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据此可知 A. 中央集权制度遭到削弱 B. 诸侯争霸局面开始出现 C. 周天子的权威受到挑战 D. 天子与诸侯的关系融洽
|
2. 难度:中等 | |
史料记载:“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说明军机处 A. 保密性强且专管军务 B. 参与政务且有决策大权 C. 位高权重能制约皇权 D. 承旨传达利于强化君权
|
3. 难度:简单 | |||||||||||||
下表为伯利克里时期雅典人口中各类型人数统计表,该表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 主权在民 B. 轮番而治 C. 少数人的民主 D. 直接民主
|
4. 难度:简单 |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享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立法机构,统率帝国军队;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据此可知,此时的德意志帝国 A. 国内各邦国地位平等权力相当 B. 确立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 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特征明显 D. 皇帝居于国家权力中心地位
|
5. 难度:中等 | |
《中国大趋势》载:“(新)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这里“独特”的民主指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基层村民选举制度
|
6. 难度:中等 | |
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凯南认为,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把苏联看作是政治的对手,而不是伙伴。美国政府采纳这一建议,首先采取的对付苏联的措施是 A. 提出“杜鲁门主义” B. 将德国一分为二 C. 建立北约组织 D. 发动朝鲜战争
|
7. 难度:中等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下列不属于材料中“新的力量”的是 A. 欧洲联盟 B. 不结盟运动 C. 日本的崛起 D. 中国的振兴
|
8.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某国际组织元首理事会召开的场景。该组织的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各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及其他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这反映了新时期的中国
A.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形成的外交僵局 C. 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并彰显大国担当 D. 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的外交活动
|
9. 难度:中等 | |
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这次“政局变动”使俄国 A. 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 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 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 D.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10.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战役示意图。这场战役 A.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 使北平和平解放 C. 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D. 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
|
11. 难度:简单 | |
《齐民要术》卷一《耕田》对耕耱技术有详细要求。首先,要求“犁廉耕细”,即要求所耕犁条不能太宽,宽了就耕不深,耕不细。其次,要求根据墒情(土壤湿度情况)确定耕作时间。再次,耕地的深度,要求因时而定。材料反映中国古代农业 A. 因时耕作,集体劳动 B. 分工细致,技术先进 C. 重视农时,精耕细作 D.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
12. 难度:简单 | |
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据此可知,清朝 A. 康熙时期放弃了“海禁”政策 B. “海禁”政策一度有所放松 C. 政府一直厉行“海禁”政策 D. 乾隆时期积极开放对外贸易
|
13.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15、16世纪世界首次出现了“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 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 殖民战争被经济贸易活动取代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
14. 难度:简单 | |||||||||
下表反映了18-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工业革命的开展 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C. 政府鼓励人口迁移 D.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15. 难度:简单 | |
1992年底,全国城乡共有个体工商户1533.9万家,从业人员2467.7万人,其中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13.9万家,从业人员231.9万人。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高达2850万户,从业人员5441万人,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人员1349万人。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 B. 引进外国的资本和技术 C. 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D.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
16. 难度:简单 | |
近代上海出现以下一些广告用语:“有了电话,风雨无阻”,“装有电话的家庭,处处可以享受迅速便利舒适的利益,而且可以节省劳力、时间、金钱……无论天气冷、热、晴、雨,可以足不出门,立刻使你将各种事情很顺利的办妥”。这些广告最早出现于 A. 19世纪50年代 B. 19世纪60年代 C. 19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早期
|
17. 难度:中等 | |
“农民们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与此同时,这个国家的经济也已陷于瘫痪状态,……工业已下降到战前水平的10%,粮食产量从1916年的7400万吨下降到1919年的3000万吨。……甚至喀琅塔得的水兵,虽然以往一向是布尔什维克的最坚定的支持者,这时却也起来造反。”为应对这一形势,苏俄 A.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行“新经济政策” C. 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D. 改革“斯大林模式”
|
18. 难度:简单 | |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公司)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这一现象出现的国内因素是 A.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 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19. 难度:中等 | |
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在关贸总协定地位的申请,90年代,中国政府加快了进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这是为了顺应世界 A. 文化多元化趋势 B. 政治多极化趋势 C. 经济全球化趋势 D.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
20. 难度:简单 | |
为改良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自1981年起,中国曾多次向某国际组织申请贷款。该组织最可能是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世界银行 C. 关贸总协定 D. 联合国
|
21. 难度:简单 | |
“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材料反映苏格拉底主张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美德即知识 C.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D. 认识你自己
|
22. 难度:简单 | |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材料反映的核心观点是 A. 社会契约 B. 三权分立 C. 君主立宪 D. 天赋人权
|
23. 难度:简单 | |
“以法国为基地的许多知识分子发挥了欧洲史上史无前例的作用,他们引发新的思潮,开启新的学科,一方面发展理性的思维,另一方面容许不同的意见彼此辩论。”材料中“新的思潮”指 A. 智者学派运动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
24. 难度:困难 | |
清代书法家宋曹在评论某字体时说:“如云行流水,秾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字虽不连气候相通,墨纵有馀肥瘠相称。”该字体 A. 笔画圆匀,富图案美 B. 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C. 工整清晰,飞洒活泼 D. 勾连不断,奔放跃动
|
25. 难度:简单 | |
某科学理论成功解释了潮汐现象、发现了宇宙运行的普遍法则,且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该理论 A. 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 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C. 发现了微观世界物质运动的规律 D. 对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
|
26. 难度:简单 | |
康有为曾对五部重要儒家经典进行注释,这些注解的特点是结合三世进化说和西方的宪政民主来诠释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他在这些注解中认为儒学非但不与近代宪政民主制度相矛盾,反而可以成为后者的重要思想资源。康有为这一做法意在 A. 获得西方支持 B. 弘扬传统文化 C. 宣传维新思想 D. 加强中外交流
|
27. 难度:简单 | |
“该书征引中外古今近百种资料,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科学技术,……该书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该书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A. 严复 B. 魏源 C. 康有为 D. 梁启超
|
28. 难度:简单 | |
“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为了在政治上“谋民权的平等”,孙中山先生提出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推翻帝制,创立民国 C. 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D. 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
29.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者的本质共同点是 A. 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 坚持独立自主的群众路线 C. 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D.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30. 难度:中等 | |
著名作家狄更斯(1812—1870年)生活的时代正好是英国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他以其艺术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并在其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据此可知狄更斯的小说属于 A. 浪漫主义流派 B. 现实主义流派 C. 现代主义流派 D. 新古典主义流派
|
31. 难度:简单 | |
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名义上对议会负责,实际上对国王负责,且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
|
32. 难度:中等 | |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走向国际舞台的外交实践。
|
33. 难度:中等 | |
19世纪中后期,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
34. 难度:中等 | |
十四、十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其本质是以人文主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35. 难度:中等 | |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推动我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
36. 难度:中等 |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影响社会生活各方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材料二 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亦恐有见错处,不可执一。 ——《朱子语类》 材料三 知(感觉、知觉)是心之体(根本、主要方面),心自(自然)然(认为……是对的)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朱熹的治学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学说的核心思想。 (3)据材料三,归纳王阳明的思想主张,并指出其理论依据。 (4)材料四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
|
37. 难度:中等 | |
适时调整经济政策,是各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主要表现各有哪些?
|
38. 难度:中等 | |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组织召开的一系列会议对中国为革命的最终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这一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2)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及时召开了什么会议进行纠错和调整大政方针?这次会议确定了怎样的总方针? (3)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这次会议召开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大会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什么?
|