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西汉以前,以室中西南隅为族中尊长所居,故皇(王)宫多设在都城西南隅,坐西(南)朝东为尊;东汉以后,天子定在都城南郊祭天,表明“承天”而治理天下,故皇宫位于都城正中央,以坐北朝南为尊。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宗法族群观念受到重视 B. 君臣政治关系得到强化 C. 统治疆域由东向南扩展 D. 帝王宫殿模式基本定型
|
2. 难度:中等 | |
钱泳的《履园丛话》曾对江苏无锡及其附近的地价做过记述,明朝末年当地的土地价格为每亩一二两,清初顺治时良田的价格是二三两,康熙时为四五两,乾隆二十九年、三十年时田价为七八两,最高者为十余两,到嘉庆年间每亩50余两。这反映了 A.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 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动 C. 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D. 人均耕地面积逐年缩减
|
3. 难度:中等 | |
唐宋古文运动以来,“文以载道”的理念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树立了新的文学观念,情况才有了根本改变,这种文学理念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 革除了六朝以来骈文在文风文体上的弊病 B. 适应了儒家关于文学服务于政治教化的理念 C. 体现了文学源于生活的创作理念 D. 得益于儒家知识分子的积极倡导
|
4. 难度:中等 | |
“妇女启门”形象在古代墓葬中较为普遍,溯至东汉,多见于唐,流行于宋,其内涵众多,若要将其作为中国古代女性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史料,该图能够反映出 A. 我国古代女子多姿多彩动人的形象 B. 传统家庭结构与秩序对女性的束缚 C. 女性在古代家族秩序中地位的变化 D. 古代女性走出家庭效力社会的渴望
|
5. 难度:简单 | |
严复认为宋代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不知其时之风俗之心不足以行其政”,今日变法如果不从根本上痛下功夫,必然会重蹈王安石的覆辙。为此,严复提出的变法主张可能是 A. 立宪法、改官制、定权限 B. 修铁路、办船政、建设海军 C.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D. 倡民主、谈科学、写白话文
|
6. 难度:简单 | |
1899年,山东巡抚毓贤上奏朝廷:“近年来东省办理洋务交涉,多以迁就了事;每接彼族指拿之信,大半逢迎教士,曲从其意。彼族得步进步……动辄挟制,反谓虐待教民。奴才遇事斟酌,小事迁就,以顾大局。”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 外国教士企图利用传教事业在中国进行精神文化的渗透 B. 该材料有助于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起因 C. 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 毓贤等清朝地方官员一味唯洋人之命是从
|
7.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南京国民政府1929年至1936年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所占比重的变化,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降低了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B.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C. 使民国国民经济增速达到历史最高 D. 官僚资本主义开始压迫掠夺民族工业
|
8.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A. 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B. 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C. 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 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
9. 难度:中等 | |
某位同学打算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研究性学习论文,他根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一些结论。这位同学所得出的结论与他所掌握的史实之间逻辑关系最为严谨的是
A. A B. B C. C D. D
|
10. 难度:中等 | |
德意志帝国议会每五年举行一次,议员通过公开的直接普选产生,25岁以上的德国男子都拥有选举权。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 A. 具备近代民主特征 B. 帝国议会有行政权 C. 具有浓厚专制色彩 D. 废除了君主立宪制
|
11. 难度:简单 | |
有人在1933年评价胡佛总统说:“因此历史站在那里犹豫,等待时间来做出判断,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的第一任,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任。事实上,他两者兼具。”材料反映了当时 A. 经济危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B. 胡佛干预危机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C. 胡佛对危机做出了及时的力所能及的应对 D. 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更适合繁荣年代
|
12. 难度:简单 | |
1949年,美、英、法、西德等l7个国家秘密成立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开出了4张禁运清单,包括军事武器装备、尖端高科技产品和战略产品。这一举措 A. 是北约国家集体冷战的反映 B. 是对违反关贸总协定的制裁 C. 导致两大阵营贸易量急剧下滑 D. 造成了苏联核技术应用的落后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周礼·考工记》的记载,城市规划的制度和形式是作为国家的基本制度存在的,特别体现在帝王都城的规划建设方面。城市规划的格局作为一种礼制,是统治者控制国家、巩固政权的手段之一,中央集权制度在城市规划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城市的形式是方正的,并且有一条中轴线,这与古代统治者推崇的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隋唐长安、明清北京的城市布局,都有一条从皇宫正门直到都城正南门的宽阔笔直的中心道路作为城市的中心轴线,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用建筑环境加以烘托,达到为其政治服务的目的。 ——摘编自张健、马青《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特点》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国家城市中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爆发,各种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应运而生。