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左传》记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偏心)于虢(另一个卿士),郑伯怨王。……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王室领地)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这主要反映了

A. 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B. 国家政治秩序受到挑战

C. “礼崩乐坏”局面开始出现

D. 诸侯争霸战争连绵不绝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据文献记载,西北的高昌国原本保持有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唐初,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此后在该地出土的唐时期吐鲁番文书中,就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了。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 唐朝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

B. 西北与中原贸易往来频繁

C. 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

D. 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迁移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给儒学带来的影响是

A.儒学理论化     B.儒学思辩化   C.儒学功利化    D.儒学宗教化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明正德年间任吏部尚书的王琼说:“内阁之权渐重,无异宰相之设。六部之权渐轻,凡事多禀受内阁风旨(意旨)而后行。”材料现象

A. 体现了皇权专制的加强

B. 说明内阁官位高于六部

C. 反映了六部直辖于内阁

D. 表明内阁大臣趋向专权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读下表,其中数据可以用来佐证

 

A. 鸦片战争前传统棉织业已使用近代机器生产

B. 传统棉织业日趋衰败但仍有顽强的生命力

C. 中国近代棉织业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

D. 近代棉织业部门中外国资本远超民族资本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这次祭奠意在

A. 借传统习俗化解国内危机

B.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

C. 确认轩辕黄帝的历史地位

D. 彰显中共全民族抗战精神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历史上中苏两国曾经走过相似的道路,下面两图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C=G,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 A=E

B. B=F

C. B=H

D. D=H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 重建和完善了民主制度

B. 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

C. 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 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表苏格拉底审判情况统计

 

据表,可反映出

A. 雅典民主政治具有真正广泛性

B. 程序合理不能确保判决的公正性

C. 公民的政治素养决定民主效果

D. 直接民主不能保障公民民主权利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B. “价格革命”的影响

C. “商业战争”的失利

D. “商业革命”的影响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图,图中的信息反映了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量对比示意图

 

 

A. 英国的工业水平最为先进

B. 德国的工业发展程度最高

C. 法国的工业化水平最落后

D. 欧洲工业化程度普遍提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援助要求,美国作出积极反应,IMF及时向墨西哥发放了贷款;但1997年泰国发生金融危机,IMF迟迟不发放贷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经济强国的意志影响受援助国家

B. 发展中国家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之外

C. 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D. 美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有利益的优先性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要列要求:

材料一  目睹西方列强在中国大肆倾销商品,攫取巨额利润,近代有识之士产生利权意识,主张挽回利权。其主要策略和手段是振兴商务,鼓吹商战,商战成为中国人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之最响亮的口号。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向中国大肆输出资本,划分势力范围,掠夺中国路权、矿权。与之相应,他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向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将主权与利权同时并提而将主权置诸重要地位。……并将实现民权视作维护国权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对收回利权运动的发展与流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二  晚清以来民族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勃兴以经济层面表现较为明显。“商战”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一个直接表达,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造”;“须减内地出口货税,以畅其源;加外来出口税,以遏其流”,使“中国之富可期”。重商主义者提倡政府设“商部”,定“商律”,轻“厘税”,给“凭单”(专利证书),以期获得政府对实业的支持。利权观念是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随着晚清利权观念的侧重点由保富争利转向维护国家主权,人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由19世纪后半期的发展工商业、与外人商战向20世纪初之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

——摘编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三  近代早期的英国经济民族主义者认为,国内贸易虽然重要,但对外贸易是检验一个王国是否繁荣的试金石,为便于远洋贸易而进行殖民扩张,是英国摆脱对西欧其他国家依赖并最终变成强国的关键。他们强调:“在我们出口的货物里边,不应只注意到自己富余的东西,还必须考虑到我们邻友们的必需品;即使是他们不需要的以及尚未在别的地方加工制成的东西,我们也应(除了出售原料之外)尽量加工制造以从中牟利。”他们强烈要求政府限制乃至禁止羊毛出口,在他们的努力下,英国于1617年最终禁止羊毛出口。

——摘编自傅琼《近代早期英国经济民族主义刍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主张与近代早期英国经济民族主义的相同点,并指出其不同之处及产生的原因。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选自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

依据图示任选一角度,自拟一个近现代中国政治文明演变特点的主题并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论从史出,史实充分,逻辑严密)。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8年)载沣摄政伊始,立宪派曾对其寄予厚望,多次组团请愿,为“开国会,立内阁”奔走呼号。然而,千呼万唤推出的首届责任内阁,13名阁员竟有7名皇族,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族内阁”。名单一经公布,舆论哗然。立宪派指责“皇族内阁不合君主立宪公例”,但仍幻想能“明降谕旨另行组织,以重宪政而固国本”。不料,清廷宣称“黜陟百司,系君上大权”,“尔臣民等均当懔遵钦定宪法大纲,不得率行干请”。这番冰冷的回应令立宪派大失所望,各省咨议局联合发表《宣告全国书》,痛陈曰:“新内阁如此,吾国民之希望绝矣。议员等一再呼号请命而不得,救亡之策穷矣。”载沣集团筹措更多资金推进新政。这固然促进了全国财政收入的成倍增长,短期内勉强维持了清廷病态的财政收支格局,但满洲权贵借机大肆敛财,中小商民因利益严重受损而强烈不满,各阶级间资源配置失衡的矛盾更加突出。载沣非但没有摆脱财政困局,反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清史参考》2012年第7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载沣推行新政的目的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载沣新政失败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现在拥有的破坏性武器使地球上不存在任何一块可以免于突然性的总毁灭的地方。逃脱这一命运的惟一希望在于通过超国家的方式来确保和平。必须创建一个能够通过司法仲裁解决国家间冲突的世界政府。这个政府必须建立在所有政府与国家都一致同意的含义明确的宪章基础上,并由该宪章赋予其对进攻性武器的惟一处置权。

——《迈向一个世界政府》节选自爱因斯坦致希伯莱大学的信(1946.3)

材料二  参加第二届联合国大会的五十五国政府的代表无疑会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最近两年之中——从取得对轴心国势力的胜利开始——在阻止战争方面,或是在就控制原子能以及在为重建遭受毁坏地区进行经济合作达成协议的方面,都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联合国不应因这些而受到谴责。任何一个国际组织所具有的力量都不会比宪章赋予它的势力更强大,也不会比它的成员国对它所希望的更强大。事实上,只要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意识到联合国仅仅是达到最终目标——确立为保持和平而被赋予充分的立法权和行政权的超国家的权威——的过渡组织,联合国就是一个极其重要和有用的机构了。

——节选自爱因斯坦《致联合国大会的公开信》(1947)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爱因斯坦的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认识及解决办法。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爱因斯坦的认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