量上超过英国了。”对毛泽东的这一批示解读有误的是 A. 中国当时特别注重发展钢铁工业 B. 此时毛泽东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 C. 该批示可用于研究“大跃进”运动 D. 折射出当时英国工业实力严重下滑
|
6. 难度:中等 | |
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 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C. 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
7. 难度:中等 | |
“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平均每年递增17.22%,超过世界500强企业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当时首钢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是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B. 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继续贯彻 C. 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思想的提出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完善
|
8. 难度:中等 | |
1956年底,中国私营工业98.7%的户、98.8%的职工、99.5%的产值和私营商业82.2%的户、85.1%的从业人员、93.3%的资本额实现了公私合营,这说明中国基本完成了 A. 社会主义工业化 B. 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9. 难度:简单 | |
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 对此历史时期,正确的认识是 A. 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 B. 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 C. “文化大革命一到实施拨乱反正 D. 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0. 难度:中等 | |
建国以来农村曾盛行两幅春联:“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据此判断两幅春联所处的时期分别是 A. 新中国成立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B. 土地改革的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 新中国成立时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 D. 抗日战争胜利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11. 难度:中等 | |
中共党史专家杨奎松教授认为发动“大跃进”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一个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形成这种“民族悲情意识”的主要原因 A. 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政权 B. 近百年来国家积弱受人欺凌 C. 中苏关系的公开破裂 D. 中国的统一大业尚待完成
|
12. 难度:中等 | |
下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60年代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导致表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的制定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13. 难度:中等 | |
改革开放使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内容明确体现出打破“所有制崇拜”的是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中共“十五大”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邓小平南方谈话阐释姓“资”还是姓“社”问题
|
14. 难度:中等 | |
1960年,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总结经济困难局面出现的原因时,明确提出了“人祸”的问题。他认为“人祸”不是敌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人祸”应是 A. 阶级斗争的扩大化导致社会动荡 B. 经济建设领域的“左”倾指导方针及其实践 C. 中国和苏联两国关系的不断恶化 D. 中国在外交领域继续坚持“一边倒”的方针
|
15. 难度:简单 | |
下图反映的是1978—198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图,贸易额不断增加的原因不包括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 外交成就的突破 C. 经济特区的设立 D.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
16. 难度:简单 | |
“合作社是大石桥,不会动来不会摇,大家走向幸福路,稳稳当当靠得牢。”此歌谣 A. 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B. 表明我国开展了大跃进运动 C. 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D. 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
17. 难度:中等 | |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媒体跟踪报道。下列四组文章中发表于这一年的是 A. 《东方风来满眼春》、《要搞快一点》、《要敢闯》 B. 《标准只有一个》、《实践标准与科学预见》 C. 《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 D. 《评“左”比右好》、《怎样看待正当的家庭副业?》
|
18.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认为,只有把私人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才能提高生产力。因此,他提出“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这反映出毛泽东 A. 在经济恢复工作中,强调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B. 在所有制结构上,主张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C. 在变革私有制上,主张采取强制措施 D.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主张直接过渡到社会主
|
19. 难度:简单 | |
下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 “八字方针”的提出促使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D. “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
20. 难度:简单 | |
90年代初,国务院放开了国家管理的737种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中的648种,同期也放开了国家管理的农产品收购60种价格中的50种。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 南巡讲话与十四大召开 B. 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C.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 重新启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
21. 难度:简单 | |
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决定将“对外经济贸易部”更名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3年第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把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内负责贸易的部门和外经贸部合并成“商务部”。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言论是 A. “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 B.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 “必须勇于和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充分利用好国外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D. “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
22. 难度:简单 | |
“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讨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规律看,认为_______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这段文字中看不清的“_______”处应该是 A. “一五”计划 B. 三大改造 C. “大跃进” D. 人民公社
|
23. 难度:困难 | |
下图为1950—1984年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示意图。导致后来苏联与中国粮食产量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A. 苏联处于寒温带,中国处于亚热带 B. 苏联农业集体化效率低下,中国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中国与苏联的农业劳动者素质不同 D. 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于苏联
|
24. 难度:中等 |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A. 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 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C. 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 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
25. 难度:简单 | |
1953年春,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调查报告。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利用和限制工业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我们改造资本主义工业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当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为了 A. 扶持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利用市场实现经济运行 C. 建立计划经济的模式 D. 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
26. 难度:困难 | |
创新和调整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材料一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渡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中国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的说法,请从经济政策调整的角度说明理由。 材料二 “大国之谜,当然述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荚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这三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2)根据材料指出荷兰、英国、美国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的贡献。这些创新的共同特征、共同作用各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人复兴,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和调整。 (4)概括说出以上内容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
2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 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材料二 1978~2006年我国三大产业GDP变化的比较(%) 1955~2000年美国三大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资料2007年国家统计年鉴)(资料《世界经济》编辑部等) 材料三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使主要发达国家相继经历了战后以来规模较大的结构性调整。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美国最先进入以信息产业发展为主导的后工业化发展时期。 ——马莉莉《战后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比较》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当时产业结构的特点(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针对当时的产业结构状况,中央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2)据材料二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二,对比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指出我国产业结构仍存在的问题。结合材料三,谈谈我们该如何应对。
|
28. 难度:中等 | |
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是学习、研究经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比例的这些变化,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在工业方面出现了怎样的新气象?并分析出现这些新气象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