欧文、傅立叶等社会改革者提出了以财产公有为基础的全新城市规划。霍华德主张在进行系统的社会改荜前提下,建立城乡交融环境优美的分散的城镇群。盖迪斯则把生物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 ——摘编自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都城规划布局的特点,并分析古代中国都城规划中所体现的价值诉求。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古代中国都城规划相比,19世纪下半叶以后西方国家对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并分析其原因。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长篇小说《白鹿原》,是一部描绘中国近代农村社会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其中多情节反映了晚清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白鹿原是陕西滋水县的一个小山村,白鹿两姓的白嘉轩、鹿子霖为族长之位长期争斗不已。“皇帝失了龙庭”后,县城警察四处剪人辫子,张榜公示禁止缠足,白鹿原陷入恐慌。十多年后,蒋介石的北伐波及滋水,白鹿两姓许多后生加入国共两党。长工黑娃带头成立了“白鹿原农民协会”批斗两大地主白嘉轩、鹿子霖。很快,南方传来消息,蒋介石铡了许多共产党,黑娃逃匿山中。鹿子霖之子兆鹏辗转到了陕北根据地,并在中条山抗战中因功提拔为八路军团长。1948年5月,鹿兆鹏回到滋水县策动起义成功,滋水县解放。 结合晚清民国历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史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材料中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
15.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保健药社和卫生合作社,是抗战后在陕甘宁边区先后出现的医疗卫生组织机构。它们采取合股合办经营或民办公助的形式,为边区群众提供送医上门、看病免费、药价低廉的医疗服务……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合作医疗的雏形。1950年前后,东北各省率先自发采用合作制和群众集资的办法兴办基层卫生组织。1952年底,全国大部分乡村组织个体开业医生组建了联合诊所,为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1955年,山西、河南、贵州等地农村出现了一批由合作社自发组织的保健站和医疗站。它们基本是在乡政府领导下,以自愿为原则,每个农民缴纳几角钱保健费,便可享受免费预防保健及免收挂号费、出诊费、注射费的服务。到1956年底,这些省的集体保健医疗站发展到1万个,医务人员约10万人。1960年,中共中央充分肯定了合作医疗这一办医形式。随后,卫生部组织大批卫生技术人员下乡,培养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广泛建立合作医疗学习范本。60年代初,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达到20%—30%,到70年代末,全国普及率达到90%以上。 ——摘编自姚力《中国共产党对医疗保障制度的探索与经验》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合作医疗推行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
|
16.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后,美国要求向外扩张的呼声甚嚣尘上,鼓吹扩张的“理论”应运而生。19世纪末美国海军少将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提出了“海权论”马汉认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够在海上贸易中占主动,控制的程度决定着繁荣的程度。海权的掌握有赖于一支强大的海军。马汉还认为,一个国家的海上力量要确保本国商船在世界各地自由贸易,或在利益发生冲突时摧毁对方海上力量,就必须在适当地点建立海军基地:要么依赖军事力量直接控制那些军事要冲;要么建立自己的殖民地—这是宗主国在海外支撑其海上权力的最可靠手段。 ——摘编自李仲元《马汉的海权理论述评》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积极开展主场外交,深度参与全球治理,频频提出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中国和平外交思想,也是基于当今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这一目标不仅反映了中国国家利益的追求,同时也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于和平发展的共同诉求。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致力于探索打造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模式,承担起越来越大的国际责任,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摘编自赵晓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下的中国外交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汉的海权思想并分析其形成的背景。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马汉的海权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意识”上的不同之处,并谈谈你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的理解。
|
17. 难度:困难 |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岳麓书院藏秦简“秦始皇禁湘山诏",记载秦始皇巡游湘山(即洞庭湖君山)时,“登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望骆翠山以南,树木口见亦美,其皆禁勿伐”随行大臣提出:其禁树木尽如禁苑树木,而令苍梧谨明为骆翠山以南所封刊(封山禁伐)”《史记》则记载秦始皇在潮山遭遇大风,几乎不能渡过湘江,以为当地神灵作怪,“始皇大怒,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使其裸露)其山” ——摘编自晏昌贵《禁山与赭山:秦始皇的多重面相》 材料二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禅位,宋孝宗继位,诏求直言。朱熹上疏提出了他的“帝王之学”的两条基本原则:“先格物致知”“自然意诚心正”这样就可以应对天下的一切事务。扩充了天理,克服了人欲,就会“圣心洞然,中外融彻”也就是心正意诚。据《宋史》记载,此后不久,有人在路上碰到朱熹,劝他见皇帝不可再讲“意诚心正”“上所厌闻,戒勿以为言”朱嘉回答说“吾平生所学,惟此四字,岂可隐默以欺吾君乎?” ——摘编自李中《简明儒学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两则史料中有关秦始皇的记述有何不同及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朱熹的思想和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