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左传》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臣下)射(周)王中肩……”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嫡长子继承制 D. 郡县制
|
2. 难度:中等 |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段材料最有可能选自 A. 《老子》 B. 《论语》 C. 《诗经》 D. 《韩非子》
|
3. 难度:简单 | |
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下列与其书法艺术风格相同的作品是
A. B. C. D.
|
4. 难度:中等 | |
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A. 一溜骆驼队远远向汴京城赶来 B. 汴京城里各种商品应有尽有 C. 虹桥上小商贩占道经营 D. 两个商人在交易一件粉彩瓷瓶
|
5. 难度:中等 | |
清朝康熙年间,实行严厉的限关政策,更定章程,千方百计将洋船限制在广州;雍正年间,又明确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到广东虎门和福建厦门两处;乾隆年间,正式实行闭关政策,宣布西洋商船只能在广东虎门一处停泊。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当时清朝倭患严重 B. 中外贸易被完全禁止 C. 抵御了外国侵略 D. 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
|
6. 难度:中等 | |
晚清有一则轶事:太平军的某次军事行动产生了爆炸性的国际影响,照英国驻上海领事的说法,清王朝的灭亡,看似就是分分钟的事。每次咸丰召集群臣开会,刚说了形势严峻,朝堂上便哭声震天。“太平军的某次军事行动”应是 A. 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 C. 北伐 D. 西征
|
7.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四个商埠分布图,其中苏州位于图中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
8. 难度:简单 | |
1918年7月,一位年轻人在北洋法政专门学堂的《言治》杂志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必须走俄国的道路。据此判断,这位年轻人是 A. 蔡元培 B. 李大钊 C. 陈独秀 D. 毛泽东
|
9. 难度:简单 | |
近代教育家、思想家罗家伦在某场运动中曾亲笔起草了一份印刷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这场运动 A. 青年学生是斗争的主力 B. 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 C. 还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 D. 工人阶级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
10. 难度:困难 | |
近代某纲领规定:“农民之缺乏土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实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下列说法与该纲领一致的是 A. 更关注工农利益 B. 成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 C. 主张推翻封建帝制 D. 没有明确反帝主张
|
11. 难度:中等 | |
以下是某学生学习《抗日战争》一课的学习笔记摘录,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十四年抗战即1931年至1945年” B. “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 “太原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D.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12. 难度:困难 | |
1949年初春,在扬州城区和农村,随处可见“为支援前线,获取全中国胜利”、“一人立功,全家光荣”等标语。尽管春荒严重,但是扬州地区的广大人民,仍然响应号召,积极投身支援前线运动。据此判断,扬州人民这场“支前运动”针对的是即将到来的 A. 挺进大别山 B. 辽沈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
13. 难度:中等 | |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写了一篇论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结合中国实际,论述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国家性质、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这篇论文应该是 A. 《论持久战》 B. 《新民主主义论》 C. 《论联合政府》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
14. 难度:中等 | |
1953年12月底,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指出:“两个大国之间……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材料中“这些原则”的提出 A. 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B. 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C. 消除了中印两国之间的矛盾 D.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
15. 难度:中等 | |
1954年9月15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有了这样广泛的代表性,这个代表大会会议所讨论和决定的一切,就将完满地表达全国人民的意志。”“这个代表大会” 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 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战略 D. 明确规定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
16. 难度:中等 | |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时任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说:“在学术、艺术、技术的发展上,我们不要做‘盖子’;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此后不久,毛泽东提出了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 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协调发展的原则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
17.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1988年初香港中国旅行社签发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有了这张“台胞证”,台湾同胞终于实现了“少小离家老大回”。“台胞证”问世的直接因素是 A.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 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 C. “九二共识”的达成 D. 两岸“三通”的最终实现
|
18. 难度:中等 | |
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迅速崛起为全国的一个经济大省并向经济强省迈进。下列与之相关的推动因素有 ①农村改革的开展 ②经济特区的设立 ③长三角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 ④浦东的开发开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19. 难度:中等 | |
“他首先撤销了四个传统部落,因为它们产生于家庭关系,容易导致独裁统治。他将阿提卡地区分为139个“自治区”和10个Phylai(单数为Phyle,地域部落)。……他重组了议会,……每个Phyle贡献50人。”据此判断“他”是 A. 梭伦 B. 克利斯提尼 C. 伯里克利 D. 查士丁尼
|
20. 难度:中等 | |
1687年,他发表了《自然哲学数学原理》一书,他的理论可以正确解释潮汐成因、发现海王星等。“他”在世界科学史上的突出贡献是 A. 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B. 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C. 提出生物进化论 D. 提出相对论
|
21. 难度:困难 | |
2018年12月12日晚,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保守党内部的不信任投票中过关,留任该党领袖及英国首相。由此可见,英国首相 A. 由所在党选举产生 B. 只能对所在党负责 C. 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 D. “统而不治”
|
22. 难度:中等 | |
