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伯利克里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甚至入场观看城邦组织的戏剧会演的公民也可得“观剧津贴”。这一做法 A. 有利于缓和城邦内阶级矛盾 B. 进一步扩大了城邦公民的权力 C. 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 D. 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
2. 难度:简单 | |
公民不能以人身做抵押,来偿还债务。提出这一规定的可能是 A. 梭伦 B. 克利斯提尼 C. 伯里克利 D. 苏格拉底
|
3. 难度:中等 | |
波斯战争中的主帅特米斯托克里斯(Themistocles)说:“只要雅典人拥有200只满载海军的船只,那就是有城邦。”材料说明 A. 反思了战争胜利的原因 B. 古代雅典人很重视海军 C. 城邦就是一个公民集体 D. 公民是希腊城邦的根本
|
4. 难度:简单 | |
自伯利克里时代开始,雅典实行公职给薪制,出席公民大会者每次给薪1个奥波尔,至公元前327年,每次给薪6个奥波尔,参加重要会议者领取9个奥波尔。这表明当时雅典 A. 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B. 城邦经济繁荣发达 C. 重视消除贫富差距 D. 民主已发展到顶峰
|
5. 难度:简单 | |
十二铜表法把作为辅助法的诉讼程序法排在前面,作为主体法的人法和物法则排在后面;后来出现的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则与此相反。此变化反映出罗马 A. 阶级矛盾逐渐消除 B. 思想启蒙运动出现 C. 社会商品经济发展 D. 法律规定长期不变
|
6. 难度:简单 | |
经过两年的工作,10人法典编著委员会将成文法刻在十二个铜表上,立于广场,公布于众(下图)该成文法的颁布
A. 废除了野蛮法律 B. 保护了平民利益 C. 实现了社会稳定 D. 消除了贵族特权
|
7. 难度:简单 | |
美国学者查尔斯·舍曼曾说:“就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法典编纂来说,现代立法机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查士丁尼庞大的罗马法机关的翻版,前者只不过是适应时代的需求,披上了现代语言的外衣而已。”据此,查尔斯·舍曼强调( ) A.罗马法是一部体系完善的法典 B.罗马法与资本主义发展相吻合 C.罗马法原则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D.现代西方法典完全套用罗马法
|
8. 难度:简单 | |
1861年,伦敦一家报纸经过统计后指出:就数量和重要性而言,下院十分之九的议案是经由政府之手通过的。这表明 A. 英国内阁的权力比较大 B. 英国内阁拥有立法权 C. 英王的立法权开始被剥夺 D. 内阁和议会权力平等
|
9. 难度:中等 | |
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之一是“国王不能为非”,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这原则 A. 违背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 B. 实质是对国王行使权力的限制 C. 表明国王已经失去自由权利 D. 意在为国王的行为开脱责任
|
10. 难度:中等 | |
1952年杜鲁门总统命令商务部长将某些钢铁企业置于联邦政府的管制之下,不久,最高法院裁决杜鲁门发布的这一行政命令违宪。据材料可看出,美国 A. 各州拥有高于联邦政府的权力 B. 总统无权签署上述行政命令 C. 最高法院正常行使自身的权力 D. 司法机关的权力高于行政权
|
11. 难度:简单 | |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道:“其他任何国家从来没有创制出如此强大的司法权。联邦的安定、繁荣与生存本身,全系于七位联邦大法官之手。没有他们,宪法只是一纸空文。行政权也依靠他们去抵制立法机构的侵犯,而立法权则依靠他们使自己不受行政权的进攻。”托克维尔意在说明美国 A. 三权分立的体制遭到破坏 B. 民主制度受到了司法干预 C. 立法和行政部分冲突不断 D. 司法权在体制中举足轻重
|
12. 难度:中等 | |
近代以来法国共和国产生了16部宪法,其中在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近70年一直未改变。这反映了 A. 启蒙运动使法国思想极其活跃 B. 经济发展导致政治力量多元 C. 法兰西共和国之路历程非常艰难 D. 外国干涉频繁打断民主化进程
|
13. 难度:中等 | |
德意志帝国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A. 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 B. 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 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
|
14. 难度:中等 | |
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主张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建立社会平等,甚至还主张暴力革命……但他们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还未能摆脱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根本缺陷”是指 A. 未对资本主义制度进入深入批判 B. 对未来理想社会设想不够健全 C. 未认识到无产阶级的使命和作用 D. 寄希望于统治阶级的良心发现
|
15. 难度:中等 | |
马克思说:“人们对(巴黎)公社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由此可知,巴黎公社 A. 是完全的无产阶级专政 B. 建立了民主的联合阵线 C. 是工农阶级的联合政权 D. 政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16.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近代以来,不同人物对鸦片战争的不同看法。下列选项中叙述错误的是
A. 道光皇帝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未醒 B. 孙中山、毛泽东用革命史观来评价鸦片战争 C. 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 历史真相因为叙述者的立场不同而模糊不清
|
17. 难度:中等 | |
1894年8月1日,清政府颁发上谕对日本宣战,说是日本有了一系列“不遵条约,不守公法”的挑衅行为,中国忍无可忍才付诸武力,对日开战。同一天,日本天皇也下诏对中国宣战,称中国首先破坏了东亚和平,所以日本挥拳出手,要求臣民竭尽全力对中国作战,不过十分显眼的也加了一个前提,即要求上述的举动“不违反国际法”。该材料表明甲午战争时期,中日两国 A. 都是正当的维护国家利益 B. 都用国际公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C. 试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D. 都以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为己任
|
18. 难度:中等 | |