英国学者戴维·米勒在反思西方代议制民主时指出,被称为民主的那些政治体制只为公民在政府中提供了非常有限的角色空间。决定民主社会之未来的真正权力显然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这表明代议制 A. 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内部民主 B. 普通民众并没有民主可言 C. 只有资产阶级才能享受民主 D. 不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
|
23. 难度:中等 | |
1870年,约翰·洛克菲勒组建了俄亥俄美孚石油公司;1880年,它提炼的石油占全美95%;1882年,它掌握了14家公司的所有权,控制了26家公司的多数股票。这反映了 A. 手工工场的建立 B. 工厂制度的出现 C. 垄断组织的发展 D. 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
24.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原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与该舰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巴黎公社革命 B. 俄国二月革命 C. 俄国七月流血事件 D.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
25. 难度:中等 | |
法国戏剧家尤金·尤涅斯库曾经对他的作品《椅子》的主题做了这样的界定:“该剧的主题……是椅子本身;也就是说,没有人,没有皇帝,没有上帝,没有物质,世界是非现实的,是形而上的空虚。该剧的主题就是虚无……”据此判断,此作品的风格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印象主义 D. 现代主义
|
26. 难度:困难 | |
有学者这样评价罗斯福新政:“尽管私人企业仍是美国经济制度的主要支柱,国有企业却在不断增加,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就是最好的例子,意义更为重大的也许就是:政府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日益提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新政改变了美国的经济制度 B. 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 克服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D. 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
27.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导致苏联工农业产品产量增幅差别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A. 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
28. 难度:困难 | |
某国际组织在2018年12月评估中给予香港特别行政区赞扬,认为香港多年以来一直奉行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及稳健的金融监管,并重申对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支持。据此判断,该国际组织是 A. 世界银行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关贸总协定 D. 世界贸易组织
|
29. 难度:中等 | |
1947年,在不断增长的高失业率、因食品短缺导致的接连不断的罢工以及一些国家的社会动荡下,欧洲经济徘徊在战前水平以下,农业生产是1938年水平的83%,工业生产为88%,出口总额仅为59%。针对这种情况,美国 A. 提出“杜鲁门主义” B. 推行“欧洲复兴计划” C. 成立“北约”组织 D. 首倡欧洲一体化
|
30. 难度:困难 | |
1996年1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新经济的胜利(The Triumph Of The New Economy)”的文章,描绘了当时美国经济发展的新现象。这里所说的“新经济” A. 是里根总统任期内的经济现象 B. 解决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 C. 以知识经济的崛起为主要背景 D. 保证了美国经济的持久繁荣
|
31. 难度:中等 | |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
32. 难度:中等 | |
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促进了中国交通近代化。
|
33. 难度:中等 | |
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此后,我国建立五大省级民族自治区。
|
34. 难度:困难 | |
1519—1522年,麦哲伦带领船队首次实现了环球航行,从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
35. 难度:中等 | |
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
36. 难度:困难 |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曾这样评价无锡荣氏家族:“从近代开始,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02年起,荣氏家族第一代代表人物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12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从1914年至1922年8年间成长迅速,其产量占到其时天下面粉产量的29%。 材料二 下图是1956年1月20日,拥护公私合营的荣毅仁陪同毛泽东、陈毅视察公私合营申新第九棉纺织厂,该厂公私合营前为荣毅仁的私营企业。 材料三 1979年的中国百废待兴。邓小平找到荣毅仁,探讨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些问题……不久,他按国际惯例建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荣毅仁、荣智健父子,一南一北,纵横商海,叱咤风云,财富神话再次震撼世人。荣氏家族三度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首位。荣氏家族在中国、在世界各地正续写着新的辉煌和传奇。 ——以上材料摘编自《荣氏家族百年神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荣氏家族企业在1912年至1922年间的发展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荣氏家族企业得以发展的有利外部条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当时开展的什么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了什么政策,从而实现了和平过渡?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新时期荣氏企业在国内外再度辉煌的主要原因。 (4)综观上述材料荣氏家族的发展历程,你认为影响近现代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37. 难度:中等 | |
西方人文主义的内涵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并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塔戈拉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物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而好的……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 ——苏格拉底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三 当钱投入钱柜里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四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张有哪些? (3)材料三的突出主张是什么?马丁·路德由此开展了什么政治运动? (4)为避免出现材料四中所述的“一切便都完了”的情况发生,孟德斯鸠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在政治追求方面人文主义是如何得到发展的?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特征的认识。
|
38. 难度:困难 | |
自秦朝以来,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秦朝首创了什么制度?其中央官制习惯上被概括为什么?秦朝丞相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2)到了唐代,三省六部制已经成为一套既完善又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之间是什么关系?相权的地位有什么变化?对皇权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3)丞相制度最终在什么时候被废除?古代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 (4)结合中国古代丞相制度的演变,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趋势的基本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