1935年,中国共产党宣布:“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共产党统治区域)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这反映出当时 A. 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对军队的领导权 B. 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C. 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D. 国内的阶级矛盾已经不足为虑
|
19. 难度:中等 | |
1938年3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亲信卡尔逊在《关于中国西北部军事活动的报告》中说:中国广大民众具有一种崭新而且不寻常的民族主义精神;日本步兵在应对传统军事战役时效率较高,但面对没有固定方法可循的战术时却无所适从。这一报告高度肯定了 A. 中共领导发动的敌后游击战 B.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积极防御作战 C. 国共合作挫败日军狂妄计划 D. 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的战略调整
|
20. 难度:简单 | |
1980年,第41届广州春季交易会规定可同来自港澳地区和旅居海外的华商洽谈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其直接背景是 A. 中共八大的召开 B.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 两岸实现“三通” D.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21. 难度:中等 | |
我国1975年宪法规定: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通称“四大自由”,就是你可以对你认为的任何坏人、反革命、阶级敌人,采取上述形式,任意“揭发”)……国家保障人民群众运用这些形式。我国1982年宪法在“总纲”中删除了“四大自由”,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这种变化说明 A. 我国已经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制社会 B. 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有了完全的保障 C. 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遭到一定的削弱 D. 我国的法制社会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
22. 难度:简单 | |
20世纪50年代苏联外交部长向苏共中央汇报:“我们努力利用法国政府显而易见的急于从印支脱身的愿望,这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取得了一个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遇。”中国政府抓住这一“机遇” A. 成功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参加日内瓦会议并发挥积极作用 C. 出席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国际社会认可
|
23. 难度:中等 | |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中印两国总理在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时间在印度“印中人民是兄弟”和“五项原则万岁”的呼声高涨,中印友好掀起高潮。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B. 成为中印两国人民永久友好的保证 C. 得到了中印两国人民的高度认可 D. 是新中国开展外交活动的指导原则
|
24. 难度:中等 | |
1969年8月14日,尼克松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上发表一篇讲话。基辛格对此讲话评论说:“一个美国总统宣称一个共产党大国、一个我们与之没有任何联系的长期以来的敌人的生存,对我们具有战略利益,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件大事。”尼克松的这一讲话 A. 有利于美苏关系的缓和 B. 释放了政善中美关系信号 C. 威胁了中国的国防安全 D. 促成了中苏同盟关系破裂
|
25. 难度:简单 | |
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A. 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框架 B. 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外交活动 D. 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26. 难度:中等 | |
选举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任何行政官员都不应根据人民的选举来任命。议会中掌握着多数的政党通常将任命它自己的领袖;各大臣自然均由为首的大臣选任;而为首的大臣本人,尽管实际上由议会指定,但在一个王国政府则应正式地由国王任命。美国宪法规定四年一度由全体人民选举总统,当国家的最高职位要由每数年一度的普选来决定时,两次选举之间的整个时间将消耗在竞选运动当中。 ——摘编自[英]密尔《代议制政府》 材料二 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但政权仍在贵族手中,资产阶级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在争取改革的斗争中出力最大,结果却一无所获。1832年改革是一次和平的改革运动,打开了通向民主之路的大门,但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它还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摘编自王觉非《英国近代史》 请回答: (1)结合英国责任内阁制,指出材料一中密尔设计的任命行政官员的办法。据材料一,密尔认为美国总统选举有何弊端? (2)据材料二,为什么说1832年议会改革后“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英国议会改革表现出哪些特点?
|
27.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编 材料二 修改后的宪法草案,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过,1954年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参加讨论者有1.5亿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再次修改,9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4次会议讨论通过,然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9月20日出席会议的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正式诞生。 ——摘自朱健华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两部法律颁布的时间及其法律的性质。 (2)指出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所体现的原则、统治权力分工规定所体现的思想,以及材料二中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